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戈壁钢城”嘉峪关绿色密码

来源:【云南日报】

金秋时节,祖国西北戈壁滩上的嘉峪关依然干燥炎热。9月9日,“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嘉峪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记者们见到的却是绿意盎然、湖光山色的美景,迎面吹来了阵阵秋风,十分凉爽……

公园内,许多市民正在休闲散步、跑步健身,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免费开放,我每天都来散步,空气清新,特别舒服。”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景区所在地曾经是寸草不生的荒凉戈壁滩,过去风沙四起,环境十分恶劣,如今在这里开辟了3个人工湖,种植了花草树木,配置了休闲设施,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

嘉峪关被誉为“戈壁钢城”,地处戈壁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荒漠戈壁占总面积的90%以上,年均降雨量仅85毫米,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25倍,干旱少雨,缺水少土,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戈壁沙滩为砂石成分,渗水比较严重,过去仅有杨树、柳树等极少数植被可以生存下来。”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建彬说,在嘉峪关,过去民间有一种说法:“嘉峪关种活一棵树,跟养活一个孩子是一样的。”

城外戈壁,城内绿洲。沿着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环湖步道一圈走下来,记者们对这样的强烈“反差”无不感到惊讶和赞叹,嘉峪关是如何做到的?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只是嘉峪关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丁建彬说,在嘉峪关,像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一样的公园绿地大大小小有15个,加上110余处公共绿地,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生活圈。

自20世纪50、60年代成立酒泉钢铁公司、设立嘉峪关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嘉峪关工作和生活,防沙治沙、改善环境成为嘉峪关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60多年来,嘉峪关人民在这片戈壁滩上与艰苦的自然环境相抗争,付出巨大成本和代价进行火热实践,在戈壁滩上建设出一片绿洲,创造一套治理戈壁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面对戈壁滩底下全是石头和沙子,没有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加之气候干旱少雨,嘉峪关进行人为供水和换土,从周边引进种植土,搭配化肥肥料,发酵以后放到树沟里增加肥力。同时,充分利用再生水浇灌树木,积极推广和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系统、透水透气铺装材料,注重节水耐旱植物的引进和培育,嘉峪关种植树木的成活率逐年提高,一棵棵、一条条、一片片绿树成长起来。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嘉峪关市从最初的防沙治沙角度出发种植杨树、柳树,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观赏树种种植,再到10年前开始增加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灌木和花卉,做到见绿见花见彩,逐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档次。“目前,嘉峪关形成以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干、公园绿化为核心、庭院绿化为基础、环城绿化为依托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丁建彬说,从最新数据显示,嘉峪关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57%和40.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8.98平方米。嘉峪关市也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随着城市周边的树木越来越多,城市也越来越绿,沙尘暴的频率减少了,强度也明显变小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丁建彬表示,下一步,嘉峪关市将从观赏性、融入性、互动性上下功夫、想办法,创新方式方法,持续巩固和提升目前的绿化成果,不断擦亮“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名片。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嘉峪关   戈壁   嘉峪关市   东湖   钢城   戈壁滩   园林绿化   绿地   树木   生态   密码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