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六淫辨证之中暑和伤暑

六气是指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这些气候变化存在于四季更替的过程中,人们对它们有了适应能力,所以通常情况下,它们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六气转化成六邪通常是因为气候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气候变化绝对异常,比如气候急剧变化,比如突然暴热或暴冷,或者是气候反常,不符合季节规律。这种情况下,人体往往无法适应这种异常,这些异常的气候就成为致病的邪气。另一种情况是气候变化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下降,无法抵抗正常的气候变化而发病。对于这些人来说,正常的气候也会成为致病的邪气。

晨曦初照,小王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今天的早晨格外宁静,只有微风伴着淡淡的花香和药香,那是邻居家花盆里玫瑰花的香气。他抬头看了看天空,那最初的曙光正渐渐驱散夜晚的黑暗,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温暖的橙色。小王的心情也如同这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转身走进房间,打开了笔记本,复习前一天学过的知识。

家里的钟声响起,告诉小王已经到了出发的时间。他轻轻合上笔记本,放好笔,然后走出家门,小王沿着街道走向诊所。早晨的街道格外宁静,只有少数人在忙碌着。小王喜欢这种感觉,这是他与大自然亲近的时刻。他看到街道两旁的花草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娇艳,一阵微风吹过,花瓣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问好。

风邪致病的风淫证

小王来到诊所后,向谢老师问好后问:“谢老师,我想请您给我讲讲暑致病。可以吗?”

暑为夏季的主气,发病初起多有暑犯肺卫和径入阳明胃经

谢老师说:“中暑是人们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劳动、运动,由于身体产热太多而散热不足,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代谢失调的一种综合征。中暑的主要原因,除了高温、高湿以及不通风的环境之外,与患者的体质以及患者劳动强度等有直接关系。另外,中暑也与患者的休息状况、饮水和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

小王拿起笔记本,做起笔记。谢老师又说,“夏至之后,立秋以前,具有升散、炎热,兼湿邪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暑热之邪,伤人最速,祛邪最难,故发病初起多有暑犯肺卫和径入阳明胃经。另外,心与暑邪在五行均属火,故暑邪极易内传于心,伤及心营。

《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热之邪多有挟湿

谢老师又说:“暑热之邪最易伤元气,耗液伤津。又因夏令雨湿较多,故暑邪又有挟湿之证。此外,由于暑热亢盛,饮冷贪凉,或乘凉太过,暑热之邪易为寒湿所迫,故又有暑兼寒湿者。暑淫证有伤暑、中暑暑温之分。

中暑和伤暑的区别:

1、范畴不同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状态中,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包括阴暑和阳暑两种类型。阳暑主要表现为大热、大汗、大渴、烦躁、头痛、气喘气短、脉浮等。阴暑之寒袭肌表者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头痛发热、肢体酸痛,而阴暑之寒凉伤脏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伤暑在中医上又称感暑,是指夏季收受暑热之气损伤引起的疾病,属于中暑中的阳暑证。

2、症状不同

伤暑时通常有多汗、身热、口渴、呼吸急促、四肢无力、小便发黄等表现。中暑病情较轻时可能有伤暑症状,但中暑严重时,常有高烧、头痛、神志不清、突然晕倒表现,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

3、病情轻重不同

伤暑属于轻度中暑,一般远离暑天火热之气后,就能快速缓解。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大类,一旦出现重症中暑,病情非常严重,患者多脏器衰竭,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有致命风险。

暑证

暑温多发生于暑热当令的季节。发病急骤,热势亢盛,初起即见气分阳明热盛的证候。症情变化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风等复杂的病机变化,易见津气欲脱、闭窍、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

谢老师笑了笑,说:“当然可以,暑邪致病导致暑淫证,它指外感暑邪引起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夏季身热,汗出,烦渴喜冷饮,神疲乏力,胸闷肢重,小便短赤,舌红赤,苔白或黄,脉濡数,或高热,卒然昏倒,甚则汗出不止,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昏迷不醒,或气喘,头痛头晕,面赤,恶热心烦,或见脘闷,呕吐,下利,食少。若热退,而汗出不止,喘促欲脱,脉散大者,为津液欲脱。

暑淫证

小王认真地做笔记,然后问道:“这个证候是如何分析的呢?”

谢老师点了点头,微笑着说:“伤暑,多因感受暑邪,耗气伤津所致。暑性炎热、升散,故见身热,舌红赤。暑易伤津耗气,故汗出,烦渴喜冷饮,神疲乏力,小便短赤。肺为邪热所伤,肺失肃降,故胸闷,气喘。暑夹湿邪,阻碍气机,故见肢重。暑兼湿热,故苔白或黄,脉濡数。

小王又说:“谢老师,中暑呢?”

谢老师又说,“中暑,常发于炎夏烈日,高温劳作。暑热炽盛,引动肝风,蒙蔽心神,故见高热,卒然昏倒,甚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昏迷不醒。暑热上蒸,熏灼清窍,则头痛头晕。暑性炎热,扰乱心神,故恶热心烦,面赤。暑多夹湿,伤及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故脘闷,呕吐,下利,食少。若暑热炽盛,伤津耗气较重,脉气受损明显,则虽暑热已除,身已无热象而汗出不止,脉形散大而无力。津气过度耗伤,气少不足以息,故喘促欲脱。

小王又说:“谢老师,内容这么多,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谢老师笑了笑说:“诊断暑证,要注意三点:一是时当夏季,气候炎热;二是有发热恶热,烦渴喜冷饮,尿短赤灼热,舌红脉数等阳热内盛的表现;三是神疲乏力,尿少汗多,气短食少等津气耗伤的症状。同时,以夏季身热,汗多,神疲气短,心烦,口渴喜冷饮,尿短赤灼热,食少乏力等为辨证要点。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谢老师看着小王认真学习的样子,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知道,小王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学生,他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谢老师为小王解答了所有的问题,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告别谢老师后,小王沿着街道回到家。月亮高挂在夜空中,银色的光芒洒满了大地。在这宁静的夜晚,小王站在诊所门口,结束了他的中医学习。他抬起头,深情地望着那轮明月,仿佛在向它诉说着一整天的收获与成长。

沿着熟悉的小路,小王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路灯下,他的影子在路上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光影,犹如他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执着。周围的景色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绿树摇曳,仿佛在向他点头致意;小鸟欢快地歌唱,仿佛在祝贺他一天的进步。小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在睡梦中,小王继续与中医的世界亲密接触。他看到了草药在月光下闪烁着神奇的光芒;听到了医书记载的古老智慧在耳边低语;感受到了针灸落在身上的那一刹那的神奇与满足。他沉浸在这个世界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和成长。

附《脏腑辨证基础知识》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循行的表现来判断病变的部位;用寒、热、虚、实来辨别病情;以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病证的传变规律。

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脏腑间的关系是脏腑辨证的依据。因此,要掌握和灵活运用脏腑辨证,首先应熟悉和掌握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传变规律。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是实质性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而六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是为空腔性器官,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

脏腑辨证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内伤杂病。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五脏病证是辨证的重点,六腑病证通常归纳在脏病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小王   暑热   脏腑   冷饮   病理   头痛   夏季   气候   气候变化   入门   中医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