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峰:秦岭南坡小太白

小太白笔记

作者 | 周志峰


从秦岭南来的酉水、金水分头汇入汉江黄金峡大峡谷。它们与这段峡谷围成一个“凹”字,陕南名胜小太白山就居于“凹”字的正中央。小太白三面临水,酉水河谷绕西山脚下,金水河谷环东山脚下,南面山脚下为子午古道,隔南城山约五公里可瞰汉江黄金峡大峡谷。

和这两条河流一样,小太白的根脉也在秦岭深处。莽莽秦岭出昆仑,横亘千里到了陕西境内,撒下了众多崇山峻岭,成了许多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酉水、金水就发源于秦岭山脉的黄桶梁——光头山一线,中间隆起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依次经过界树梁——天圆寨——观音山——明阳山——牛头山——福仁山——小太白——南城山,被黄金峡大峡谷东西向深切,陡然止于汉水北岸。

古时候,长安通汉中的子午古道就打小太白南山脚下经过,子午道与金水河交汇处坐落着金水古街。子午道最初辟于前秦,全长420千米。汉中《石门颂》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表明汉代前子午道即可通行。《汉书·王莽传》载:“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又说王莽为子孙祈福而疏通了子午道。子午道出长安入子午谷,溯沣河南行,翻越秦岭,进入宁陕、石泉,又翻饶凤岭,沿子午河到西乡子午镇,于白沙渡入汉江,进入洋县,溯汉江西北行,到达黄金峡金河口,北逆金水达金水古街,折向西行,过宜娘子关(今青龙垭),达酉水古街,又过槐树关,达槐树关古街,西行翻赤坂(今万岭),达龙亭古街,进入汉中盆地东缘。南北朝时期,子午道线路略向东移,即今西万公路秦岭以北路段。翻秦岭后入宁陕始改道,经石泉两河镇,再西行经佛坪县水田坪、漆树坪,由扇子坡入洋县境,过湘子、土木关、铁石关、金水、酉水、槐树关至龙亭。如今的京昆高速基本沿此线而行。明、清时汉中通往宁陕县的洋县东道,亦由此过铁石关、土门关、湘子庙到佛坪县大河坝,经两河口到达宁陕。另一路始于金水镇,沿金水北向,经碗牛坝、周家坎、三河口到佛坪县袁家庄。1972年被周城公路取代,亦即如今的108国道就沿此线,翻土地岭达袁家庄。小太白下的金水古街是东出汉中怎么也绕不过的天险重镇。

金水古街位于小太白东山脚下的金水河畔。金水,又名黄金水,距洋县东约35公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载:“ 黄金水......,源出秦岭,南流至黄金峡之金潭入汉”。金水河谷为中切峡谷,纵贯秦岭中、低山区,两岸沟壑纵横,群峰四起,分布着大小高低不等的台地,地势较平坦,形成许多山间小平坝,聚居着许多小村落。河流到了金水镇,进入略-勉-洋断裂带,形成许多绵长而浑圆的山梁,山腰丛峦叠嶂,呈棱状山脊;山脚无规则交错,呈梁状缓坡。金水古街东临金水河,南依白石河,地处金水河下游,在白石河与金水河交汇处之金水河西岸,历来为子午道必经之地。自南宋·端平年间(约1234)始成方圆百里赫赫有名的集镇,集市贸易活跃。金水河经此南5公里注入汉江。因金水河及金河口多砂金,得名金水,金水街,金水镇。至今仍有山民于河道手工筛选砂金。

小太白山位于金水古街西北约三四公里处,主峰海拔1230米,是毗邻汉江黄金峡最高的山峰。山顶骨峰嶙峋,龙脊铮铮,奇石密布,自然风光神奇而独特。太白古寨,太白庙,红军和新四军夜宿休整的足迹,都给予了这座山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八仙修炼的美丽传说和道教圣地的众多遗存,更是给这座山蒙上了变幻莫测的神秘色彩。

自驾车上小太白有三条道可行:一条从戏家沟上山,一条从马池口上山,另一条从简庄河路口上山。

小太白余脉从二爷池的绝顶向东南蜿蜒而来,约四公里止于金水河西岸与白石河交汇处,形成一个陡峭的山嘴。山嘴下坐落着金水古街,一排房子靠山,一排房子临河,门与门对,户与户对,中间隔着一条三四米宽的马路。每逢三、六、九逢集日,赶场群众熙熙攘攘,人声鼎沸。108国道从街后破山嘴逆河西岸而上。街北150米处有金水桥横贯东西,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下部为砌石墩台,2孔,桥长70米,为金桑公路咽喉。1980年8月曾遭洪水冲毁,1984年5月重建竣工。随着下游黄金峡水利枢纽下闸蓄水,金水桥在不久将被淹没于水下。街南有铁索桥横跨金水西东,三根铁索横陈,无数木板铺面,两边各一根铁索作扶手,作围护,生人走上去一步三晃荡,如跳华尔兹,当地山民通过则如履平地。这是高家那、曹家湾,乃至黄金峡大沟、原良心乡临江等十里八村人们赶集的通道。旧金水镇街顺金水河南北走起,长约400米,宽不足百米。地段医院、营业所、信用社、邮电所、供销社、药店、贸易货栈、农械厂、兽医站、中小学等十来个企事业单位依山就势稠密分布于街道两旁,是洋县东片区的文教卫生、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的中心。目前,老街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金水街整体搬迁至河东岸的高家那,为引汉济渭工程蓄水运行让路。金水老街,金水桥,铁索桥,都将成为几代人永恒的记忆。

从戏家沟上小太白和从简庄河路口上小太白,最终汇合在小太白绵延而下的一条山梁上。路一样窄,都只有2.5米左右,假如迎面有车来,会车相当困难。只不过戏家沟的山路开始平缓,上梁时九曲十八弯,有两处大拐,角度把握不好,车子顺利转弯都很困难。从108国道简庄河路口上小太白,开始就会给你下马威,斜上的山路呈八十度角,胆子小的绝对不敢开上去,但攀爬100米后,山路不再陡峭,也没有急弯硬拐,一直缠山砭上梁。据说从马池路口上山,路窄,坡陡,弯急,拐多,山路像羊肠子一样崎岖,车子不时在悬崖边盘旋,尽管最终也汇于同一条山梁,也就很少有人走这条路。

车子一直沿水泥路可以开到山顶。你想把车子停在二爷池也好,停在大爷池也行,两个地方都有近800平方米的停车场。

这次,我们走戏家沟上山。刚盘上山梁,走不远,路上设卡,横着一根木头,一端固定,另一端还上着锁,我们只好驻车,徒步上山。

徒步上山有徒步的好处。一路上,山梁高险,林木茂盛,沟壑青绿,赏不完的美景。仰望小太白,山高林翠,直插云天。回望来时路,只看见一条白色的带子在苍翠中迂回飘下。远处,金桑公路和京昆高速并行。公路下的山坳隐藏着新近搬迁的金水小镇,新建的楼房白墙红瓦,鳞次栉比,隐约可见。再远处,一条宽阔的大河泛着白花花的亮光,在重峦叠嶂中平铺开去,仿佛向着我们倒流而来。那就是著名的黄金峡,下游渭门的引汉济渭工程竣工蓄水后,险滩密布的黄金峡惊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象。

步行约四十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二爷池。二爷池位于小太白主峰东向延伸的一条山岭与小太白的交接处。三年前,这里还是荒潭泥沼,长满菖蒲和蜡烛草,其叶如剑,扁平而长,碧绿,丛生,密密麻麻。水尤清澈,低头就可见白云飘荡。如今,二爷池被仿松木的水泥栏杆围成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圆池,水光盈盈,却不见一丝绿草,再也看不见蓝天白云的倒影,少了许多野趣。唯有池东的黑松林依旧那样郁郁苍苍,隐天蔽日。林深处,弥漫着独特的松木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小太白从东北的跑马岭绵延而来,在二爷池西南隆起一座山峰。顶巅地势险绝,骨峰嶙峋,奇石遍布,掩映在黑松青㭎之间。跑马岭从秦岭而来,峰峦相连,长而阔,梁顶起伏小,地势平坦。相传,同治年间,贼匪侵扰小太白,囤聚太白寨,在此处练兵跑马,此后就称之为“跑马岭”。跑马岭上,秋风萧萧,松涛阵阵,宛如兵戈铁马铮铮有声,响彻云霄。

我们沿着小太白的山脊攀爬。穿过一片松林,山顶上长满大大小小的青㭎,一溜形态各异的乱石阵布满棱状山脊,青㭎就长在石缝里,长在石头上。这些青㭎长得拧拧巴巴,周身裂纹纵横,像怪兽扭动着高大的身躯,面目夸张而狰狞。树干高高凸起,爬满黑黑白白的干苔藓,筋骨毕露,千枝万杈都给人棱角分明的感觉。它们瘦骨嶙峋,似虬龙飞舞。山巅林地,到处是裸露的花岗岩,横着的,竖着的,斜插的,都坚硬生冷,泛着青光,还有那些青㭎暴突的根茎,凸凸凹凹,盘根错节,深深地扎进这贫瘠的石丛里。这些树从破土露芽那天起,就长在这里,至少有几百年了吧?它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吮吸雨露,汲取养分,追寻阳光,抗风傲雪,躲过千千万万虫害侵扰,躲过千千万万雷霆霹雳和烈烈山火,还要躲过刀砍斧伐的劫难,才能捱到今日。其间的水深火热,风雨沧桑只有树自己知道。

小太白山脊长不足300米,宽不足6米,尽管在石丛中穿梭不大容易,我们还是小心翼翼快速走了过来。及至到了西峰的石林,我们才感到,刚才的石林充其量是小巫见了大巫,这仅仅是太白石林的序幕。

从小太白之巅下来是一道300米左右的缓坡山梁,东西走向,尽头又隆起两座高峰。一座朝南,一座向西。

朝南的名曰聚仙台,高短浑圆,向南扑下,居高临危,一气呵成。中有石堑,顺山而下,至约500米处,戛然而止,忽然昂首,立显一位大将军摸样,威严威武,神情凝重,目视远方,当地人叫它“将军石”。高高的陡坡下,形成一个巨大的锅底形凹陷,酉水石桥村就坐落在这里。这只锅的锅口向东倾斜,一条山溪穿村而出,注入白石河,向金水流去。其它三面的锅沿渐次升高,汇聚为南城山北坡,巍峨雄奇的南城山就这样昂起了头。锅的西缘山垭就是著名的青龙垭,旧时子午古道的宜娘子关就筑于此,是北宋名将杨文广的妹妹宜娘子领兵作战的遗迹。清.《陕西通志》载:“宜娘子关,在(成固)县东八十五里,宋置。因杨文广妹宜娘子守此,故名。明洪武间设守,正德间裁。”从青龙垭南上即可达南城山顶。南城山旧时遗留有烽火台遗址,今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洋县广播电视转播台遗址。

另一座兀自隆起,号称“龙脊”。石峰高耸,嶙峋峥嵘,太白古寨占山之利,依岩而建,山体周围尚有寨墙遗址,绵延数百米,《洋县志》载:(古寨)为宋时所建,称“太白寨”,为屯兵拒匪之用。此峰绵延数里,缓降慢下,一直延伸至酉水河谷,在许家沟口直插河心,形成巨大的太极湾。太极湾对面最高的山就是北城山,海拔1093米,属槐树关镇北梁村罗曲城山沟,亦有烽火台遗址。西晋.泰始三年(267),于黄金城置黄金县,为县域内置县之始。汉代在此设戍,称黄金戍。东汉末,关中饥民万余由子午道入汉中,张鲁纳灾民并筑黄金戍御敌。三国时,汉中太守魏延于龙亭山(今槐树关镇万岭村)设赤坂围御敌。因其地土色赭而名曰赤坂,系子午道西口,当年曹真伐蜀,魏延驻兵赤坂,严阵以待,阻击魏军。魏延还在北城山设围,曰黄金围。此围被称为“北扼子午,南接汉川,兼顾灙骆”之要隘。蜀汉景耀元年(268),围都柳隐于此据围坚守,据魏将钟会于此。

聚仙台与龙脊交接处,有平地百亩,宋时就建有古庙两座8间、正庙5间、对面有庙一座3间、寮房一座3间。庙前遗存古碑碑文曰:“绝顶建庙立寺,尊神圣而祈佑万民也......道光年间,徐王郑刘杨五姓人等大起善念,补仍增修而庙焕然一新矣......同治年间,贼匪扰乱,神庙毁坏,七零八散,汲汲乎将灭其迹焉。”这些古建筑在光绪三十年间重新复修过一次,而不幸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又惨遭损毁,现仅存旧址。平地中心有天然水池曰“大爷池”,池水清澈甘美,水中荷叶田田,云影徘徊。旧时天旱,池水不减,道士、香客常年饮之。据传,鼎盛时期,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千人竞相登山朝拜,门庭若市。大爷池边遗有古柳一株,高可三丈,粗有两围,树心空空,而古树依然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春来,古柳新芽,青翠欲滴;夏至,碧玉一树,婀娜多姿;金秋,寒风瑟瑟,黄叶飘舞;冬临,枝头积雪,银装素裹。自古庙被毁,香客焚裱烧香,对柳跪拜,虔诚之心,苍天可鉴。不经意间,却烧坏了古柳,香火由树洞入侵,蔓延,愈烧愈烈,树心竟被烧得焦黑漆漆,古柳便不及往年繁茂。

古柳西北有高台。拾级而上,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金水村村史馆,五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庄严雄伟,恢弘大气。据说,这里是太白庙旧址。房西侧的残碑尚存,一棵百年黄连木郁郁葱葱坚守于此,通直挺拔,疏而不屈。主干笔直,粗如黄桶,树皮皲裂,黑黑黢黢,一片紧连一片,延伸至树顶。枝干苍劲古朴,老气横秋,粗粗细细的枝丫,横七竖八,铆足了劲向上,向上,蓬蓬勃勃撑起一把绿色巨伞。那昂扬的生机,招招摇摇,从枝枝叶叶间肆意喷涌。

据说,黄连木东侧,村史馆背后半坡约一里处,旧时有一个千米深的龙洞,当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在此修练。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小太白山一声巨响,一条巨龙倏地腾空升天,就遗留下一个直径5米的大龙洞。龙洞冬暖夏凉,现在常常还有人到此游玩。洞边一泉,传说是吕洞宾饮用的泉水,当地人叫“吕洞宾泉”。我曾试图找到去龙洞的路,因三次都未成功而作罢。

黄连木西侧,就是小太白石林——龙脊,太白古寨遗址就沿着龙脊两侧构筑。史料记载:太白古寨始建于东汉末,张鲁据汉中,于金水城山筑黄金城,屯兵太白山。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年(1133),抗金名将吴玠奔袭饶凤关,退守西县时重修太白寨,以据险阻碍金军入侵。后代废弃。同治三年(1864年),湖北商人冯世坤途径黄金峡,船毁失事,遂携家丁入古寨留宿,据险占山为匪,筑烽火台,安哨设卡,劫商扰民。后官府灭之,于太白古寨安营保民。

龙脊长约2000米,自东向西随山势渐次沉降,槲树青㭎阴翳,巨岩奇石密布。青色花岗岩连绵不绝,苍迈遒劲的树木参差不齐,整条龙脊从半坡隆起,直到太白庙旧址,连续有三个大的隆起,犹如一条青龙沿山脊游走,起起伏伏。山有魂,峰有骨,岩石有灵。小太白龙脊深沉,雄浑,神奇。嶙峋的花岗岩是它的骨骼,浓密的青㭎树是它的毛发,峰顶的石堑是它的筋脉。走进龙脊,袒露在我们眼前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这些石头,或峭拔磊落,或多褶多皱,或瘢痕累累,全都冷峻威严,寂然无声。峰巅的石头身姿嵯峨,挺拔者如笋如柱,如狼牙参差;凹陷者如井如谷,如廊道幽巷。兀自挺立者,傲视苍穹;瘦骨嶙峋者,棱角分明。一块块石头堆叠雄奇起,逶迤盘亘,连绵不绝。行进其中,坎坷崎岖,举步维艰,无径可觅。我们只好在乱石丛中寻觅落脚点,深切感受龙脊的坚韧厚实。裸露的重重岩层,让你想到沧桑老人皱纹密布的额头。惊心动魄的崚嶒乱石,让你立马感受到天荒地老,宇宙洪荒。龙脊两侧不断显现一截截石墙,断断续续连起来,你可以隐约看见古太白寨的大致轮廓。跨过寨墙边的壕沟,站在寨墙上,你的耳畔就会响起冷兵器时代攻城掠寨的厮杀呐喊,滚木雷石的轰天巨响……

就在龙脊上的太白古寨,曾经留下过红军和新四军的足迹。据史料记载,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25军74师政治部驻扎金水碗牛坝,部队途径小太白山,在太白古寨休整,留宿了一夜。红军在当地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百姓拥戴。1946年8月9日,李先念、王震率领359旅和新四军一部北上时,从宁陕两河口进入洋县境内,曾在良心乡关垭击溃尾追敌军一个营后,在金水乡开仓放粮,打富济贫,并留下8名伤病员,就地养伤,秘密开展工作。部队至酉水街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震率领主力经庞家山、三里河、高原寺,沿龙溪河向大牛岭挺进;一部由王恩茂率2000余人,途径小太白山休整。在将军石附近设伏,阻击国民党军队,并在将军石上留下革命宣传标语,把李树林、向华贵等重伤员托付给当地百姓疗养,他们伤愈后秘密宣传革命,为洋县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部队休整后,又经仇渠、小太白山、青石垭、石板垭、八里关,沿王河经黑峡北上,在大牛岭与黑峡之间设伏,痛击了尾追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三旅和陕西省保安一团,取得了大牛岭伏击战的全面胜利。8月14日,部队胜利抵达华阳镇。太白古寨的这些石头一定还记得这些人民子弟兵的体温,记得他们与劳苦大众血浓于水的拳拳之情。

龙脊归来,站在黄连木下,凭栏西南而望,从双峰之间的山坳上空远眺,汉江蛇行,洋县城的高楼大厦隐约可见。转身北望,秦岭莽莽,山峰连绵,福仁山、迷魂岭近在咫尺。福仁山,又名富人山,海拔1,764.8米,山顶原有48座庙宇。据清·乾隆45年碑文记载:福仁山修庙时,根据民众愿望以福仁两字命名。碑文为:“福被四隅称福地,仁施万民号仁山”。有古谚云:“洋县有座福仁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极言福仁山高险。而福仁山石山岿巍,奇峰竞秀,松柏参天,高耸入云,三面悬崖陡壁,的确孤险异常。西成高铁便从其腹中穿肠而过,横贯东西。迷魂岭位于秧田古街东侧,海拔1666米,山峦起伏,终年云雾缭绕,奇峰林立,当地人又称之为密峰岭,是洋县和佛坪的界山,地势险绝,108国道从峰侧通过。

其实,用无人机在高空看小太白,它极像一根筒子骨,三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就是骨头两端凸起的骨骺,长长的山梁就是骨头的骨干。站在山梁中间四望,四面八方一览无余。往南,南城山矗立云端,隔白石河耸峙;东南远眺,重峦叠嶂,簇拥着黄金峡高峡碧湖,水平如镜,新建金水小镇如明珠般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向东,铁石关和小太白余脉夹峙着金水河,关上的白云似乎触手可及。铁石关,又名铁锁关,有铁城遗址,洋州名关也。相传,三国时,关羽部属镇守此关,固不可破,取名铁锁关。它位于现今金水镇政府以东的山垭,即今关岭,为进入汉中要隘。唐·武德元年(618)得名。据《洋县志》载,此关系洋县古关之一。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氐王杨难当袭取梁州郡、县,遣部将姜宝据守铁城,南汉中太守肖承之败姜宝,取铁城即此。唐代设关,清废。关下,一桥凌空飞架,金水天堑骤变通途,金水河特大桥车流穿梭,络绎于途。金水河特大桥是西汉高速最高的桥梁。它横于金水老街上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跨越金水河,全长431米。大桥墩最高60米,跨度最大为105米(三孔),最小为58米(二孔)。该桥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箱梁结构,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薄壁式空心墩,柱式桥台结构,科技含量极高。铁索桥,金桑公路桥,西汉高速特大桥,金水老街呈现三桥飞渡的独特景观,雄辩地言说者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

金水云海,日升日落,太白积雪,龙脊古寨被誉为“小太白四绝”。总有一天,我会把握机会,再登小太白极顶,观空山新雨,云海缥缈;览朝曦万丈,红日西坠;赏龙脊披雪,晶莹剔透。最佳的观赏点,当选脚下这条山梁。

(图片素材由作者本人提供)

—END—



【专栏作家】周志峰,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有散文诗歌作品等,出版有散文集《鹮舞汉江》。陕西省作协会员,现居陕西洋县。

来源: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秦岭   太白   太白山   金水   南城   汉江   汉中   洋县   山梁   子午   周志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