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俱乐部冠名又要放开?中性名不是中国足球关键

是否会取消中性名政策与开放冠名成为了近期中国足坛讨论的热点。有报道称,下赛季球队冠名可能会部分开放。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

2020年12月,中国足协在官方网站下发《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距今不过三年不到的时间。当时该政策在舆论场里引发的激烈反响,还有改名过程中的各种风波,所有场景如走马灯般仿佛还近在眼前。一转眼,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又要化为泡影?这不能不让人长叹一声,中国足球,到底还要折腾到何时?

资料图。图据《足球报》

其实,关于中超俱乐部要不要用中性名的问题,当年讨论得不可谓不彻底。支持用中性名的一方认为,中国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由企业冠名,长久以来饱受诟病,被认为“企业广告色彩太浓”,俱乐部受制于企业母体,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独立造血存活的能力。中超俱乐部实现中性名,被视作中国职业足球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而反对用中性名的原因则更“实际”。既然俱乐部本身没有造血的能力,那就需要企业来输血,如此一来,当然要用冠名权来给企业打广告,否则,谁还有动力和意愿来投资俱乐部?这一次,一些足球记者和媒体人站出来要求取消中性名,也是出于这样的理由:饭都吃不上了。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恢复冠名,或许也不失为一个“绝地求生”的办法。当然,无论是中超联赛的经济水平还是对内对外的吸引力,想要靠区区一个冠名权来解决也并不现实。近年来不仅中超联赛的受关注度大幅下降,而且商业价值也已不再。所以,就算恢复冠名,恐怕也很难让中国足球在短时间内“起死回生”。

事实上,中国足球的关键问题从来不在中性名或者冠名权上,而在连续不断的“折腾”上。不久前,新任足协主席宋凯在座谈会上明确表示,“中国足协绝不能再出奇葩政策,这是底线,所出台的政策要符合社会预期。”这样的表态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也让外界看到了新一届足协推动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当中性名政策出台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它最终可能会落得这样的结局呢?

这几年中超俱乐部水平和战绩不断退步,已有不少球迷开始怀念当初。但是,那真的值得怀念吗?某些俱乐部依靠疯狂投资一时风光无二,可又为中国足球提供了哪些真正的帮助呢?甚至还有恨铁不成钢的球迷觉得,不如不要搞职业化,直接退回体工大队时代算了。蓦然回首,中国足球在兜兜转转那么多年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因此,比起要不要取消中性名,中国足球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中超联赛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中超联赛到底还要不要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让社会和球迷真正参与?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经历商业化的阵痛似乎在所难免;如果因为遇到困难就走回头路,那么,即使企业愿意来投资,恐怕也只是短期的投机行为。中超联赛到底是要交给市场还是单纯为国家队服务?如果是后者,那么有没有冠名其实也不重要,何必再为此大费周章?

说来说去,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足球和中国职业联赛?到底怎样才能让足球变成社会口碑良好、球迷拥戴的运动?和我们身体条件相仿的日、韩球队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国外联赛的文化氛围为什么如此让人羡慕?在这些问题都还没想明白之前,要不要取消中性名,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余晓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周章   俱乐部   中国足球   红星   可能会   足协   中国   球迷   关键   政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