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无锡生产基地扩产,抗体偶联药的“卖水”生意好不好做?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近日,药明合联(WuXi XDC)宣布其位于无锡的新商业化厂房启动GMP(良好生产规范)生产,将实现产能翻番。据悉,该新GMP生产设施包括双功能生产线XBCM2、生物偶联制剂生产线XDP2,以及产品检测和商业包装线。

其中,双功能XBCM2生产线提供从抗体中间体到生物偶联药原液的端到端生产,包括每批200升至2000升上游细胞培养和下游蛋白纯化的抗体中间体生产服务,并拥有两条独立的生物偶联原液产线,生产规模最高可达2000升。

生物偶联制剂生产线XDP2则拥有完整的高活无菌产品生产和药品全自动商业包装能力,能生产从2R到50R规格的西林瓶液体和冻干制剂,年产能达500万瓶。

药明合联是一家提供ADC(抗体偶联药物)等生物偶联药物端到端服务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服务)公司。其成立于2021年5月,两大股东分别是生物药CDMO龙头药明生物,以及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小分子CDMO合全药业。今年7月,药明生物宣布,公司拟分拆药明合联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从药明合联的两大股东背景可窥见ADC药物的复杂构成。该类产品分为抗体、连接子、有效荷载(毒素)三个部分。其中抗体由细胞发酵得到,后两者由化学合成得到。这意味着三者来源于不同的生产技术和场地。

另外,其研发关键还在于将连接子与抗体进行偶联。当下,ADC药物发展到第三代,其技术突破即是偶联技术由随机偶联发展成定点偶联,提高了药物的抗体偶联比(DAR)均一性,从而降低了非治疗性毒副作用,拓宽了药物治疗窗口。

基于这一特点,本次药明合联无锡基地扩产是公司扩产计划的“第二步”。成立之初,药明合联在无锡、上海及常州经营三个基地,分别用于偶联原液和制剂生产,生物偶联药物发现及工艺开发(非GMP的中试生产),以及开发生产连接子和有效载荷。三者位于方圆200公里或约两小时车程范围内,有利于物流协调及管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次无锡基地则增加了抗体中间体生产,令ADC供应链进一步集中。药明合联CEO李锦才透露,今年年底,无锡基地还会启动运营有效载荷/连接子的开发和生产设施。第三步,公司将在新加坡建设临床和商业化生产基地,并于2026年前开始GMP合规运营。

扩产的背后是ADC领域的火热研发和药企对CDMO服务的巨大需求。一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0%。

目前,全球共有15款ADC药物已经获批。而截至2023年3月末,全球共有222款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处于I、II及III期临床试验的分别为130款、75款及17款。

另一方面,基于ADC研发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生物偶联药物开发的外包率约为70%,远高于其他生物制剂34%的外包率。同时,ADC产品还存在分段生产的情况,即将细胞培养、有效荷载、偶联原液、制剂等环节外包给不同的服务商来做,这不仅会影响效率,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因而一体化生产成为该领域CDMO的发展趋势。除了药明合联集中自己的供应链,业内也有同样的合作趋势。早在2021年7月,进入ADC CDMO领域的东曜药业与博瑞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前者提供单抗生产与ADC药物CMC(化学成分、生产与控制)工艺开发、偶联、制剂灌装等服务;后者则提供连接子、有效载荷等中间体。两家公司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相距不到10公里。今年9月,东曜药业又与皓元医药合作,进一步补充连接子、有效载荷方面的开发能力。

不过,相比于“通吃”的卖水人,身在其中的药企更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挖到金子”的那一个。这其中的明星产品是阿斯利康自第一三共引进的德曲妥珠单抗(商品名:优赫得,Enhertu)。其是一款HER2阳性乳腺癌ADC药物,分别于2019年和今年2月在美国和中国获批,并在与Kadcyla(通用名:恩美曲妥珠单抗)的头对头试验中获胜。后者是罗氏在HER2 ADC领域的First-in-Class(同类最先)产品。据Nature预测,2026年,Enhertu销售额将赶超Kadcyla成为ADC销售第一名。

由此,HER2阳性乳腺癌ADC药物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也已经有玩家出局。今年3月,东曜药业宣布终止开发同靶点的ADC药物TAA013。而对更多玩家来说,ADC领域是否可能像过去的PD-1一样再次陷入同质化竞争?

在这点上,业内普遍认为,虽然热捧之下会出现泡沫,但ADC领域更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情况,难蹈PD-1市场的“覆辙”。原因在于,一方面,不同于PD-1仅是一个药物靶点,各家产品的差异化不大,仅能在适应证上做文章,ADC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和modality(分子),可以针对不同靶点和适应证开发药物。且当下,ADC药物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但已有公司开始开发针对自免、糖尿病等领域的ADC平台。换而言之,ADC产品的“生存空间”更广阔。

另一方面,PD-1本身的技术壁垒不高,只要有抗原大部分CRO公司都能做出抗体。ADC则不同。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研报提到,ADC产品的有效荷载、偶联方式的种类有限,且不少组合物已被申请专利,并具拓展性。因而筛选新的有效荷载和配套的连接子、偶联方式成为ADC研发的关键技术。

另外,ADC在CMC上也存在挑战。此前,Immunomedics的ADC产品Trodelvy被美国食药监局(FDA)做出拒绝上市的决定,原因即在于CMC。为解决问题,该药推迟了15个月才获得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批准。

即使具体到珠玉在前的Enhertu,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其安全性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同时,Enhertu的耐药性也意味着后线药物的市场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无锡   抗体   原液   荷载   载荷   制剂   生产基地   药物   生意   领域   生物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