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到南明:看山水赏美景逛夜市品美食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贵阳市南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区内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山水秀丽,名胜众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近年来,南明区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做文章,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吸引了一批批省外游客来这里游玩。

今年入夏以来,“避暑”成了南明区的热门词,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一批批游客陆续来到南明区旅游打卡:看山水赏美景逛夜市品美食等。

到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看自然山水

“走,我们去那边拍照!”“这个公园生态环境真好,就像一个天然氧吧。”……8月30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走进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分布在不同区域享受着自然山水的馈赠。

漫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香樟、女贞、柳杉、绣球、罗汉竹、紫玉簪、黄金菊、金光菊、水石榕、美人蕉、柳杉、八角金盘、四季海棠等树木及花卉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情十分舒坦。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2年9月开园,位于贵阳市主城区西南部,处在南明、云岩、观山湖和经开区的几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总规划面积102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73公顷,主要划分为恢复重建区、保护保育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作为一个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在提供娱乐游赏的同时,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也肩负着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等重要任务。

“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湿地的典型代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是人工和自然两类湿地的结合,其中人工湿地以库塘湿地即阿哈水库为主,自然湿地由河流湿地和喀斯特溶洞湿地组成。”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张思源说,公园包含有杜鹃花谷、水磨时光、青瓦走廊、米克小镇、文化创意空间等景点,优美的生态环境常常让省内外游客流连忘返。自入夏以来,公园每天接待游客量4000余人左右。

“春天可以欣赏杜鹃;夏天可以欣赏绣球;秋季可以欣赏美人蕉;冬季可以欣赏梅花。”张思源说,贵阳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在公园内种植多种类的植物,营造四季皆美景的景象,使人们最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

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游玩的广州游客刘敏。“这里生态环境很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感觉不虚此行。”刘敏说。

“这个公园真的很不错,有山有水、有清新的空气、有美食。”重庆游客李青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到青云市集寻觅“烟火气”

烤鱼、冰粉、炸土豆、豆腐圆子、糕粑稀饭、水果豆花,露营酒吧、水仙马尾绣店……傍晚时分,走进南明区青云市集,记者不禁被这里的繁华热闹惊艳到,摊位前、小店里、广场上,熙熙攘攘的游客市民或寻觅美食,或挑选商品,或拍照打卡,一派热闹的夜间景象。

“青云市集真的很不错。”8月30日夜晚,记者在青云市集采访时,遇到了来自湖南的金丽。

“青云市集集食、游、购、娱、文等功能于一体,烟火气很浓,很有文化底蕴,选择来这里,感觉很值得。”金丽是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来青云市集游玩的。在青云市集,金丽品尝了冰粉、糕粑稀饭等特色美食,还购买了几件手工艺品。

除了金丽,在青云市集,记者还遇到了来自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的游客。在这里,游客领略到了贵阳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青云市集位于南明区青云路,属于“南明区青云路综合商业特色示范步行街改造项目”的重要部分,于2020年9月启动改造,2021年12月11日正式开业。

近年来,南明区依托青云路、花果园、火车站、大十字、纪念塔等商圈重点培育夜间休闲、购物美食、文体娱乐、演艺体验等“夜经济”产业;在甲秀楼、南明河沿岸,引入高科技光影技术,将灯光、河水、沿岸景观融为一体,向游客们展示“流光溢彩夜南明”的独特风采。

“青云市集是南明区重点打造的地标性消费新场景,由原贵阳针织厂厂区升级改造而成,项目总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创市集为一体,以‘老贵阳,新调调’为理念,融合视、听、嗅、味、触为一体的综合性慢生活广场。”据青云市集负责人张凤兰介绍,青云市集在保留老旧物业部分原貌的情况下,进行了区域形象改造、商业形态升级,贵阳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在夜色中相融共生。在装修风格上,市集的装修兼具传统与现代,保留了老厂区风貌,同时新增了现代化的潮流元素,让城市记忆和烟火气息得以延续。

另外,在烟火气的保留上,青云市集不仅留存了但家香酥鸭、肠旺面、豆腐圆子、糕粑稀饭、烙锅等贵州特色美食,也引进了五条友烧烤大趴、铁炉子家常菜等网红店,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选择。在业态选择上,有马尾绣、也有酒馆、茶馆、花店、陶艺工坊等,业态十分丰富。

“如今,青云市集已形成了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化消费市场。目前,已招引了270余家商户入驻。”张凤兰说,2022年,总客流量达480万人次。入夏以来,青云市集日均保持人流量38000人左右。后期,还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市民前来游玩。

到甲秀楼追溯历史

8月29日,走进甲秀楼,游客或散步聊天、或回顾历史、或打卡拍照……一派热闹的景象。

甲秀楼取“科甲挺秀”之意,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它见证了贵阳的历史,也是贵阳文化发展的标志。

早在甲秀楼建成前,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就曾多次游历此地,并在《南庵次韵二首》中以“松林晚映千峰雪,枫叶秋连万树霞”“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的诗句,颂赞此间的山水田园。

清代诗人袁枚《随园诗话》载有鄂尔泰《甲秀楼》诗云:“鳌矶湾下柳毵毵,芳杜洲前小驻骖。更上层楼瞰流水,虹桥风景似江南。”

1985年9月,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来此参观,曾写下一诗赞叹:“山吐晴岚翠欲流,一泓涵碧剪新绸。南天风物多灵气,古今春光甲秀楼。”

地处闹市却独享清幽。400多年过去了,历经历史沧桑的甲秀楼仍熠熠生辉。

近年来,为了让游客和市民有更好的体验,南明区围绕甲秀楼景区,以“流光溢彩夜南明”为主题,打造滨河沿岸流光溢彩的夜间亮化体系,将灯光、河水、沿岸景观融为一体,美轮美奂的景象吸引了一批批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游玩。上海游客张梅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见到张梅时,她正和丈夫在甲秀楼前的浮玉桥上拍照打卡。

张梅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甲秀楼景区游览的。“在甲秀楼景区,我和老公了解了甲秀楼的历史,确实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张梅说,回去后会推荐更多的朋友来这里参观游览。

在甲秀楼,记者还碰到了来自重庆的游客陶晶晶。

“我以前就来过甲秀楼,女儿很喜欢历史文化,今天专门带她来这里参观。”游览完甲秀楼,陶晶晶和女儿计划到南明区的青云市集、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罗昌

二审 谭仕伦

三审 胡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喀斯特   圆子   青云   贵阳   市集   湿地   夜市   美景   游客   公园   记者   美食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