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情人"被欺骗失身,女星间谍身份又暴露,26岁在酒店殉情

英茵在电影《压岁钱》(1937)中的影像

1942年1月19日,继电影明星毛剑佩(1904-1930)、艾霞(1912-1934)、阮玲玉(1910-1935)自杀之后,具有舞台与银幕“双栖名星”之誉的女星英茵(1916-1942)也自杀身亡。

关于英茵之死,多年来一直成为电影史上为人议论不休的话题。这是因为,她的死是为爱,是为情,也是为国、为民。

作为一位柔弱文静的女子,不是死于人言,亦非困于“潦倒”,这不能不使她的爱与恨带有一股浪漫、传奇,神秘的色彩。

【对日军侵略罪行义愤填膺】

英茵本名英洁卿,字凤贞。她的父亲是旗人,母亲为广东人。在她身上,兼具父亲的豪迈倔强与母亲的热情健美。

她 1916年3月28日出生北平,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这也成为她登上话剧舞台的一个优越条件。

1934年11月24日《号外画报》封面,英茵在电影《王先生的秘密》(1934)中的宣传照

她早年丧父,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苦。

1932年,她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学业。毕业时已是一个丰腴成熟、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

英茵刚刚进入社会之际,正值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国领土。“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三省,随后又在华北挑衅,飞扬跋扈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英茵拍摄于1934年的泳装照

英茵对日军侵略罪行义愤填膺,毅然参加北平业余抗日剧团活动。初入舞台,英茵就赢得观众,成为该团后起之秀。

彼时,她自信个人艺术天赋,决心走演艺道路。在从艺的同时,她还不断在一些报纸、期刊上发表一些散文,呼吁锄奸抗日。“才女”之名不胫而走。

英茵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英茵很快成为北方汉奸走狗及日军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机智的英茵担心自己被那些垂诞已久的人暗算。

而这时正好黎锦晖(1891-1967)率领的中国第一个歌舞团“明月歌舞社”来北京。她看到王人美(1914-1987)、黎明晖(1909-2003)、黎莉莉(1915-2005),以及小妹妹周璇(1920-1957)等在台上又歌又舞,受到观众欢迎。

明月歌舞社的成员,左起:白虹、杨露茜、黎明健、英茵

她抓住机会,不管老派人对歌舞女郎蔑视,凭着她的美丽和才华,获得黎锦晖赏识,终于跳出古老的北京城。

黎锦晖为她取个艺名——英茵,跟随明月歌舞社到上海。

英茵拍摄于1933年初,刚进明月歌舞社的形象照

【到上海的求艺之路】

初到上海,她就开始在明月歌舞社登台演出,舞蹈和歌唱,自己感觉不如王人美、白虹(1920-1992)、薛玲仙(1912-1944)、黎明健(1916-1979)等,而且不能发挥她的表演才能。

1932年12月28日《玲珑》第80期内页,王人美和黎莉莉

当时社里的女演员,如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王人美、黎莉莉、徐来(1909-1973)、严斐(1916-2014)等都去参加电影厂拍电影。

“天一”公司开拍第一部有声歌舞片,就请黎锦晖编剧、李萍倩(1902-1984)导演的《芭蕉叶上诗》(1932),演员有王人美、黎莉莉、严华(1912-1992)等,几乎全是明月歌舞社的主要成员。明月歌舞社成了中国电影歌舞明星的摇篮。

电影《健美运动》(1934)片场,明月歌舞社的所有成员

当时,但杜宇(1897-1972)主办的上海影戏公司,要拍摄有声片《健美运动》(1934),就请明月社里体格健美的女演员黎明健、白虹和英茵去主演。

英茵只是次要配角,却被发现有表演才能,接着让她在殷明珠(1904-1989)、白燕(1920 -1987)、雷梦娜主演的《桃花梦》(1934)里饰演重要配角。

1935年7月26日《号外画报》的封面,英茵在电影《小姨》(1934)中的宣传照

此外,又为一家小公司拍摄的《小姨》(1934)和《王先生的秘密》(1934)当次要角色。

影片放映,影片本身无人注意,英茵的名声远不能与曾主演《野玫瑰》(1932)、《渔光曲》(1934)等影片的王人美和曾主演《女人》(1934)、《生之哀歌》(1934)等影片的黎明晖相比。

她领悟到一个电影演员的成败与剧本、导演以及影片公司有关。

英茵在电影《十字街头》(1937)中的影像

当时上海影片公司多,每月出品影片也多,男女主角都请名演员,像英茵那样从北方来的无名小卒休想在银幕上走红,于是她转身投身舞台。

【银幕和舞台的双栖明星】

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正率领进步艺人掀起话剧高潮,英茵宁愿节衣缩食,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每演出一部戏只获得微薄的酬劳。

1935年8月29日《号外画报》内页,英茵的健美照

这时业余剧人协会得到新华影片公司老板张善琨(1905-1957)的投资,更名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开始正式的职业化演剧。

由应云卫(1904-1967)任团长。首演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接着演出宋之的(1914-1956)编剧、沈西苓(1904-1940)导演的《武则天》。

沈西苓选中英茵饰演武则天,合演的有叶露茜(1917-1992)、顾而已(1915-1970)等。

英茵(右)和刘莉影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英茵韧强的性格和狂热的感情将这位古代女皇表演得淋漓尽致,她也在万人欢呼中,在话剧舞台上站了起来。

剧团在两个月破天荒的公演,英茵在两个月里创下了她一个人撑过大热天古装戏的记录,获得同行们和千万观众的认可和赞扬。

她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由一个小配角成为舞台皇后。

英茵在电影《新旧上海》(1936)中的影像

英茵的武则天为她的演剧生涯奠定了崭露头角的地位,也引起电影界瞩目。《武则天》的导演沈西苓就推荐她参加明星影片公司。

英茵在明星影片公司如鱼得水,拍摄了《新旧上海》(1936)、《小玲子》(1936)、《生死同心》(1936)、《清明时节》(1936)、《十字街头》(1937)、《社会之花》(1937)、《梦里乾坤》(1937)的片中担任重要角色。

英茵(左)和陈波儿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她在这几部影片里与舒绣文(1915-1969)、赵丹(1915-1980)、胡蝶(1908-1989)、谈瑛(1915-2001)、陆露明(1917-1995)、龚稼农(1902-1993)、袁牧之(1909-1978)、陈波儿(1907-1951)、谢添(1914-2003)、龚秋霞(1918-2004)等明星们合作,获得电影表现艺术的知识和技巧。

英茵(左)和白杨在电影《十字街头》(1937)中的影像

尤其是沈西苓编导的《十字街头》,白杨(1920-1996)、赵丹任主角,她为白杨配戏,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

她在明星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演技上有长足进步,成为舞台和银幕的双栖明星。

在上海闯荡的这几年,好不容易扎下点根,然而,好像英茵注定要和日本人周旋。

英茵(左)和白杨在电影《十字街头》(1937)中的影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火又打乱了她安心从艺的美梦。在全民抗战的气氛下,全国的影剧界人士自发动员起来,很快组成了13个抗日演剧宣传队。

英茵在北京读书时就是热血的爱国女青年,此情此景,她挺身而出,牺性了个人的事业和享受,历经千山万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奔向重庆。

英茵(左一)和谢添(右二)在电影《压岁钱》(1937)中的影像

【烽火三月的情报女谍】

到了重庆,她结识了爱国青年平祖仁,在救国抗日这一点上,两入情投意合,有着一股朝气蓬勃的民族正气。

那时,平祖仁已经有家室,英茵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

在陪都,患难之交的情鸳已在感情上升温,他们挽手相偕出游的俪影,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

英茵和王若希在电影《压岁钱》(1937)中的影像

可是,时间不久,这对情人的身影突然消失,熟悉他们的人不能不顿生疑团。

后来人们发现,平祖仁已不在重庆,而英茵则经常往来于重庆——香港——上海之间。

英茵神秘的行踪叫人莫测高深。英茵刚到重庆时,曾参加中央电影企业公司做演员。

左起:袁牧之、陈波儿、英茵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她主演的《保家乡》(1939)甚获好评。这是一部描绘抗日的战争片,日军占领了一个村落后,烧杀抢掠。村民开始团结起来,积极抗日。

由于她痛恨日本帝国主义者,所以在演出时饱含激情。

这部影片上映时轰动大后方,尤受军人喜爱。抗战时期的陪都,不断遭日寇空袭,电影拍摄困难重重,财力物力俱临匮乏。

英茵在电影《十字街头》(1937)中的影像

因此,英茵转而活跃在重庆的舞台上。她主演了话刚《民族之光》、《总动员》、《一年间》等,她那精湛的演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时,英茵在重庆已是众星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1939年就要过新年时,她忽然长时间失踪,于是大报小报以“英茵情奔”为题大肆渲染。

英茵和陈波儿(英茵的左边)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在当时这条绯闻真为战时的紧张情绪添加了缓释剂。重庆报纸还不算渲染,关键是香港和九龙的报刊,简直把英茵的“情奔”炒得火上浇油。

对各种报刊的揣测性渲染和夸张,英茵一直保持缄默。此时,她已身居上海。

事情的原委是:平祖仁已加入反日的谍报人员行列,他加入后又介绍英茵进来。就这样他两成为“抗日锄奸”的情报员。

英茵在电影《十字街头》(1937)中的影像

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身份的隐秘。当时,为了谍报工作的需要,以“情奔”做烟幕弹更为有利。这也是英茵故作神秘的原因。

平祖仁由于工作出色,当时已被提升为负责上海对日情报战的站长。英茵来上海,就是为配合平祖仁的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情奔”也并非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

英茵在电影《压岁钱》(1937)中的影像

地下工作,危险而艰苦。她和平祖仁究竟怎样进行谍报工作的,不得而知,但在公开场合,英茵的演员身份却有目共睹。

【从“小我”到“大我”的境界】

英茵回到上海后,影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影星早已经更新换代,由于陈云裳(1919-2016)、李丽华(1924-2017)等在张善琨主办的影片公司拍摄影片,红极一时,名声和收入早把英茵甩到了后面。

英茵在电影《生死同心》(1936)中的影像

当时的《木兰从军》 (1939) 不仅在国内的票房极好,还行销到东南亚,也让陈云裳从南国的小明星彻底成为大众熟知的女明星。

而英茵在演话剧的同时也拍了几部电影,她前后主演了合众电影公司的《赛金花》(1940)、《返魂香》(1941)和《肉》(1941)以及民华影业公司的《世界儿女》(1941)。

英茵和石挥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英茵在《返魂香》里饰演京剧艺人,为了报恩,也为了除霸,而自我牺牲。

在《灵与肉》里饰演被侮辱和损害的使女,她有真爱,却因误会被遗弃,含恨离世。

这两个角色触及她的身世和遭遇,也为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在她的人生观上,从“小我”进入“大我”的境界。

电影《赛金花》(1940)海报及剧照

英茵除了拍片,就是演话剧。她在上海剧艺新推出的曹禺(1910-1996)名作《北京人》中,就将曾思鼓一角表演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电影还是话剧,英茵都有自己的观众。她那清脆圆润而又悦耳标准的吐词,她那亮丽美艳的扮相,她那上乘的演技,无不为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

左起:蒋君超、白璐、钟羽、英茵、黄苗子、罗静予、丁聪、夏云瑚、张光宇、张正在1940于香港合影

合影局部——右一为英茵,这时的她躲在钟羽的后面,那么腼腆

英茵虽然参加拍摄电影和演出话剧,但她总给人以来去匆匆的感觉。周围的同仁无不发疑:“她一天到晚忙什么?”

英茵依然我行我素。参加上海剧艺社《清宫怨》演出,英茵总是迟到早退,三心二意。她主演珍妃,排戏时总是显得精神不济,思维混乱,而且常背错台词。

1941年3月14日《平报》第4版刊登关于英茵的新闻

导演吴永刚(1907-1982)要求她回家读熟剧本,专心排戏,可她“屡教不改”,终于被“炒了鱿鱼”。

谁也不曾料到,英茵的“表现反常”是因为平祖仁被日军逮捕,是出于她爱国救友的一片真诚。

【危难之中见真情】

平祖仁领导的情报站行动组,在英茵的协助下,于黄浦江畔杀了不少恶贯满盈的日本军官和卖国求荣的大小汉奸。树大招风,平祖仁不幸于1941年4月被日本宪兵速捕。

三天之后,他被押解到杀人魔王李士群的特务机关。李士群手下的帮凶走狗对平祖仁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他绝不投降。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万般无奈,李士群一伙又对英茵进行审讯,但她矢口否认与平氏有“情报”关系。她的口气沉着、冷静,因此未被敌人识破。

但是,平祖仁的生死未卜令她忧心仲仲,心急如焚。为了证明自己与本案无关,混过敌人的监视,她继续排演《清宫怨》。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可无论白天怎样强打精神也力不从心,对英茵来说,不论是从国仇还是从私人情感出发,援救平祖仁出狱都义不容辞,因此她无法再排演下去。

为了救平祖仁出狱,她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以自己的青春做赌注,牺牲色相与敌人周旋。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杨村在《中国电影演员沧桑录》(续集)中这样描述道:“那时伪江苏教育厅长袁殊,本来曾追求英茵不遂,遂乘隙向英茵进攻,自言与李士群有莫逆之交,必能全力营救平祖仁出狱,不过要英茵嫁给他作为交换条件。英茵那时救友心切,再加本身亦有暴露身份之危,遂不惜自我牺性,委身于袁。”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英茵为了达到目的,付出了她能付出的一切,以致受到大汉奸袁殊等人的欺骗失身,结果依然营救失败。

1942年1月8日,平祖仁被日本宪兵绑赴上海中山路荒地,惨遭杀害。

噩耗传出,英茵心如刀绞,悲痛欲绝。这时的她已不顾日本宪兵和汉奸的猜疑,亲自往刑场领尸。

英茵和石挥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此后,她把平祖仁的尸体送往大众殡仪馆,以重金请化妆师将其额上的枪洞补好,又把他安葬于万国公墓。

她在为故知平祖仁买墓地时,预先为自己在平祖仁坟旁购置了一方墓地。英茵死后,人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其埋葬在平祖仁墓旁。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之后英茵的好友导演屠光启(1914-1980)有次吃饭时问英茵,平白无故,为什么去替平祖仁收尸,她淡淡地说,当年在重庆认识平祖仁,觉得他人不错,死得很可惜,所以就顺手帮忙。

英茵还告诉屠光启,万一自己死在前头,一定要帮忙料理后事。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英茵自杀之谜】

1942年1月19日当夜,从上海外滩传来轰炸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孤岛,全上海笼罩阴郁。

《乱世风光》(1941)、《世界儿女》禁映,上海业余剧社解散。英茵那时也领到一笔钱。

就在1月19日上午,英茵把那笔钱给了平祖仁的家人,要他们赶快离开上海,送他们上船,她自己也正受到被捕的威胁,于是她到自己熟悉的药房买了一包药。

英茵在电影《世界儿女》(1941)中的影像

之后,英茵到了上海国际饭店,以南京来客的化名开了10楼708房间。

夜里,她一一打电话给曾经一起演出的老师、朋友:朱石麟(1899-1967)、费穆(1906-1951)、蓝兰(中共地下党员)、顾也鲁(1916-2009)……平静地向他们问安,祝快乐健康。

1942年1月21日《申报》刊登关于英茵自杀的新闻

《万象》杂志1943年二月号披露英茵自杀的内幕

然后打开药包,用开水,一匙一匙将烟膏艰难的吞服,又香又苦,香的是她演出的戏,苦的是她的人生。多艰难坎坷的人生,以后几十年的生命缩成今夜片刻。

她留下遗书“我身体多病,已成为废人,留于世上,亦无用场,故需要总休息……”离开人世,时年26岁。

英茵在电影《压岁钱》(1937)中的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重庆   日军   话剧   上海   间谍   歌舞   儿女   明月   影像   女星   身份   影片   情人   酒店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