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青囊相助丨叮咚!明日立冬,您的养生指南已送达~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

戳音频,快来听听吧!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

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

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


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因此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

重在

敛阴护阳,补益肾脏


立冬三防


防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


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间不宜过久,同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避免风寒交袭。

防上火



如果冬日不重视藏精,比如熬夜、焦虑等,就容易出现汗多、发热等不适,这在中医称为“阳气不收”和“相火外浮”,俗称“上火”,而到了春天就会病瘟。因此,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藏养。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冬季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

而寒与肾相应

最易伤害肾的阳气

而肾阳乃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故当养肾防寒


藏养有道



日常起居



冬季起居应早睡晚起,注重“养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有利于阳气潜藏,晚起有利于阴精蓄积,同时注重身体保暖,以免阳气外泄。

锻炼有度



冬季锻炼不可少,选好时间很重要。立冬后运动时间应在早晨阳光出现以后,晚饭后不宜外出进行激烈运动。另一方面,汗多泄气、剧烈运动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故冬季宜选择轻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以微微汗出为度,要注意运动量适中,以免损伤关节或肌肉。

妥善进补



中国民间向来有立冬后滋补的风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少食生冷,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保温御寒、滋补防燥的膳食能够帮助我们温肾阳、暖脾阳。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因此多食一些黑色食品可起到一定补肾益精的作用。《神龙本草经》记载,栗子、黑大豆、芡实等颜色深黑的食物有补益肾气的作用,立冬后可适当食用。

立冬养生吃点啥



萝卜


俗语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正是萝卜营养又好吃的季节,这时候的萝卜水分特别足,脆嫩好吃。萝卜富含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另外膳食纤维、消化酶、叶酸、钙、磷、铁、钾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有健脾养胃、消积祛痰、利尿止泻等功效,寒冷的冬季,炖羊肉汤和腌制萝卜小菜时都离不开它。

冬枣

老人常说“立冬吃冬枣,一年不变老”,这是因为冬枣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的水果,高达243毫克/100克,被称为“维C之王”,立冬时节常吃冬枣能够为身体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鲫鱼


鲫鱼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温中下气、利水消肿、补血通乳。鲫鱼含不饱和脂肪酸,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能减少肥胖,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

大葱



大葱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祛寒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寒战,头痛鼻塞,咳嗽,咳白痰,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青囊小贴士

立冬后艾灸哪些穴位有助于强身健体?

冬日,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可驱寒逐湿、消瘀散结,有助于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立冬后,艾灸神阙穴可预防感冒提高免疫;

艾灸关元穴可温通经络、补益阳气;

艾灸足三里具有补脾胃、祛邪防病等功效;

艾灸气海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功效;

艾灸风门穴适宜于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

艾灸肾腧穴具有调理肾气、强健腰脊等功效。

(中国军网·中国军号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立冬   艾灸   补益   阳气   鲫鱼   节气   功效   明日   萝卜   寒冷   冬季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