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个“人工岛机场”屡次下沉!中国南海永暑机场,如何预防?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 南柯归洵

编辑 | 南柯归洵

【前言】

日本投资200亿美元打造大阪关西海上机场,每年却以近50厘米的速度下沉。有专家预测:在20年后,关西海上机场将彻底被淹没

这样的消息,不由得让不少中国网友开始担心起自家的南海永暑机场,毕竟这所机场,同样也是在海上建造的......

那么我国南海的永暑机场是否也会同样下沉呢?我国工程师又该如何防范于未然呢?

【日本首个海上机场已在下沉!】

日本大阪关西机场不仅是日本第一座24小时运行的机场,甚至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单体航站楼,长达1.6公里的出发大厅,共有41个停机位,每年能满足250万次飞行,输送3亿人次的出入。

为了建设这座海上机场,日本建造团队推平了三座山头,挖掘一亿八千万的土方填海。

只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自1994年建成后,关西海上机场就连续下沉28年,累积淹没高度为12.5米,尽管政府花费120亿美元试图挽救,却依然无法阻止它消失的命运。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还是因为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屿国家的原因,要知道,他们的国土面积还不足我国的云南省。

并且日本75%的陆地都是山区,其中还有一半是45度的斜坡,人们无法在这样的地方居住,因此大部分人都拥挤在城市的沿海地区。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旅行和货物进出口的需求不断增加,他们需要新建一座机场来缓解压力,并且根据地理上的优势,将机场位置定在大阪。

但是城市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他们只能在大阪湾上造岛舰机场,根据机场的运营需求,人工岛长4公里,宽2.6公里,占地一千万平米。

只是由于大阪湾常年都有强烈的台风和地震袭击,因此人工岛不仅要坚固耐用,还要远高于海平面。

可大阪湾海底却是柔软的粘土地质,就像是吸了水的海绵一样,如果在上面放一个重物,粘土就会被压缩下限,而上面的重物也会被淹没。

所以说机场建设的关键,其实是在于地基的处理,为了完成这项工程,工程师决定采用排水沙桩工艺,这是一种快速排除地下水的捷径。

首先就需要施工团队要将沙土铺满海床,然后插入管道,并在内部填满沙子,最后移除管道,留下沙柱阵裂。

而机场的重量会挤压黏土层,沙桩则会协助排除水分。人工岛仍然会下沉,但是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并且整个人工岛设置了100万根沙庄,这种规模的施工在当时可谓非常壮观。

关西机场的航站楼长度打破了世界纪录,室内高度为39米,弧形的出发大厅长达1.6公里,整个机场的外形如同一个刮玻璃神器。

而修建这座机场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日本频发的地震和海啸。

要知道,机场的结构必须要承受巨大的灾难冲击,设计师将建筑物的每个分部都用可以活动的连杆连接,通过活动吸收地震时的波动。

而这其中最艰难的部分,就是保护4.3万平米的玻璃中庭,如果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只要发生地震,玻璃就会被挤爆。

因此机场的每个玻璃周围都安装了一圈橡胶垫圈,在地震时,每块玻璃能够单独移动。

机场的建设动用了上万名工人,经过三年的施工,关西机场顺利建成......

随着机场投用时间的增加,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其实早在建设初期,设计师就已经预计机场的重量,可能会导致人工岛下沉六米左右。

但是仅仅三年之后,它就下沉了7.8米,并且以后还将持续下沉,而岛上的部分区域高低不同,非常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且海拔低的地方也即将被淹没!

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灾难,为此日本政府耗资100多亿美元试图挽救,他们在航站楼的地下室设置了大量全自动千斤顶,能够自动消除任何不均匀沉降。

每个千斤顶可承重300吨,每抬起一定距离,工人就会垫上钢板,如果没有这项措施,关西机场可能早就坍塌和淹没。

但尽管如此,在2019年,整个机场还是累积下沉12.5米,已经远远超出设计师预计的范围,并且按照这种下沉速度,以及每年海平面持续上升的趋势。

有专家预计:在20年之后,大阪关西机场将被完全淹没,成为史上最大的工程灾难之一。

正因如此,不少的吃瓜网友开始纷纷担忧我国的南海永暑机场......

【中国南海永暑机场】

中国南海永暑机场,位于中国南沙群岛的永暑礁上,是中国在南海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军民合用机场。

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在南沙群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在1990年代初开始修建永暑礁机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海永暑机场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

永暑礁是中国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之一,所以建设永暑机场可以加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感和控制能力,提高对南海诸岛的防御能力,同时也便于为南沙群岛提供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支持。

作为一个重要的军民合用机场,南海永暑机场能够支持民用航空需求,如提供紧急医疗救援、自然灾害救援以及对渔民的援助等。

一些国家对中国在南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加剧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甚至对航行自由构成威胁。

但其实我国建设南海永暑机场,完全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要,并且这所机场是军民合用的。

然而由于日本关西国际机场,有关我国永暑机场是否会下沉的问题,一直备受网友们的关注......

【如何防止下沉】

永暑礁是一个人工岛屿,位于南海中部,地处较为复杂的海洋环境之中。

南海地区的海岛地质结构相对不稳定,同时受到海洋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所以岛屿的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早在机场建设时,我们中国就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永暑机场的稳定性。

在基础设计方面,进行了地质勘测和工程设计,确保机场的基础能够承受航空设施和设备的重量,并保持稳定。

在岛屿加固方面,设置了防波堤和护岸工程,以减少海浪对岛屿的冲击和侵蚀。还进行了土石方工程,对岛屿进行填筑和加固,增加了岛屿的承载能力。

海底地基处理也是防止下沉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了沉管、桩基和人工加固地基等方法,在海底进行结构的建设,增加了海底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机场的运营过程中,我国还进行水文监测工作,持续监测周边水文条件,包括海平面变化、洋流等因素的观测和分析。

然后通过及时获得相关数据,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机场的稳定。并且为了增强岛屿的稳定性,我国还采取了多种岛屿加固措施。

一方面,在永暑礁周围设置了大量防波堤和护岸工程,以减少海浪对岛屿的冲击和侵蚀;另一方面,进行了土石方工程,对岛屿进行填筑和加固,增加了岛屿的承载能力。

所以在这种多重的保护之下,我国的永暑机场是断然不会像日本关西机场那样持续下沉的,并且我国的填海技术,可比日本先进许多!

【中日填海技术对比】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的填海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填海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

而与我国填海技术相似的国家之一就是日本,从填海规模上来看,中国填海工程的规模要大于日本。

中国沿海地区的填海总面积也已经超过了日本,填海所需的投资也比日本高出不少,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青岛淤地造陆工程和东京迪士尼乐园填海工程来看出差异。

青岛淤地造陆工程填海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而东京迪士尼乐园填海面积只有3.2万平方米。

从填海技术上来看,中国填海技术也比日本更加先进。中国在填海工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例如沉井槽、挖泥船等,填海的效率也更高。

与此相比,日本在填海技术方面相对保守,主要采用的是岸线防护工程和充填物料覆盖等传统技术手段。

所以在两两对比之下,也就可以消除网友们的担心,我国的填海技术却强悍之处,是不会让机场轻易沉下去的!

【结语】

对“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已在下沉,中国南海永暑机场如何防范未然”的这个问题,其实完全不用过分担心。

要知道中日填海技术,不管是在规模,还是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我们中国填海技术更加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人工岛   南海   南沙群岛   日本   中国   大阪   机场   岛屿   我国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