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雪琴崩溃的故事,好多女生破防了

关于#妈妈用水果举例告诉女儿要开心做自己# 的一条视频,看完真是让好多女生都破防了。



这个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但米粒妈看完之后,却忍不住为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实在太厉害了!真是教科书式的育儿!


只见妈妈拿出火龙果,对孩子说:“我手里拿的是火龙果,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孩子回答:“是事实。”


妈妈又说:“那我说我手里的火龙果比你手里的香蕉更好吃,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孩子回答:“是观点。”


妈妈又接着说道:“没错,我觉得火龙果更好吃,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但并不是事实。那如果有小朋友说你画画不好看、发型不好看,那也只是她的观点,并不代表就是事实。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观点而让自己不开心,没必要因为别人的喜好去改变自己。


,时长00:34


短短几句话,就让孩子豁然开朗。


妈妈的短视频也让无数网友“破防”,有人评论:“谢谢你,治好了一个三十岁阿姨的精神内耗”:



其实,在生活中,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陷入内耗的人并不少。


有的人表面自信从容,可一旦别人摆出消极的脸色,自己就惶恐;


有的人嘴上说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可一听到否定的声音,就会自我怀疑;


他们一边小心翼翼,一边郁郁寡欢,在坚持自我和迎合别人的矛盾中不断挣扎、内耗,活得特别累。



前段时间,李雪琴“内耗好严重”上了热搜。


在参加综艺《非来不可》时,李雪琴在与嘉宾会谈中提到,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非常非常容易焦虑。


具体会为什么事情焦虑呢?答案是:一切事情。


她甚至会因为两年前有人和她说了一句“谢谢你”,而她没有回一句“不客气”而焦虑。


看到李雪琴这个样子,很多人都表示震惊。


李雪琴,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年纪轻轻就坐拥几百万粉丝,赚得盆满钵盈,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居然也会内耗和焦虑吗?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理解,还表示自己是“同类人”。因为内耗型的人就是这样,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于是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思前想后,仔细揣摩别人会怎么想。



其实,李雪琴这种性格的形成,和童年经历脱不开关系。


初三那年,家里突遭变故。


爸爸生意失败离开了家,妈妈的情绪也时常崩溃。


于是年级尚小的李雪琴变得小心翼翼,凡事先看妈妈的脸色。她每天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妈妈开心。


因为长久的压抑、察言观色,李雪琴变得极度讨好、敏感怀疑。


2020年,她曾在微博写下一句话:“你完全可以不喜欢我,别告诉我就行,我太脆弱了。”


这看上去似乎像一个段子,却是她的真实感受。


她曾说,“极度讨好型人格”是形容自己性格最精准的词汇之一:“我最怕别人不喜欢我。”


可正是这种极度在意他人眼光的个性,让李雪琴常年闷闷不乐,以至于患上了抑郁症。甚至她还有过割腕的经历,幸而自救成功。



特别是成名之后,李雪琴每天都在聚光灯下生活。本来就敏感的她更痛苦了,因为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甚至一看到别人骂自己,就想给他跪下。



这一点米粒妈很有共鸣。做公号汪七八年了,我也每天都战战兢兢看你们的留言,害怕有粉丝骂我。讲真,偶尔会有一些留言,上升到了人身攻击,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会难过好久……


在与自己和解这方面,或许应该向3岁时候的王诗龄学一学。


在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同伴想要抱起王诗龄,结果没抱动。同伴吐槽道:“王诗龄你太胖了!”


王诗龄听了这话,不哭不闹,她只平静地说了一句:“你再喝点酸奶好不好?”



言下之意,不是自己太重了,而是小朋友的力气太小了。


弹幕有网友评论道:“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内耗自己,王诗龄3岁就懂了。


曾在网上看过一则视频,贵州一位军训女孩唱《嘴巴嘟嘟》,火爆全网。


魔性的声音、夸张的动作,不仅把所有同学都逗得哈哈大笑,也在网上收获了十万多的点赞。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她过于“沙雕”,没有女孩子样,一点都不要面子。


对此,女孩一笑置之,说道:“我要什么面子啊?我就是要活成另外一种样子!”



最让米粒妈佩服的,还有张雨绮。


她一婚嫁给比自己大20岁的导演,二婚认识70天之后就闪婚,结婚没几年就闪离。


有的人质疑她,有的人心疼她,可她无所谓,坦然地承认自己看男人的眼光不行,可那又如何?


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自己长得美又有钱,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完全就是人生赢家,为什么要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影响心情?



你看,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活得实在太爽了。


他们清楚地明白无论自己多努力,也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妄图通过委曲求全博得认可,本质上就是一场徒劳。


既然如此,与其去纠结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如努力过好自己想要的人生。


就像黄永玉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万米长跑,如果有人非议你,那你就要跑得快一点,这样,那些声音就会在你的身后,你就再也听不见了。”


只有当我们把外在的声音关到最小,聚焦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才能在自己的节奏里走好每一步路,也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与幸福。



或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可是要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实在太难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说到底,就是缺少一种不害怕被人讨厌的勇气。


一位小姐姐@果果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她所在的宿舍住了6个人,有5个是本地的,只有她一个人是外省的。


为了更快融入到宿舍生活中,果果总是很努力地去迎合每个人。


每天她都积极地帮大家打水、打饭、做值日……


有时候,帮别人带了东西,对方过后没付钱,她也不好意思开口讨要。连平时聊天,她也会刻意迎合室友的观点,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生怕给对方留下坏印象。


直到有一天,果果生病发烧,难受得在床上起不来。她拜托一个室友帮忙打饭,可对方却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直到那一刻,果果才明白,讨好是换不来真心的。


突然之间,她释然了。努力想融又融不进的圈子,不必去强融;被室友讨厌也没什么,自己还可以结交其他朋友。


后来,果果改变了自己,她不再内耗自己,也不再讨好任何人,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一段时间后,不仅成绩提上来了,人也感觉轻松了很多。



你看,当一个人不再害怕被人讨厌的时候,她就掌握了快乐的密码。


就像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说的那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但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是啊,我们何必那么害怕被人讨厌呢?有人讨厌你,说明你在行使自由的权利,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所以,当别人讨厌你的时候,你不妨这么想:你讨厌我关我什么事,反正我活得更自在了。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也不一定能获得对方的喜欢,反而可能造成自我的贬值,引来旁人的轻视。


因此,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在短暂的余生中善待自己。毕竟,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2019年时,李雪琴送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句话:“你写了一页都在关心别人,现在也这样吗?”


米粒妈希望,2029年的李雪琴能摆脱精神内耗,不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也希望往后余生,我们都能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奔赴心之所向的山海。


请相信,那些不被左右的人生,才最高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内耗   米粒   焦虑   眼光   讨厌   事实   观点   评价   妈妈   女生   孩子   故事   李雪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