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预警今年“双十一”骗局:提货卡接棒蟹卡,“1元定金”或为引流

虽然距十一月十一日还有几天时间,但不少商家已经进入了“双十一”状态,各大网购平台及其直播间都充斥着夸张的产品介绍和醒目的促销海报,消费者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季。而在消费者与商家狂欢的背后,如往年一样,一些消费骗局也开始出现。

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及各地的网警、媒体等密集发布了系列题为“双十一网购骗局”的提醒文章,提醒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警惕各种在“双十一”名义下进行的诈骗行为,这些骗局中有的是旧瓶装新酒,有的则以低价为诱饵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值此“双十一”来临之际,上游新闻对这些新老骗局进行了梳理,希望借此提醒消费者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期间保持理智,护住钱包。

旧瓶装新酒,“双11提货卡”来了

据珠海刑侦消息,前不久,以“蟹卡”兑换为名引流的诈骗手法一度冲上了热搜第一。没想到时隔不久,诈骗分子又蹭上了新的热点,把“蟹卡”换成了各种所谓的“双11提货卡、红包兑换卡”,套路还是一样,忽悠你去扫码“兑奖”,最终落入了刷单返利诈骗的圈套。

近日,有居民向社区民警求证手中的提货卡真伪。“提货卡”里面写着“内含智能家电提货卡一张,扫码0元提货”的小字。由于前不久的“蟹卡”诈骗,持卡人对“提货卡”将信将疑并决定向民警求证。

为了证明骗局,民警用自己的手机扫了卡上的二维码,跳出一个微信对话框,显示为“某团客服”,在提供了手机号和提货卡截图后,得到提示“这个手机号不对哦,请提供收到货的手机号”……

接下来的故事和之前的“蟹卡”骗局如出一辙:骗子会马上让你进群,同伙开始“撬边”,让你相信这是真的,东西有多好不领就亏了,用上各种套路等你信以为真。若你没有识破骗局,对方会要求下载APP,开始刷单任务,前期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期要求大额充值后,便不予返还本金和返利,以此实施诈骗。而且“提货卡”诈骗不是个例,有居民收到了类似的“提货卡、兑奖卡”。

要当心“备战双11,扫码0元领”

据湖北发布消息,近日,王女士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快递,快递上收件人的名字和地址准确无误,拆开快递后,王女士发现里面是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一张刮刮卡和一张打印版的感谢信。刮刮卡上方醒目地写着“备战双11”,右上方还有一个二维码,下面写着“扫码0元领”。

这又是骗子抛出的“新诱饵”。当受害人扫码后,诈骗分子先会予以小利,以几元红包、寄送小礼品等方式获得受害人信任,再引诱受害人下载指定APP,以“刷单返利” 为由将其骗入刷单骗局,最终诱导受害人向陌生账户转账 ,骗取钱财。

直播间一元定金或为引流

据宁波网警介绍,近日,唐先生想买一个VR眼镜,在网上搜攻略时进入一个自称售卖VR眼镜的直播间,“主播”舌灿莲花,将他哄得心花怒放。然后,唐先生就在“主播”的引导下,点击商品预售弹窗并交纳1块钱作为定金。除了定金之外,主播还引导唐先生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并称这次让利直播是为了进行商业推广,所以需要填写信息。

“东西看起来又好又便宜,我一下子上头了,就放松警惕了,填写了个人信息。”唐先生说。令唐先生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天,他不断接到陌生电话,有贷款的、推销的、“退赔”的……对方均能准确无误报出他的个人信息。

“肯定是我的信息被泄露了。那个‘直播间’最可疑,很可能是引流的,还想忽悠我去刷单呢。”唐先生说,自己遭遇电话“轰炸”后,第一时间就咨询了亲友。大家都说这是诈骗,之后他就拒接陌生电话了。

随着直播门槛不断降低,“有心人”就顺势挖坑,利用新业态、新技术进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今年8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涉案金额超亿元,就是利用直播行骗,涉案金额之巨令人咋舌。

除了这些近期出现的新骗术,一些老骗术仍会让人防不胜防,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对这些套路进行了整理。

套路一

扫码领红包

拆开快递,有一张惊喜的小卡片,给你送红包,扫码领取。扫码一看,微信跳转联系客服链接。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借机在网络社交平台诱骗大家点击,当消费者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需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领取福利。当消费者填完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未到账。这是骗子瞄准“双十一”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以“限时购”“红包”为诱饵,大量传播含有木马病毒的诈骗短信。用户点击后,轻则被窃取隐私信息,重则银行账户被盗刷。因此,短信中有优惠券或者红包链接的都不要轻易点击。

警方提示:慎点链接领取红包,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大家要谨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套路二

虚假电商物流客服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进而诱导你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诱导消费者获得多倍赔款,告诉其需垫付同等资金才可以完成理赔,消费者在骗子一步步的引导下 ,最终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绝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并且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所以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套路三

预售商品不发货

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 “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有些不法分子还会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导你转账汇款,随后拉黑。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会收到大量的促销信息,有可能包含诈骗分子发送的带有链接的虚假促销信息,该链接包含木马病毒,正常人一般无法分辨,一旦点击有可能造成身份信息泄露、手机被劫持控制等严重后果。

警方提示:收到优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自己创造安全的上网环境。

套路四

刷单返现

“双十一”期间,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十一”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利,让你先尝到甜头,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你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当你意识到被骗的时候,骗子早已将你拉黑。

警方提示: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要求提前交纳保证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诈骗。

套路五

中奖免单

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双十一”期间举行各种抽奖活动,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或者当你根据短信内容求证中奖信息时,对方却要求先缴纳“公证费”“手续费”或“保证金”,待你多次汇款转账后骗子就会将你拉黑,虽然中奖免单诈骗是老套路,但是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心理,老骗局翻新后,继续诈骗。

警方提示:“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免单活动较多,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

套路六

提高信用额度

“双十一”购物期间,在各种优惠的刺激之下,人们的支出也会变得很大,为了方便人购物,平台和金融机构通常都会临时调整人们的信用额度,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购物。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心思,冒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人们取得联系并表示可以提升信用额度。一旦人们信以为真,不法分子就会以缴纳服务费、手续费等借口骗取钱财。

套路七

“冒牌”软件

各类以假乱真的“冒牌”软件比比皆是,一旦用户信以为真,在假冒的网购软件或网购页面中输入支付账号、密码等信息,就很可能给网银账户带来风险,所以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购物。

上游新闻综合自 人民日报、国家反诈中心、央广网、大连网警、上海反诈中心、珠海刑侦、江南晚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定金   骗局   接棒   客服   不法分子   套路   红包   骗子   消费者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