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单位开除的公职人员,有退休金吗?


引言:

啊呀妈呀,提到80年代,想起计划生育政策简直严格到残酷。那会儿公职人员如果超生,马上就会被开除,简直悲剧!


记得我大姨当年就是超生被开除的,一开除直接就失业在家了,那个日子真难熬。不过话说回来,计划生育当年也确实是国策,为了控制人口,开除超生也可以理解吧。


只是现在30多年过去了,那些超生被开除的公职人员们,已经老了,本该安享晚年,退休享受退休金了。


但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当年超生被开除,他们的退休金竟然少得可怜,有的一个月只有1000多块钱!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是因为当年超生被开除,导致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退休金自然就少了。我的天哪,这也太惨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退休金这么低,同时也希望大家引以为鉴,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计划生育政策之严峻

说回到80年代,那个年代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简直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具体来说,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强制要求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这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可以想而知。作为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像教师、医生这些高知识分子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点监管对象。


一旦违反国策超生,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处罚——开除公职。


以我大姨为例,她80年代初就在一所幼儿园工作,属于公办教师。


可能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生育之前,也可能实在对生育第二胎有着强烈的母爱渴望,总之她还是在第一胎后不久又怀上了第二胎。


结果不出所料,产检后单位立即开除了她的公职。一个正值妇女最美好年华的老师,就这样在一个政策的强制执行下,失去了工作,开始了漫长的失业生涯。


相信在那个年代,像我大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作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一份子,公职人员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后果很严重,基本上都是被开除的下场。


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让许多家庭蒙受了巨大痛苦,想来当年确实是国家控制人口的无奈之举,但对公职人员们的处罚也确实太重了些。


二、老无所依的悲惨现状

时过境迁,如今80年代的那些超生公职人员已经步入老年。他们理应退休,享受退休金安享晚年。但让他们绝望的是,由于当年超生被开除,他们的退休金竟然少得可怜!


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各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金。但遗憾的是,当年被开除的公职人员,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他们的退休金只能按照实际缴费年限发放,因此偏低。


像我大姨,当年超生被开除后,外出打工多年,直到几年前才重新参保缴费,如今退休金不到2000元。还有些老师更惨,当年被开除后一直未再参保,退休时养老金只有1800元左右。


这样的情况在当年超生被开除的公职人员中很普遍。他们原本期待退休后能拿到退休金享受晚年生活,却因当年一个政策而导致现在退休金少得可怜。


这让很多像我大姨这样的老人背负着当年超生的罪疚,却又活在老无所依的现实之中。想来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实在让人心酸。


三、完善老年保障 切实关爱一代


当年计划生育政策严厉执行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伤痛,它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现在时移世换,国家生育政策也更加人性化。而那些当年超生被开除的老人们,已经历尽沧桑,理应得到更多关爱与尊重。


我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群体的困境,比如可以考虑给予一定补贴,或者提高他们的退休金标准。


单位也应该主动联系当年被开除的老员工,在经济上给予适当帮助。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呼吁更多爱心人士,设立相应的救助基金或志愿者服务,关爱这些当年遭遇不公但又历尽劳苦的老人。


当这个群体因缺乏经济来源而陷入绝望时,我们更要给他们精神慰藉和活力。


每个季节送点营养健康食品,开展互助课堂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组织乐龄旅行团让老人家走出家门,都会让他们活跃起来。我们只要用心,就一定能给这一代人一个温暖的晚年。


人生多苦,但有爱便有可期。相信只要社会各界携手努力,用真诚与宽容对待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受难者,他们终会感受到生命意义,活出丰富与阳光。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请自己查证,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退休金   计划生育   公职人员   当年   政策   安享晚年   大姨   被单   年限   严厉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