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定义的“跟团游”,缘何让年轻人乐在其中?

□梁宇飞(河西学院)

“今年以来,旅游业回暖,但传统旅游业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期待与需求。”从事旅游策划的刘叶祺告诉记者,相比于循规蹈矩式的跟团旅游,年轻人更希望能够从旅行中收获轻松的氛围、社交的机遇以及舒心的体验,于是年轻人选择一头扎进“同龄人旅行团”。(9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00后的“跟团游”是以同龄人为旅游主体,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组织,且具有一定“社交属性”的集体外出旅行新方式。相较于以往传统旅行团中的导游集中引导管理、贯穿全程的购物宣传以及为追求效率在各个景区来回奔波,走马观花。这种更加自由化,年轻化的旅行团体在服务方面更加全面、精细,成员之间的沟通与旅行过程也更加愉快,受到欢迎毫不意外。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一场旅行来使快速的生活节奏得到松弛与缓和。外出游玩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年轻人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休闲的主要方式。年轻群体自发组织的旅行团首先带有“团”的性质,如出行路线、沿途景点、特色产品等方面都有专业的旅游博主进行规划,方便省心是基本要素。其次,年轻化的成员结构使得旅行团内的交流氛围更加轻松,不需要“对齐”不同年龄段之间游客们的频率,成员们的意见更容易达成一致,让旅途相对惬意自在。并且,这种团队也更加年轻化,性价比更高,可以提供贴合年轻群体的服务,诸如不用早起,提供专业的摄影穿搭指导等。

年轻人为旅行买单,实质上也是为经历和体验买单,归根到底是一种情绪价值消费。旅行的快乐不仅在于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也在于遇到什么样的人,有一段什么样的经历。所谓“去哪不重要,和谁在一起才重要。”这种思想使年轻人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块出行。只要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与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在旅途中享受随时随地一起“嗨”的快乐。

我们也不难发现,不论是前段时间的“旅游搭子”“city walk城市漫步”,还是如今渐有风靡之势的“年轻人组团游”,社交属性始终是这些旅行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线下的旅行交流,成员可以打破互联网构筑的“社交壁垒”,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拓展社交圈子,寻找兴味相投的伙伴,甚至邂逅一段爱情。这种“同龄人旅行团”不仅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可能,也打开了一个外向宣泄与交流的窗口,使年轻人得到一定的情绪满足。

同时,这种别样的“跟团游”方式,也反映了旅游服务行业的细化趋势。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和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游客也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旅行团模式在市场趋势向个性化、年轻化转变的现状下,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一方面,在旅游服务之上应更加注重游客的自由与体验感,以及情绪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服务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方式创新,平台创新,提升旅行团的业务延展度,向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加以推广。

但不容忽视的是,旅行方式可以非传统,可以“不被定义”,但年轻人所组织旅行团体的资质不能“不被定义”。同龄旅团的组织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条件,也要为成员做好安全保障。只有尽可能引导这种“同龄人旅行团”规范运营,科学运营,安全运营,才能保证这种旅游模式在未来的良性发展和接续推广,让年轻群体之外的其他受众也享受到与具有“共同语言”的伙伴一起出游的快乐。从业者也应顺应旅游市场服务细化的趋势,避免同质化,流水线化的运作,方能让“同龄人旅行团”不失本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年轻人   旅行团   乐在其中   同龄人   社交   群体   定义   成员   方式   年轻   旅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