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逆转年龄,高龄卵子变年轻真的这么简单?

(图源网络,未允侵删)

我们之前说过很多关于扭转高龄卵子质量问题的方法,比如生长激素、DHEA、辅酶Q10、亚精胺、限制饮食热量、生活方式改变等。

你可以看出上面所有的办法改善作用可能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生长激素可能时间短、见效快,但并非人人适用,比如圈姐的一个小伙伴用了就完全无效。

高龄生育时间紧任务重,到底有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善呢?或许这个办法可以带来希望。

01线粒体替代疗法

我们都知道高龄女性之所以会出现卵子质量差,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为卵子提供能量的线粒体出了问题,线粒体的老化萎缩导致卵子能量摄入下降而致。

但是线粒体替代技术出现之初是为高龄女性 生育量身定制,而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了避免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就像细胞核一样,它们有自己的基因组,对正常的身体功能极其重要。

线粒体起源的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每5000人中就有1人,并且难以被诊断和治疗。

雌性配子有100000至600000个单位的线粒体,雄性配子中只有100个,受精后通过一个活跃额过程被消除,所以母亲是这种遗传的唯一责任人。

人类的线粒体完全遗传自母亲,它们会影响依赖能量代谢的器官,如骨骼肌肉系统、心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视网膜的肝脏,并导致各种不治之症。

线粒体替代技术是为了治疗和消灭这种母系遗传的健康问题而生,目的是重建功能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以避免突变基因的遗传。

实施方法是,医生通过尖头移液管穿透准妈妈卵细胞,然后轻轻施加压力吸入卵胞浆;

当卵胞浆与原细胞质分离后,将其转移到医生已经提取出的年轻捐卵人健康细胞质中;

将重组的卵母细胞通过电融合培养;

待重组的生发泡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后进行受精。

02高龄女性可以用线粒体替代吗

之前有研究称,与年轻女性的线粒体DNA拷贝数相比,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几乎没有线粒体DNA拷贝,此外这些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率很高。

这是造成高龄女性不孕或反复流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降低了传统辅助生殖技术的疗效。

鉴于线粒体与不孕之间的这些关系,引入年轻女性捐赠的线粒体有可能恢复高龄女性卵子的生育能力。

那么文献中有没有相关案例呢?圈姐还真找到一个。

文献中首次报道的是一名39岁有五六年不孕史的女性,应用了线粒体替代技术。

用27岁女性供体转移,对14个卵母细胞进行了处理,6个重建的卵母细胞在受精后发育正常。

这名高龄女性试管移植后,成功活产一名健康女婴,这是首次文献报道的三亲婴儿。

这项技术最初是为了避免高龄女性卵母细胞造成的胚胎非整倍体增加,但现在为高龄再生育提供了可能。

2009年文献报道了使用年轻女性的去核卵母细胞重建了35个老年女性卵母细胞,其中28%的重建卵母细胞发育为胚胎细胞,而对照组只有3%发育为胚胎细胞。

今年5月份英国首批三亲婴儿诞生,还上了微博热搜:

03这项技术的争议点

很明显,这项技术是有很大潜力的,我们圈子的女性大部分都深深知道高龄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卵子质量下降,导致胚胎发育潜能降低,线粒体因为高龄可能导致即便成功妊娠,子代也容易出现线粒体方面的问题。

而这项技术正好可以解决因此造成的不孕不育以及反复流产等问题。

但是,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它并没有被大规模运用的关键。

首先,这项技术出生的孩子属于三亲婴儿,含有三方基因,即卵子染色体基因、线粒体供体基因和精子染色体基因。

一般人都只有父母双亲,这项技术打破了自然规律,那么三亲婴儿父母如何界定,这项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04我们能用这项技术吗?

这项技术相当于基因改造的范畴,在很多国家被叫停,我们国家也明令禁止这项技术,所以如果想在国内通过这项技术生育的夫妇可能需要做其他考虑了。

这项技术严格来说属于第四代试管婴儿,它其实发展已经有十余年了,至今没有大幅推广,除了伦理道德因素外,技术本身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

要知道,衰老是无法逆转的,尤其是女性卵子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哪怕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大龄女性生育也是困难重重,最后转向选择其他女性的卵子。

如果第四代试管婴儿技术到位,说不定真能够成为一部分大龄女性的“救命稻草”。

但目前我们还是要尽量适龄生育,高龄尽量选择其他替代方案,寄希望于第四代试管婴儿,可能短期无法达到。

总之,高龄生育从目前来看还是困难重重,虽然有更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伦理道德及安全和技术问题,离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高龄生育没办法一蹴而就,还需要下慢功夫,比如生长激素,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效果就很好,卵子质量提升,成功抱娃,有的却掀不起一丝波澜?

明天圈姐将大家了解生长激素逆转卵子年龄的秘籍,以及适用人群,敬请期待!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还不错,顺手点个赞和“在看”呗!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Three-parent babies: Mitochondrial replacement therapies. JBRA Assist Reprod. 2020 May 1;24(2):189-196. doi: 10.5935/1518-0557.20190086. PMID: 32073245; PMCID: PMC7169912.

其他案例来自:环球时报、新浪微博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卵子   高龄   线粒体   生长激素   试管婴儿   胚胎   认知   基因   细胞   年龄   年轻   女性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