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老昆明千年风景名胜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昆明自古有“十景”之说,少的还有“六景”,多的达“十二景”,都是老昆明人的“打卡地”。本土文人雅士,无不以品题乡土为能事,以培风景,以壮观瞻,以夸乡里,以显郡邑。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便有了“六景”“八景”“十景”“十二景”之说,为一方风土增色,为一方民众增光。

“汉黑水祠”:

史籍中出现第一个滇池名胜

《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益州郡滇池县时,特别提到滇池西北有座黑水祠。这是在史籍中出现的第一个滇池名胜,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偌大一个益州郡,《汉书》只记了这一处名胜,可见黑水祠的地位不同凡响。大概和“郭昌县”一样,这黑水祠也是西汉朝廷为收拾人心、威慑一方而修建的。

据清代云贵总督阮元考证,这座西汉黑水祠就是今天昆明北郊的黑龙潭黑龙宫。阮元题大书“汉黑水祠”四字大匾,高悬在黑龙宫前,还作了题记,进行了说明。阮元还认为“汉黑水祠”原来可能在黑龙宫一侧半山上的龙泉观,后来才迁到黑龙潭旁边。

古代“黑水”指金沙江,“黑水祠”怎么会在昆明呢?民国初年,云南督军唐继尧又在龙泉观挂起一个大匾,上面书写的也是“汉黑水祠”四字。唐继尧又作跋语说,“黑水”原本在滇西,汉代人们在这里建起祠庙,遥祭黑水,可称“滇中第一古祠”。今天的龙泉观雷神殿前,仍然可以见到“汉黑水祠”大匾,署名是“阮元”。

今天“汉祠”已无法考证了。据明初《龙泉山道观记》碑记载,唐宋之时,黑龙潭已经建起了祠庙,供奉龙王,被称为“滇中第一古祠”。昆明春夏之际多旱,历代官民多要到这里求雨。清代禁烟名臣林则徐做云贵总督时,也曾在这里举行祈雨仪式,留下不少传说。

阮元的“汉黑水祠”之说或许还有争议。有的说在今西山脚下的普贤寺,有的说远在丽江的黑龙潭。但龙泉宫中唐梅诗碑上所刻阮元《咏梅》诗开篇却肯定是名句:“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元代中庆城“十景”

中国的名城大都有十景,即所谓“无十不成景”。昆明也有十景,还有写十景的诗、赋、画,历代不衰。其中最早的,恐怕要数元代中庆路儒学提举王升在《滇池赋》中“登太华之层峰”“指八景之陈踪”了:

碧鸡峭拔而岌岳,金马逶迤而玲珑;

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

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

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

这里所说的只有八景:碧鸡山、金马山、玉案山、商山、五华山、三市街、东寺塔和西寺塔、大德桥(今得胜桥)。但王升写完八景以后又拖出两笔:

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峰屯于城垠。

这两句本来是承前补充“一桥贯虹”的,不料后人又从这里列出二景;一个叫“云津聚艘”,一个叫“城垠屯船”。于是凑成十景,开“昆明十景”之先河。

元代昆明属于云南中庆路,称中庆城,此之十景,又称中庆城十景。

明代云南府城“六景”

明初,日本诗僧机先脱出十景之俗,为昆明(旧称云南府城)写了一组《滇阳六景》诗。

其一是“金马朝晖”,景在金马关:

金马岧峣在城东,黛色苍凉淡墨中。

画角声消残月白,阳鸟影动早霞红。

梁王去国荒丘在,汉将开边古道通。

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

其二是“碧鸡秋色”,景在碧鸡关: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

翠壁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着霜初。

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

却讶维舟湓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其三是“玉案晴岚”,景在玉案山:

山如玉案自为名,卓立天然刻划成。

白昼浮岚浓且淡,高秋叠翠雨还晴。

阴连太华千寻秀,影浸滇池万顷清。

杖策何当绝凌顶,滇南一览掌中平。

其四是“滇池夜月”,景在滇池:

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

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

遥怜谢客沧州趣,更受苏仙赤壁游。

坐倚篷窗吟到晓,不知身尚在南州。

其五是“龙池跃金”,景在莲花池:

路入商山景更奇,玉皇坛畔有龙池。

行逢柳色烟深处,坐看桃花水涨时。

映日金鳞鸣拨刺,含风翠浪动沦漪。

由来神物非人拢,变化云雷末可知。

其六是“螺峰拥翠”,景在圆通山:

螺峰近在滇城里,下有招堤倚翠屏。

雨后光含僧眼碧,云中色拥佛头青。

层涯鸟渡开天险,古洞龙潜闷地灵。

自是幽谷回俗驾,不须重勒北山铭。

六景之中,只有“螺峰拥翠”一景在昆明城里。

机先是被贬来昆明的,诗中把自己的感情也融了进去。这位机先是日本人,大概不那么迷恋“十”,只写了昆明六景,不料反而在王升基础上又加了三景,昆明的景就只有多而不会少了。

清代云南府城“十二景”和“八景”

清代昆明之“景”与明代大同小异。清康熙年间云南进士赵士麟题有昆明十二景诗,所记有“金马朝晖”“碧鸡秋色”“商山樵唱”“官渡渔灯”“螺峰叠翠”“云津夜市”“五华莺绕”“玉案晴岚”“昆池夜月”“柳屋拖青”(翠湖)“高峣晚舟”“龙泉鱼跃”等。

清代后期,昆明画家张士廉作了一套昆明“八景”画,引来不少文人题诗配词,而以清光绪年间进士宋嘉俊配诗流传甚广,谨录于下。

第一景是“昆池夜月”:

览尽昆明胜,登临壮大观,

楼台秋瑟瑟,烟水夜漫漫。

山转帆千片,波灯月一丸,

凭栏思汉武,豪饮酒杯宽。

第二景是“云津夜市”:

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

问夜人沽酒,寻店客系槎。

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

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诗中“云津桥”就是今天的得胜桥。

第三景是“螺峰叠翠”:

好山负城郭,螺髻拥千重,

青霭松崖合,绿云芝径树。

鹤来寻大隐,蝶走胜仙踪,

凉翠侵衣袂,登高一依筇。

此之“螺峰”就是今天的圆通山。

第四景是“商山樵唱”:

担荷月黄昏,商山古寺门,

唱残樵父曲,惊起玉人魂。

旧路回头认,新腔信口翻,

莫嗤嘲哳调,渔笛又孤村。

此之商山在今天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老校区一带。

第五景是“龙泉古梅”:

阅世一千载,开花三两枝,

山空孤鹤泪,潭古老龙痴。

黑水欣留记,唐贤惜少诗,

漫谈天宝事,玉笛且横吹。

此之“龙泉”指黑龙潭龙泉观。

第六景是“官渡渔灯”:

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

鱼穿杨柳叶,灯隐荻花根。

浦远星沈影,江空月吐痕,

闲邀邻父饮,篝火醉清樽。

当时的官渡村还在滇池边。

第七景是“坝桥烟柳”:

古道坝桥柳,荫深过往多,

烟萦增妩媚,风动舞婆娑。

碧乱离人意,丝牵游子哦,

眉愁心有愧,为听唱骊歌。

这里的柳坝当时也在滇池边。

第八景是“虹山倒影”:

滇池五百里,北靠虹山边,

日丽壁沉水,岚浮镜里天。

祗须风雨静,曾见琪瑶鲜,

成趣辉相映,图画无比妍。

虹山就是蛇山,看得出当时离滇池不远。

近代昆明“八景”和“十景”

清末民初,云南“状元”袁嘉穀有昆明六景诗,唱的是“商山樵唱”“官渡渔灯”“灞桥烟柳”“螺峰叠翠”“云津夜市”“金碧交辉”,都是传统的老景致。

1938年出版的《昆明县乡土教材》和1947年6月9日的昆明《真报》,都刊有《昆明八景》。二者所指“八景”完全相同。其一为“螺峰叠翠”,在北门螺峰山:“有螺翠山庄遗址。昔花朝节日,翠草葱葱,颇饶景致,都人士女,多到那里踏青”。二为“五华鹰绕”,在五华山:“遇天气转变时,每到下午,常有飞鹰,百数成群,回绕山顶,以是得名。”三为“金碧交辉”,在近日楼外:“每届春分秋分之日,如恰值旧历十五,于太阳将落到西山上,而月亮刚出于东山顶时,太阳与月亮之光对射到金马碧鸡两座牌坊上,则金黄色光辉,灿烂夺目,交相映彩,幻为奇观。”四为“云津竞渡”,在云津桥:“此地古时水甚深,端阳节日,船户把船装饰成龙形,驶进盘龙江,敲锣打鼓,化装歌唱,日划龙船,后因闹事,为官府禁止。”五为“坝桥烟柳”,在柳坝村:“摆渡河两岸杨柳成林。到秋天,枝叶婆娑,远望河桥,烟雾重锁,纯是一幅天然画图。”六为“虹山倒影”,在北门外莲花池:“每天太阳将落,虹山映在池里,现出奇景,最为美观。”七为“商山樵唱”,在北门外:“昔日商山寺一带,树林很多,樵夫常到这里,砍柴唱歌,颇有风味。”八为“古渡渔灯”,在官渡镇法定寺地:“古时是滇池边的一个渡口,渔舟屯聚,夜晚灯光闪烁,宛若列星,蔚为奇观。”(民国《真报》)

从文中看,此之“八景”,都是明清时的昆明景致,但一些景致民国时就已“时过景迁”“不能指识”,“令人有‘沧海桑田’的感叹”(民国《昆明县乡土教材》)。

此后20年,昆明又有“新十景”,全是公园:“龙门飞峙”——指西山龙门;“大观远眺”——指大观楼;“螺峰花潮”——指圆通山;“翠湖春晓”——指翠湖;“筇竹云深”——指筇竹寺;“古潭新蕊”——指黑龙潭;“鸣凤朝晖”——指鸣凤山和金殿;“玉泉花温”——指安宁温泉;“绿埂晴沙”——指海埂;“鱼浪涌月”——指观音山和白鱼口。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朱净宇

文图资料:《老昆明旧话旧照·那些行当》

美编:姜维钢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

戳图片关注更多内容

↓↓↓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昆明   府城   黑水   圆通   龙泉   金马   西山   庆城   云南   清代   风景名胜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