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高新产业发展史,不能太懒,更何况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了

今天遇到朋友跟我聊及半导体产业

目前依然是不太乐观的

我们谈到一个细节

『国家如何组织产业』

这里存在一个思维陷阱

『国家是知道熟悉掌握这个产业,但事实不是』

『大多数人忽略了组织产业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可能根本就没考虑过决策层跟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在某些未知的领域里面都一样迷茫。

而决策层和我们这些老百姓不同在于他们是会学习的,他们会摸索,可能时间需要久一点,但是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全局就开始发生了质的转变。

为了解释我这段的话,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第一个例子:法国长棍面包

某城市当时花巨资引进进口来自欧洲的一个法国常规面包的生产线。

因为当时很多人就是盲目相信国外的东西一定都是好东西啊,像法国长棍面包,曾是留学生不可或缺的记忆。

于是某城市把常规面包的生产线引进以后,期待能够在食品行业打出一番新天地,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过制作长棍面包的原料还依赖进口,而长棍面包不适合,老百姓发现还不如馒头好吃。

类似的还有欧洲的羊奶酪,那玩意不是甜的,是咸的,而且齁咸,这玩意引进到国内根本就没人吃。

数额相当庞大的一笔笔钱就这样白砸了。直到现在依然可以看到面包店里面卖法国长棍的,虽然有,但绝对不是主流。

我的第1个例子是告诉大家,技术引进也是需要认知过程学习过程判断过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结果引进了一大堆等着生锈的玩意,而这在40年前是常有的事情。

再说第二个例子,我老家上海的家电产业

40年前的上海的家电产业曾经是全国翘楚。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处于改革前沿,很多很多的技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那个年头上海的任何一家家电企业,宣传语里面都少不了一点『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一个理所当然的想法在全社会铺开:既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ios质量体系认证,改革的窗口红利政策支持,就应该盈利,而且要大量的利润,而且不存在风险。

在近二十年里,上海的小家电企业一度风光无限,但是很快陷入了『引进技术--落后--在引进技术-再落后』的死循环,这个死循环的周期不到五年,成批的企业死掉。直到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上广电倒闭。上广电作为上海家电企业的巨大集合体,就这么轰然死去。

今天看过去的40年就一目了然了:确实没有考虑过风险的概念,因为没有风险。因为我们做的是贴牌工厂贴牌生产。订单是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设备是别人的,认证体系是别人的,就连品牌都卖的卖没几个自己的,只有苦力是我们自己出的,那当然没有风险了。唯一的风险就是保证某些企业不要因为工人太多跳楼而撤资

这种『投入即产出,零风险,高回报』

『只要引进了,就能等着赚钱』

现在看显然是过于天真

很难想象我们居然这样走过了40年。

难怪西方少数国家愤愤不平:是他们在养活了14亿人。他们产生这种错觉确实和我们不思进取有关系。

过去的几十年里,确实咱就靠着这种血汗工厂打工钱苟且,而且是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

再说说那些死去的上海家电企业,其实都很聪明。他们并不是不知道风险,而是因为他们知道有风险,他们拒绝承担风险。因为投资开发技术研发创新是需要冒风险的,而拿直接的国外现成产品贴个牌套换个壳是可以直接盈利的。

而问题是人家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市场的搏杀得到的成熟的畅销产品。岂能拱手相让?

上广电和日方合作的液晶产业,所有成本由日方核算,中方没有发言权,最后放弃了自组生产线的方案,简直重演赵王杀李牧,怎么能不死?

现在全社会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说『研发创新有风险,但没有研发创新,这个企业就没有未来』

这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些上海企业也算死得其所了,我们也没白受罪。

o第三个例子,京东方被折腾的那几年

很多人听过我在b站上的讲座『液晶战争』

了解到了一个企业叫京东方

这个企业这几年算是终于挽回了一些正面形象,要知道在本世纪初那可是天天有大新闻,被媒体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

当时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概念,『笑贫不笑娼』,只要赚钱就没问题,不赚钱亏损就是有问题。

社会就从来没有理解了解过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有时候企业是没问题的,但整个行业是有问题的。比如现在通过解密我们才知道,当初有几个国外的厂商联合垄断,迫使京东方不断处于亏损。国家事后开出添加罚单,要这帮崽子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当时全国人民哪里知道,就认为京东方这个企业该死。反正枪毙就行了。

颇为讽刺的是

涉及的产业技术升级,涉及到相关的金融政策支撑,涉及到整个决策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和研究,恰恰是一封封情真意切的群众举报信实现的。

因为恨不得京东方去死

所以很多很多热心群众写了很多很多的举报信。

这导致了不断的派调查组去调查。

结果导致了问题没有查出来,但是这个赔钱的行业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到。

而这些人都是来自决策层的

这就造成了京东方海外收购韩国现代显示部门上国家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上下工作。09年北京八代线开工惊天动地(要知道北京缺水的情况下居然破土液晶生产线绝对是高难度)

当决策层缓过神,学到家了,产业的组织不是说限制人员流动涨工资买设备这种,而是换天变地山河动摇的那种

不然同一年在深圳华星光电怎么崛起的?虽然说深圳的地方下了军令状,冒着必死的决心,但也需要上面的点播呀。

那可是完完全全自主的生造出来一个自主品牌高新科技企业啊。

总结一下:我们眼前看到是具体的一个个企业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了在背后一股强大的力量,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她正在学习,而且她现在也在不断的学习,不停的学习,这样看我们过去的40年,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错在哪里,如果我们发现过去我们没有错过,我们一直活得很好,那么我们离死也不远了。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啊,不能太懒,更何况别人已经把刀架在脖子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京东方   上广电   产业   决策层   法国   发展史   上海   中国   更何况   面包   脖子   例子   风险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