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小荷”科技人才培训班在长沙开班

“小荷”已露尖尖角,科研攻关立潮头

全省“小荷”科技人才培训班在长沙开班

长沙晚报9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实习生 刘俊麟)13日,全省“小荷”科技人才培训班在长沙开班,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不仅有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注重思想政治引领,还有“小荷”人才参观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路演,关注全面素质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单杨出席开班式,并为获得财信科技奖和爱尔青年科技奖的科技人才颁发证书。

去年1月,省科协在全省启动和推进“小荷”人才项目,支持30岁以下刚起步的年轻科技人员。此次参与培训的60名获得“小荷”专项支持的青年科技人才,专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种业及食品、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及领域,并已“初露峥嵘”。

湖南汇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潘淑洁曾主导研制了全球首例重频率高达100GHz的被动锁模激光器件,并成功将其作为信息载体应用于超高速率的光通信网络。“长沙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我将带领团队开展高速光通信领域的量子点光学器件研制,为高端光芯片工艺研发和器件测试贡献中坚力量,补强光芯片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她信心满满地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珍惜当下、勇于探索、笃定前行。”单杨院士对青年科技人才寄予厚望,他表示:“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从菲尔兹奖、诺贝尔奖也可以看出,在数学、理论物理等领域,有很大比例的优秀科学家在40岁之前便取得了比较重大的研究成果。”他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心无旁骛地思考,专心致志地研究,争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陈政清院士则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巧妙比喻,说明了科技事业和科学研究方向持续性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培训班   长沙   科技人才   诺贝尔奖   全省   院士   器件   芯片   领域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