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谈《逃出大英博物馆》

央广网

英国的上午,当太阳照到大英博物馆的正门石台阶上,就能看到老常在那里又准备开始一天的讲解工作。

人们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做讲解就是将复杂的博物馆简单化”

老常本名常吉,是一名大英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由于讲解风格风趣幽默、轻松易懂,老常深受游客喜爱,目前已服务20余万游客。从业近二十年,有着丰富博物馆讲解经验的他,被游客尊称一声“常老师”,但他喜欢叫自己老常,他觉得他不是老师,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老常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在英国做旅游行业,他告诉央广网记者,“那时候英国的讲解一般都是导游在路上走到一个景点,一个点一个点去讲。还是比较泛泛。对于博物馆来讲,这叫专项讲解,要深入到一个项目当中去详细地把它打开。”老常认为,看博物馆跟看其他景点不一样,是万年的人类文明史,因此真正的讲解员,不是突出个人观点,也不是用海量的知识去“砸”给游客。“应该是要将一个复杂的博物馆变得简单化。让大家看完博物馆之后觉得有收获。下次再去到其他博物馆的时候,可以自己看博物馆,这是我们做博物馆讲解的初衷,到现在我们也一直坚持这个初心。”

常吉在大英博物馆讲解(受访人供图)

“文物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历史

想办法去还原历史”

近日,一部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短剧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虽然只有短短三集,但网友纷纷感叹“小故事,大情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老常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里提到,“这盏玉壶是2011年的作品,2017年由大英博物馆购入。”该剧饰演“小玉壶”的主创人员夏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文物的介绍和图片寥寥无几,最终选择了这盏“小玉壶”。“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创作。“‘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

“其实在国外的众多博物馆里,当我们看到很多中国文物的时候,你会发现,底下一般备注流失的年代,基本上在1900至1939年这段时间,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老常说,由于许多复杂的历史原因,追讨文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实这些年我们民间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一直在做这些,他们在海外把这些文物买下来,抱着爱国之情捐赠给国家。”

老常认为,博物馆的作用就是让大家有机会看到历史中的文物。这些文物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历史,进而想办法去还原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大英   讲解员   博物馆   玉壶   博物   玉雕   中国   文物   金牌   游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