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地名:丰镇市城关镇的老街旧巷

丰镇的由来:清初,丰镇北部为察哈尔正黄、正红旗驻牧地,南部为太仆寺右翼牧场。雍正三年,清政府大量招民垦种太仆寺牧场。当时的丰镇地方隶属张家口厅管理。雍正十三年(1735年),经山西巡抚罗觉石麟奏请清政府,改隶山西省,属大同府管辖,并在新平路长城以外的高庙子(村)设丰川卫,得胜路长城外的衙门口(村,今城关镇)设镇宁所。乾隆十五年(1750年),裁去卫所,改设厅治,厅的名称取“丰川卫”的“丰”和“镇宁所”的“镇”,即为丰镇厅,驻地在衙门口村(今城关镇)。至此,始有“丰镇”地名。

城关镇:丰镇县城。曾名衙门口村。1735年和1750年,清政府在此先后设镇宁所、丰镇厅。1912年民国改厅为县,城区为一区。1937年日寇占领丰镇,设县城区。1945年日寇投降,丰镇为我解放区。1946年中共绥蒙区党委、绥蒙行署设于城内,丰镇县改市,城内以十字街为界,分设四个区。1946年9月国民党重新占领县城,设城区。1948年8月22日丰镇重新解放,中共绥蒙区党委、绥蒙政府设在丰镇城内,改县设市,设城厢区。不久,中共绥蒙区党委、绥蒙政府改为中共绥远省委和绥远政府,仍设在城内。1949年“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后,绥远省政府迁往归绥市(即今呼和浩特市),撤销市建制,改为县建制,设城关镇区。1950年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1956年改称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62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1984年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全镇辖15个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

城皇庙前街:1768年在现体育场建城皇庙一座,本街地处庙前,故名。本街东起解放巷,西至十字街。

马桥街:民国初年,此街为牲畜交易场所,俗称马桥,后沿用至今。东起十字街,西至京包铁路。是丰镇县城的主要商业和集市贸易中心。

洋沟沿巷:“洋沟沿”由“阳沟沿”演变而来。清道光年间,此处有一沟,称城壕。民国年间,将沟加深盖顶,在现洋沟沿巷一段没盖顶,称阳沟,沟两边称阳沟沿,后演变为现名。东起十字街,西至电影院。

北毛店巷:1948年以前,此处有一家毛店,因本巷位于毛店以北,故名。东起义和巷,西至西洋井。位于毛店南的一条,叫南毛店巷。

大南门巷:乾隆十五年建巷,因本巷位于丰镇南阁门前,故名。南起一中北墙,北至城壕巷口。

仓门巷:1657年,清政府在此处设立粮库,又因处于大、小东门附近,故名。东起集丰公路,西至顺忻街解放巷;南起复兴巷,北至石匠巷。

东巨墙路:解放前,丰镇有两条通往山西省巨墙堡的路,此街位于东面,故名。南起西巨墙路,北至通顺桥巷口。另一条称为西巨墙路。

南大场面巷:清康熙年间,这里有个碾打粮食的场面,且位于城南,故名。东起东柳树巷,西至通顺桥。

文庙前街:清光绪二年,在今三中院内修一孔庙,称文庙。本街位于文庙前,故名。东起邮电局,西至糖业二门市部。位于文庙后面、东面的二条,分别叫作文庙后街、文庙东街。

义和栈巷:1880年,一商人在此开客栈,名义和栈,巷从店名。北起毛店巷,南至马桥街。

西平安街:1911年,名麻全忠的人首先来此定居,兴建铺面,取名盛记巷。后店铺增多,商人们为家业平安,改为平安街。后来东面修了一条街,叫东平安街。为了便于区别,此段称西平安街。南起平安横街,北至曹碾湾路。

曹碾湾路:清道光年间已有此名称,因原是通往曹碾湾(现属新营子乡)的一条大路,故名。东起设备维修厂,西至西平安街口。

资料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乌兰察布盟分册)》1988年10月。2003年12月,撤销乌兰察布盟,设立乌兰察布市。

资料整理:黄翔,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内蒙古“沙德盖”羊肉品牌 营销总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乌兰察布盟   西平   乌兰察布   雍正   老街   阳沟   丰镇市   绥远   丰镇   文庙   平安   城内   地名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