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赛亚运场,亮点何其多

9月23日,亚运圣火在钱塘江畔的“大莲花”燃起。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杭州亚运会创下亚运会多项纪录。

10多天的杭州时间里,来自亚洲各地1.2万余名运动员的竞逐瞬间被定格。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亚洲各民族基因,新兴时尚项目刮起青春风暴;“一部手机掌上办赛”,一朵“亚运云”给大型赛事留下智能办赛样本,让更多人共享观赛新体验和办赛红利……

亚洲聚焦杭州,杭州不负亚洲。这座“人间天堂”“创新之城”,用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崭新的办赛方式,向世人展示出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人文盛会。


亚运赛场承载民族智慧


藤球、龙舟、卡巴迪、板球、克柔术、象棋、武术……亚运中的非奥项目,有些令人感到熟悉亲切,有些却让人有些陌生。它们发端于亚细亚大地不同的角落,有的承载着长达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有的寄托着从亚洲一隅走向世界的希望。

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古老的亚洲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体育则是其中一脉。从武术、围棋、柔术、龙舟等项目中可以看出,亚洲古代体育呈现出与西方“罗马斗兽场”不同的演进轨迹,“天人合一”“阴阳相济”等东方哲理智慧在这些项目中有充分体现。亚洲的一些特色体育项目不以对抗为主要目的,而是在强调开拓进取、团结奋进精神中,融合了尊重对手、尊重自然的理念价值。

“拧成一股绳,凝聚一条心”,中国龙舟国家队女队队长李舒琪说,龙舟项目最注重的就是多人团队协作。2010年广州亚运会,龙舟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杭州亚运会则是龙舟项目第三次登上亚运舞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竞渡场面惊艳全场。

一叶龙舟,传承了国人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精神礼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如今,龙舟已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目前,国际龙舟联合会成员单位来自8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项目有着广泛的参与人群。与此同时,龙舟项目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作为龙舟发源地的中国,想要夺冠也并非易事。以广州亚运会为例,中国队拿到全部6金中的3金,且全部来自女子,印尼、泰国等都在龙舟项目竞争中有着不俗的实力。

与龙舟一样,起源于马六甲地区的藤球项目也十分强调团队合作。藤球的比赛规则和排球类似,球落到对方场地内即可得分,因此,藤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排球”。亚运会是藤球最高级别赛事,泰国队教练孔吉说:“亚运会对于藤球参赛队有着重要意义,我希望能借助亚运会平台,帮助这个项目走向世界,走向奥运会。”38岁的泰国藤球队队员帕荣诗已经参加6届亚运会,杭州则是最后一次,“我很喜欢杭州亚运会口号‘心心相融’,我希望藤球等体育运动都能成为拉近人们关系的桥梁”。

有人说,体育是一门世界性语言,它无需借助翻译,便能穿越国籍、文化、语种的界线,让人们的心跳动在同一频率上。蕴含博弈智慧的围棋、注重内外兼修的武术、强调“绅士风度”的板球……从亚运非奥项目中可以看出,亚运会也是亚洲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多元体育文化“美美与共”的独特平台。


时尚竞技澎湃青春力量


“太棒了,我抽签中了一张票!”杭州的电子竞技爱好者何先生通过抽签获得了一张预赛门票,“我一定要到现场去感受一下电子竞技现场的魔幻氛围!”在杭州亚运会所有比赛项目中,只有电子竞技是观众中签后才能购票的项目,拥有极高的人气和社会关注度。

杭州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首次获得正式比赛身份。作为亚运会赛场最年轻的项目之一,其参赛选手、受众群体也趋向年轻化。本届亚运会的电竞队运动员以“00后”为主,洋溢青春活力。

同样首次被纳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还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霹雳舞。明年这一项目还将登陆巴黎奥运会。“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4名中国运动员平均年龄23岁,最小的只有17岁。”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主席、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会长尹国臣说,中国霹雳舞发展底子薄、基础弱,这些年轻人脸上还略带稚气,但他们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今年的各项世界大赛中屡有冠亚军入账。

有人说,职业霹雳舞者既是运动员,也是艺术家。霹雳舞赛场上,既传递出起源地美国纽约的嘻哈文化基因,又融入了中国武术、巴西战舞、体操等其他多样元素。在亚运举办地浙江,霹雳舞已经有了广泛的年轻受众,目前浙江全省注册的青少年霹雳舞运动员已有1.2万余名。

除电竞、霹雳舞外,本届亚运会还设置轮滑、攀岩等具有一定运动风险,又备受年轻群体瞩目的体育项目。亚运需要青年参与,更需要青年关注,年轻人是竞技体育永远的主角。在亚运赛场上,怀揣梦想的年轻选手们拓宽了竞技边界,把亚洲体育的竞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中国霹雳舞选手亓祥宇 / 江汉 摄


云端亚运创新办赛样本


1990年,亚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第11届亚运会现场,每场比赛结束后,裁判整理完成绩要到亚组委专用的小型印刷厂印出成绩公报,最后在新闻中心发布,流程顺利情况下耗时也需约15分钟。2010年,亚运会来到广州,比赛结果经裁判认定,然后上传亚运会官网向全世界发布,10秒钟即可完成。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从场馆的计时记分系统到成绩系统,所有信息以数据形式流动、计算、呈现,实现实时转播画面毫秒级时延。在羽毛球馆等部分场馆,还配置了人工智能裁判评分。这背后海量的数据处理,得益于“亚运上云”。

与往届亚运会不同,杭州没有设计建造数据中心,而是使用阿里云提供的云计算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基于这朵“亚运云”,总计逾5000小时的比赛画面实现云上高清和超高清转播,场馆内警巡机器人“笨小逻”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响应,亚运村的自动驾驶巴士实现高效智能调度,亚运观众可以在场馆、地铁、景点“一码通行”……

“在每座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周围,都能看到智能技术的应用。”杭州亚运会媒体大会上,场馆运营和后勤保障组的代表说。赛事转播、场馆监测、风险预警、指挥决策……数字技术发展走在前列的杭州,把产业优势转化成办赛能级,在重塑办赛流程的同时拓展了参赛者、组织者的感官体验,也为观赛者献上兼具便利性、观赏性和互动性的全新视觉盛宴。

亚运的高光时刻不会是昙花一现,要把成功的办赛经验转化成城市发展的新动能,让高效优质的设施条件为市民所用,一些经由亚运赛场验证的技术、方法、制度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这样,城市气质才会得到持续滋养和提升,办赛红利才会被广泛共享。


原标题:《共享亚运场,亮点何其多》

半月谈记者:孙文豪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19期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亚运   龙舟   藤球   亚洲   杭州   场馆   亚运会   中国   亮点   项目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