苏青:当婚姻走到尽头,我便选择独自绽放

苏青,常常作为张爱玲的闺蜜并在得到其高度肯定中被关注。

张爱玲说:“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她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才女的话字字犀利刻薄,却也实实在在地肯定了苏青的文学地位。


于是,在20世纪斑驳的旧影中,那个“伟大的单纯”的身影在大众的注视下越来越清晰。

苏青虽然和张爱玲同为上海女人,同以文为业,但是文风不同,这也源于不同的生活经历。

苏青的童年没有什么阴影,出生时在外婆家,外婆家在乡下,亲戚很多,常常带她串门,生活简单有趣,也给她很充分的自由生长的空间,稚嫩的心灵未有阴影,她也确实就像张爱玲说“有着简单健康的底子”。

到苏青8岁需要正规教育时,她就被父亲接到上海。父亲这时事业很顺利,在上海银行升职,做了经理,做投机生意又赚了钱,他不但给女儿找了一个不错的小学读书,也曾希望苏青学好英语会话及音乐舞蹈,成为一个淑女。可是苏青在乡下打下的底子让她对这些不感兴趣,久而久之,父母倒也没有过分勉强。

后来家里给苏青订了一门亲事,对方家境不错,未婚夫李钦后和苏青在学校时也有交集,苏青对李钦后的感情并不热烈却也对他并不反感。这时的苏青更乐于在读书中找寻乐趣,她成绩优异,1933年考入中央大学外文系,这在当地并不多见,也足见苏青的出类拔萃。只是后来苏青家里日益衰落,竟连读书费用都成问题,甚至连苏青订婚的一笔聘礼都成了重要经济来源,再加上苏青考上大学让李钦后深感危机,于是李家几次催促成婚,苏青虽然希望读完大学再谈婚事,可是读书费用还得依靠李家,最后只能赶在苏青去读大学前,匆匆完婚。

婚后两个人也曾有过短暂幸福,只不过,李钦后生性风流,还与外婆的长孙媳妇私通。苏青自然伤心,想借由读书忘记家庭烦恼,却又怀了身孕,只能休学。李钦后虽然风流,但对苏青也有感情,看她伤心,便向她悔过,提出带她到上海,承诺重新来过。

只是到了上海,生活不但没能像期待的美好,反而更加糟糕。除了李钦后的连连出轨时时引发一次次争吵,就是一家几口的生计也成了问题。李钦后自私、懦弱、虚荣,不肯负起养家的责任,苏青每天就在争吵、愤怒、沮丧中煎熬。

苏青讨厌自己的状态,她在文章里写道:“一个女子到了无可作为的时候,便会小心眼儿起来了。记得我初进大学的时候,穿着淡绿绸衫子,下系同颜色的短裙,风吹过来飘舞着像密密层层柳条儿起的浪,觉得全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耀眼:我像娇艳的牡丹,而众人便再好些也不过同绿叶点缀或衬托一番罢了。但是现在呢?他,我的丈夫,却不许我向上。”

苏青开始意识到家庭生活已经让她时时都充满束缚感,只是这时她还没有勇气和家庭生活决裂,可是,命运倒是仁慈,借由李钦后的一记耳光才让她彻底与这狰狞告别。

苏青养着女儿不受婆家的待见,想出去工作又受丈夫的限制,可是当她向李钦后要钱以作家用时,竟换来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男人这时早已厌倦自己的妻子,他也早已忘记自己当时是如何高攀不起中央大学的才女。而苏青,被这一巴掌生生打醒。同李钦后的十年婚姻已经走到绝境,苏青终于离开丈夫选择独立。

后来,张爱玲这样评论苏青的婚变:“不论在什么样的患难中,她还是有一种生之烂漫。多遇见患难,于她只有好处;多一点枝枝节节,就多开一点花。”

从一个无忧无虑少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才女,再到一个失婚还要抚养三个孩子的少妇,苏青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离开李钦后的苏青确实表现出生活的韧性,幼子嗷嗷待哺,喂养刻不容缓,她必须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她说:“我相信就是爱孩子也须先自维持生存,自己连生存都不能够了,又拿什么去爱他们呢?”

历经周折,她的《天地》月刊终于创刊。苏青的选材、文笔、主题,无一不迎合衣食父母之胃口,大家喜欢看她的市井烟火气,她便保持这种风格。苏青集作者、编辑、发行于一身,也因此,她要向张爱玲约稿。她的约稿信竟一下打动了这个当时在上海大红大紫、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亲函张爱玲“叨在同性,希望赐稿”,张爱玲喜欢这位率性的主编,也愿意为《天地》撰稿,后来还同苏青成为闺蜜。

苏青在经营杂志方面很有天赋,她不但能约来当时各界名人如周作人、陈公博、周佛海父子、胡兰成、张爱玲等为杂志撰稿,她还懂得营销之道,实施杂志预订,八折优惠客户,以扩大销量。

在这期间,她的《结婚十年》也更广泛地被人关注,放在今天应该叫作畅销书。她将亲历的十年婚姻感触写进书中,不但感动着六七十年前的已婚女人,就是在今天,人们也依旧在书中找到共鸣。那对于男人的期待、抱怨、失望如出一辙,一次次琐碎小事让埋怨积累太多,在金钱方面的算计让争吵持续升级,婆媳关系让夫妻感情也日益薄弱,全职主妇伸手要钱的难堪和尴尬,最后还有压垮婚姻的稻草——外遇,让女人彻底觉醒,没有另一个生命可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离婚后苏青也曾有过合适对象,但是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幸福,有一次当她与男友吃饭时,三个孩子站在门口张望不敢上前。苏青看出孩子心中的顾虑,也觉得有些伤感,她觉得始终要尽为人母的责任,于是孩子成为了苏青不能卸下的重担。她也一直没有再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中央大学   婚姻   婆家   底子   家庭生活   才女   上海   丈夫   孩子   杂志   苏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