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访谈:揭秘醒狮酥背后的故事

醒狮狮头也能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没错,这只纤毫毕现,神采奕奕的“狮头”这就是风靡各大社交平台,以岭南醒狮为创作元素的爆款点心醒狮酥。

作为岭南非遗的知名“IP”,醒狮与醒狮酥之间有什么奇妙的故事?这只醒狮酥由何而来?为何爆红?是谁创作了醒狮酥?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国潮酥点醒狮酥的创作者武杨。

爆红网络的醒狮酥灵感来自黄飞鸿电影

“还在电影卡带的年代,我个人就十分喜欢看黄飞鸿系列电影,特别是出现在电影中的黄飞鸿舞狮的场景以及醒狮的那股精神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当时就在想,能否用酥皮点心把醒狮狮头做出来”。为此,武杨深入了解醒狮的历史与特点,以岭南醒狮狮头作为灵感源泉,将其融入到酥点创作中。

“作为一名面点师,此前我从没有做过这种立体酥点造型作品,所以在创作这款醒狮酥的时候,我融进了我的面塑技法。”武杨为此开始大量的去寻找这个舞狮和醒狮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呢,我就查阅到了广东佛山的黎家狮,电影里的黄飞鸿舞狮用得就是黎家狮,我的醒狮酥设计最终敲定的版本就是以黎家狮传统醒狮的刘关张来创作醒狮酥。以红色为底色,创作出来的《醒狮酥系列》三款酥点作品,黑色的是张飞醒狮酥,红色的是关羽醒狮酥,黄色的刘备醒狮酥。”

2021年五月份,醒狮酥创作诞生并在全网爆红。“算上网友制作并晒照的醒狮酥,估计全网的点击量已经过亿”。武杨认为,醒狮酥能爆红,主要是传统中式酥点给人的印象太刻板。醒狮酥这种创新型的中式酥点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和近两年流行的国潮文化非常贴合。以至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喜欢上了醒狮酥这款酥点作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在采访中,武杨对醒狮的喜爱溢于言表。“我是东北人,我个人非常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这里边也包括我们广东舞狮文化, 醒狮文化。”无巧不成书,武杨正在申请非遗“中式酥点非遗技艺”。南北两个原本不相及的非遗文化在醒狮酥上发生了有趣的化学反应。武杨认为,醒狮身上展现出的英武正气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核的展现。通过面点制作的创意创新,加上传统非遗文化的跨界融合,醒狮以另一种形式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巧夺天工,万根毛绒绒的酥皮再现醒狮精髓

那么,醒狮酥在制作技艺上有哪些独门绝技?武杨透露,最初期,在研究这个醒狮酥的时候呢,是抱着一种挑战酥点技艺难度的这个角度去设计和制作的,包括排酥开酥的设计制作,一层圆酥开酥的设计和制作,都是花了很大的心思。酥点配方经历多轮尝试和调整,整个醒狮酥制作下来,酥点技术难度非常的大,需要攻克很多小细节。

“醒狮酥最有难度的地方,就属醒狮酥嘴部的这个酥皮了”。为了追求逼真的毛绒绒质感。醒狮酥嘴部的这个酥皮是在1厘米×1厘米的酥皮上用菜刀大约切38刀到45刀,一共切了四条,并粘连在一起,炸好以后,毛绒绒的酥皮上的绒毛大约在10000根左右。还有它眼部的这个睫毛,眉毛都是制作得特别的精细,用镊子一下一下安装上去的。

如今,武杨开设专门的醒狮酥制作教学班授课,希望能有更多的面点爱好者和从业者能“传承”醒狮酥制作技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门儿手艺它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发展的。同时,通过学员们传播,也能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非遗文化和醒狮文化。”武杨透露,接下来,他计划在全国部分主要城市巡回教学,这其中就包括醒狮诞生地广东。

醒狮酥制作步骤

醒狮酥的制作一共由10个部分组成。

1.醒狮酥的主体。2.醒狮酥嘴部绒毛

3.醒狮酥睫毛部分. 4.醒狮酥眉毛部分

5.醒狮酥球缨部分 6.醒狮酥鼻子部分

7.醒狮酥犄角部分 8.醒狮酥眼睛部分

9.醒狮酥耳朵部分 10.醒狮酥镜子部分

准备好以上醒狮酥酥点配件,用塑型刀来制作醒狮酥的主体,塑出醒狮酥的大体骨架, 之后将各种零件组合到醒狮酥的主体部分上,最后通过油炸的烹饪方式,高油温定型,炸制3分钟即可。

策划 |孙爱群 吴江

统筹 |刘佳宁 孙晶

执行 |孙绮曼 沈钊 潘亮 陈睿智

记者 |刘佳宁 孙绮曼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张爱丽

校对 | 赵丹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醒狮   遗文   舞狮   面点   岭南   广东   技艺   主体   故事   文化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