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带你游三山五园”,一起探寻颐和园里的象天法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颐和园与星座有何关联?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如何展现?……9月24日,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爱尚·三山五园”系列文化活动之“科学家带你游三山五园”上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黎耕揭晓颐和园内象天法地的天文玄机。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本框架,参照杭州西湖为蓝本,借景周围山水环境,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成的山水园林,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早在4000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我国就已诞生了专门负责‘观象授时’的天文机构,此后更是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上百部历法,还总结出了更简单、更适合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活动开始,黎耕为大家讲解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人通过观测天象,确定时令、时辰的方法。

大到国都的规划与营建,中到皇家园林与陵墓的选址,小到民居的建筑,在许多细节处也都能反映出古人的天文观,而颐和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黎耕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颐和园,揭秘颐和园中的诸多玄机。

在颐和园南北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核心景观建筑组群排云殿,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排云”二字的含义是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

“排云门牌楼南侧匾额的‘星拱瑶枢’四字,则是寓意皇帝实行仁政,受天下拥戴,如群星环拱着北极星一样,反映了古人原始的星象崇拜理念。”黎耕说。

走过排云殿,便来到了著名的“铜牛”所在地。铜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牛背上刻有乾隆手书《金牛铭》,它与西岸的耕织图建筑群遥遥相对,恰好与星空中牛郎、织女星相互对应,突出了颐和园景观布局天地对应之意,也是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将园景与天象星辰联系在一起。

“其实古人将皇家园林作为比附天地的空间枢纽,反映的都是古代统治者希望与天同构,进而达到天人合一、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景。”随着黎耕的逐一讲解,颐和园内天文玄机的一一揭晓,“爱尚·三山五园”系列文化活动之“科学家带你游三山五园”第二季也已圆满落幕。

海淀文旅局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云门   天象   颐和园   乾隆   中国科学院   玄机   天文   皇家   古人   科学家   园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