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204国道前身:范公堤的兴筑与维护

在苏北平原上,南起南通,北至赣榆,蜿蜒着一条长200多公里的公路。这条公路的前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塘工程﹣﹣范公堤。范公堤始筑于唐,完成于宋,全长290余公里,起于今启东县吕四镇,止于阜宁县庙湾,主要包括常丰堰、范公堤、沈公堤三段,贯穿今江苏启东、海门、南通、如东、海安、东台、大丰、建湖、盐城、阜宁等市县。它的修筑对促进苏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苏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过重要的作用。

苏北平原南襟长江,东滨黄海,海岸线长达260多公里。公元8世纪时,海岸线自今阜宁庙湾而下,东南经白驹场、西溪、李堡、拼茶、掘港,折向西南。沿海沙岸地势平坦,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在2至5米之间,最低仅1米余。沿海高潮位一般为2.5至5.5米,最高达3.2至7.23米。由于潮位多高于陆地,每当潮水泛滥,庐舍漂没,灶田渍毁。史称:"大风骤起,波涛汹涌,瞬息数十里煮盐之民,溺死动至万数千人,获救者十无一二,亭场田舍之损失更不可以数计"。因此,沿海捍海潮堰的兴筑,直接关系到苏北江淮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隋唐以前,苏北江淮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在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立了海陵、盐渎、高邮、宝应县,开展了煮盐经济活动。《史记·货殖列传》载:"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东有海盐之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2:"盐城监,在县南,古盐亭也,历代海岸煎盐之所……县民以煎盐为业,不耕种而富饶,公私商运,触鲈千计"。隋唐时,苏北盐业更加发达,灌溉农业也有了发展。盐城以西的盐灶纷迁岸外沙洲,《元和郡县志》缺卷逸文卷二曰:"沙洲长百六十里,在海中。洲上有盐亭百二三十所,每岁煮盐四十五万石。"为扩大土地利用,本区先后修建一些小型防潮工程,上元中(公元760~761)和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唐政府两次在射阳湖地区设立官屯,有组织有计划开垦滨湖荒地,促进里下河地区农业发展。但是,由于原修数个小型防潮堤坝仅限一隅,堤小质差,经不起潮水的冲击,海水每每内侵,致土壤斥卤,田地荒芜,盐灶涨没,人畜淹毙,修筑大型捍海大堤,抗御海潮侵袭,成了官民迫切的需要。大历中(公元766~779),李承任淮南西道黜陟使,"忧海潮涨漫,田畴尽废",组织民夫,"自楚之盐城入扬之海陵,约亘百余里,筑堰以捍海",史称捍海堰(范公堤前身)。捍海堰全长70余公里,据今人考证,北起今阜宁县沟墩镇,经建湖县草堰、上冈镇、盐城新兴、便仓镇,南抵大丰县北大团、刘庄镇(。虽为土堤,然因堤基宽且高,能"御海潮"),"屏蔽盐灶",加快堰西屯田土地的脱盐进程,有利淮南盐业、农业生产。至唐末,海陵监已"岁煮盐六十万石",盐城监"岁煮盐四十五万石",扬州、楚州盐产地的盐廪多达上千,积盐多达上万石,旧垦屯田每年收成高出建堰前10倍。捍海堰的建筑,"民获奠居,农事、盐课两受其益",因而民间又称其为常丰堰。至五代时期,"江淮之地,频年丰稔"。经济水平更上一层楼,增置了兴化县、如皋县、通州,原海陵县、盐城县分别成了"望县"、"县"。

常丰堰到宋初虽经泰州知州王文佑等人小修小补,但已是千疮百孔,防潮御卤能力已大大减弱。至11世纪初期,"历时既久,颓圮不存"。"沿海潮水,浸淫城下,田土斥卤,亦不稼稿",堰堤失去了挡潮功能,唐代已屯垦的土地也废弃了。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监泰州西溪(今江苏东台县西南)盐仓,目睹海堰久废,"风潮泛溢,淹没田产,毁坏亭灶"的灾情,向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重筑捍海堰,得到张纶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张纶把范仲淹的倡仪和实施方案﹣-"酌量移堰稍近西溪,以避海潮冲击,仍垒土(《淮安府志》作'垒石')以固其外,延袤迤理如坡形,不与水争,虽有洪涛,不能为患",上报朝廷,推荐他做兴化县令,总督筑堰工程。天圣二年冬季,范仲淹、张纶调集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民夫4万多人进行全线修筑。不久因"值隆冬,雨雪连旬,潮势汹涌,兵夫在泥泞中死者二百余人",工程暂停。朝廷命江淮转运使胡令仪实地勘查,"以察可否"。胡令仪长期在江淮为官,曾任海陵知县,"熟知其利害",乃力主范仲淹说,"抗章奏请必成之"。天圣四年,范仲淹母丧丁忧离任回籍,行前犹念捍海堰之修筑,留书张纶,畅言筑堰之利,"坚纶之志"。张纶在胡令仪支持下上表朝廷,"请兼知泰州",亲自督役。天圣五年秋,张纶再次征调民夫,修筑捍海堰。至六年秋,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新筑堰"基宽三丈,顶宽一丈,高一丈五尺,长一百八十一里","起自海陵东新城至虎墩,越小淘浦以南"","东南至景庄","绵亘海上,隐隐如长城",东新城确址不明,似在今大丰县西南,近刘庄镇,虎墩在今大丰县西南小海场,小淘浦即今东台县南安丰镇,景庄地址无考,以里程计似在今如东西北小洋口附近。后人"以范仲淹力赞其成"称颂其功德,呼捍海堰为范公堤,并立祠崇祀。

天圣后,范公堤又有延筑。宋庆历中(1041~1048)通州知州狄尊礼修筑捍海堰,起于今南通县石港,经西亭、金沙镇,讫于余西,人称"狄公堤"。至和年间(1054~1055)沈兴宗任海门县知县,以民久苦海潮,"筑堤七十里,自吕四至余西",人称"沈公堤"。沈公堤、狄公堤与范公堤间还有一段数十里的海岸线。这段海岸线在11世纪已曾筑捍海堰,但因史料记载的缺乏,其详不明,有可能是范仲淹天圣中所为,也有可能为熙宁中(1068~1077)中徐勤所筑,也有可能为他人所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冬十月,诏筑通、泰、楚三州捍海堰,南北捍海堰连成一线。其后风潮怒盛,中段海堰"屡被其害,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乾道七年(1171年),泰州知州徐子寅"兴工修治""皇岸"(起旧场镇,经小洋口、环港、长沙镇、掘港镇、胜利街,止于石港),并议请各盐场设"大使"一职负责场境堰堤的修筑。这样,宋代在通、泰、楚3州沿海,筑起了一条完整的捍海海塘,加之元至正中(1341~1368)兴化县令詹士龙"发九郡人夫修筑范公堤",将范堤北堤延伸至阜宁县庙湾,苏北海塘基本定型。

宋代捍海堰筑成,大大促进了苏北江淮地区的经济开发。原先为逃避海潮而流亡他乡的居民,纷纷回乡定居生产,仅泰州"流移复业者三千余户"。堰蔽潮汐,海水不西侵,"沮洳斥卤之地顿为沃壤,海滨之民聚庐而处,耕桑繁殖,潮汐无虞"。"民获安居,以时耕稼、农事、盐课两受其利"。里下河地区的屯田得到大面积开垦,产量显著提高。天圣前,江淮地区岁贡稻米因潮灾由原额600万石减为550万石,天圣六年堤成,次年大获丰收,江淮发运使"请复如旧"。大堰外潮墩点点,避潮有保障,盐场相连,亭灶相望,取卤煮盐极为方便。通州、楚州、泰州、真州设立了一整套盐业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了专业化盐业生产区域。《朝野杂记》载:"每灶昼夜煎六盘,每盘产盐三百斤,岁煮盐百多万石。"绍兴末年,仅海陵一监就产盐税六七百余万绢,超出唐朝全年的赋税收人。经济的发展,使苏北的海门县、静海县升为望县。

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大量淤积于苏北平原,并流入大海,淤涨海底,海岸线不断外涨。唐宋时,"大海在盐城县东一里",到"明宣宗时,逾堤而东,已三十余里;明末,更五十里;迄清中叶,遂在百里以外"。堤外陆地的不断扩涨,捍海堰离海也愈来愈远,其障蔽海潮的作用也在不断削弱,人们习惯上把捍海堰统称为范公堤。

明清时期,由于黄河夺淮,运河腹涨,东注下河,里下河地区洪涝连年。"从1368年至1855年400多年间,盐城地区水灾发生130次,平均4.5年一次,其频率为宋元时的6.4倍"[27)。每遇大水年,常常决堤排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即曾开挖范公堤缺口53处。堤内积水任意宣泄,势必影响盐场取卤煎盐。又因苏北沿海潮灾频繁,平均约6.2年发生一次,有时连年发生,加剧堤内洪灾,卤化民田。《江苏水利全书》载:"明代隆庆,万历中(1567~1619)黄淮水患日亟,漫流入海,阻于范堤,闸、洞不敷宣泄,则开挖范堤缺口,以消积水,还筑稍迟,咸潮乘虚而入,败民田。"为解决挡潮与排涝的矛盾,做到"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明清两代除继续维修范公堤外,还加强范堤闸、的修建,增强范堤的排涝、隔潮功能。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潮发,捍海堰坏,死者三万余人",诏"命起苏松淮扬二府人夫修筑"范公堤,二十九年于盐城县段古姜家堰南0.5公里建大通哒(即后来之天妃闸)。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诏平江伯陈瑄修筑海门县堤18000余丈。成化二年(1466年)、七年,两度海潮,冲毁堤口72处1180余丈,"民甚苦之"。十三年,巡盐御史雍泰、巡抚都察院御史李裕,"备糗粮,起沿海民夫,兼各场灶丁凡四千人",修缮吕四至余东缺口,逾月功成。二十年,建白驹闸。正德七年(1512年)秋,潮涨坏堤,巡盐御史刘绎巡行扬、淮2府及30盐场,令各修境堤。嘉靖十九年(1540年),海门潮灾,死难万余人,知县汪有执修复堰堤。万历十年(1582年),河漕尚书、总漕都御史凌云翼统理里下河地区水利,用币银42400余两,修建范公堤泄水涵洞水渠17处,石闸1座,"捍泄两得"。万历十五年,巡抚都御史杨一魁委派盐城县令曹大咸修建庙湾沙里头至如皋、通州,长291公里沿堤墩台43座,闸洞8处。四十三年,巡盐御史谢正蒙巡行范堤,"睹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画地分工,全面修筑范公堤,浃月告成,"计费金三千两有奇,费石二千条有奇,费畚锤夫十万工有奇,起自吕四场,讫于庙湾场","斥卤之乡尽为原隰,护薄之地岁得耕获"。范公堤的涵闸系统初具规模,挡潮、泄洪两相宜。明末后,由于泄水、御潮的需要,范公堤的修缮和泄水涵闸的修建进一步发展。崇祯四年(1631年),洪水冲决范公堤天妃、石醚等口,海防同知刘志斌,安东盐运司运判柏福北奉旨支库金修筑。康熙四年(1665年)盐商歙人黄家佩、黄家珣、黄馔"鸠众重修,不费朝廷一钱而八百里全堤兴复如故,庆安澜者垂五十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范公堤已有残缺,"诏以范公堤为沿海藩篱,盐场保障,急应修筑,命总督魏勘修之",建越坝一座。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总办江南水工程、大理寺卿汪等疏请修补泰、兴、盐、阜4州县内范堤残决处,耗银18881两,筑堤址3.2丈,面1丈,高1丈。十二年,通州知州董权文监造掘港场七总涵洞1座,同知王坤元监造长沙庙涵洞1座。到18世纪末,范公堤(阜宁至东台富安)最终形成著名的归海十八闸五港,即阜宁陈家冲闸,盐城石哒闸、天妃正闸、天妃越闸、上冈闸、北草堰闸,兴化白驹南闸、白驹北闸、一里墩闸、刘庄青闸、刘庄八烤闸、大团闸,东台丁溪闸、小海正闸、小海越闸、草堰正闸、草堰越闸、射阳河、新洋港、斗龙港、王家港、竹港,缓和了挡潮与排涝的矛盾,促进了里下河地区的经济开发,农产量的提高。清吴嘉纪《范公堤》诗云:"范公劳苦筑长堤,洋洋潮汐不复西;黄壤黑壤接庐舍,南场北场多鸣鸡;运盐滑滑车在野,获稻苍苍水映畦;老弱嬉游日无扰,风俗宛与成康齐;遗爱千年东海湄,只今强半是蒿藜;此中啼号有赤子,长者试与重提携"。

19世纪后,因管理松弛,里下河地区水害加剧,为迅速排泄积水,不少地方任意开挖范公堤。有的盐商为私利,随意破坏。到19世纪后半叶,范公堤已被开挖得残缺不全,其以往之挡潮防患作用也近消失。清末民初,苏北沿海废灶兴垦,其东台富安至阜宁县大段堤身被改成公路,成了苏北沿海交通大动脉,继续为苏北经济发展作贡献。

(应岳林/巴兆祥 江淮地区开发探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苏北   下河   东台   通州   盐城   泰州   海潮   江淮   前身   国道   沿海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