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4万钻石内裤!赵今麦真是有钱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老黑

编辑 |老黑

前言:

“一条裤衩子4万块,难道是金子做的吗?”普通老百姓可能一年都赚不了的4万块,在女明星的眼里只是一条内裤而已。

近日赵今麦4万块的钻石内裤照片使她登上热搜,却也引发了对名媛时尚的讨论。

时尚界的创新往往会产生争议,但争议后的思考也会带来进步。我们应该保持开放而积极的心态,让明星用有尊严的方式来展现自我,而不是将其束缚在道德束缚中。

明星炒作之下的代言困境

近日,知名女星赵今麦为某内衣品牌拍摄的广告大片在网络上疯传。照片中,赵今麦仅穿一条镶满巨型钻石的粉红内裤侧卧在沙发上,眼神迷离。

这一极具争议的穿着打扮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太过兴奋眼球。

事后,许多声音认为这次造型确实与赵今麦多年来积累的“国民妹妹”公众形象不符。一个本该代言服装的女星,却仅着内裤就大胆亮相,的确令人惊讶。

更遭非议的是这条价格高达40000元的内裤本身,粉红艳丽的色调加上硕大的钻石点缀,被指过于俗气与不实用。

据指出,这些钻石不但会带来穿着不适,还可能损伤皮肤。更匪夷所思的是,品牌方还建议这条内裤可以外穿,可见仅是一种营销噱头。

这次赵今麦的高调亮相及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折射出当下社会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商业利益对公众人物的影响。赵今麦多年打磨的正面艺人形象一夕之间就被自己亲手破坏,原因很可能是高额的代言费用难以拒绝。这进一步暴露出娱乐圈的利益关系已经严重左右艺人的价值导向和职业判断。

其次是品牌营销手段的失序。品牌为吸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推出完全脱离实用的设计。这种依靠故意制造争议来炒作的营销策略,不仅对品牌形象有损,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再者是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大众见多了品牌方各种刻意炒作,已经产生审美抗体和抵触心理。如果时尚界继续这种低级趣味的自我娱乐,势必走入穷途末路。

最后是对女性身体的物化。这种仅穿内衣就大胆展示的拍摄手法,加剧了对女性身体的商品化利用,歪曲了大众对女性角色的认知,也为未成年人树立了错误榜样。

这次事件中,各相关方都难辞其咎。赵今麦身为公众人物,应审慎处理商业合作对自身形象的影响。品牌方在创新时也应兼顾大众审美和社会责任。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时尚广告的管理,防止误导消费者。

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物质利益对价值观的冲击。商业效益不能凌驾于公序良俗之上。各界需要在发展中保持底线思维,传播正能量,以健康的心态参与时尚活动。

只有回归本真,时尚才能为社会提供积极意义,而非沦为利益游戏的工具。我们需要在享受时尚带来的乐趣时,也能保持理性和判断,共同促进时尚界的正向发展。

天价钻石内裤:消费主义背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一款价值高达4万元人民币的镶嵌钻石内裤在网络上曝光后,它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事情起因是某知名网红在视频中展示了这条内裤,一时间引发轰动。

网红表示,自己难以理解究竟会有人为一条内裤花费如此之大的金额。她的质疑立即得到了广泛认同。

很快,多位女星也曝光了身着这款内裤拍摄的照片。这进一步掀起了舆论波澜,网友纷纷质疑这种价格是否合理,以及这种装扮是否恰当。更有甚者直言这仅仅是一种吸睛的营销手段,明星们也只是完成了品牌商的代言任务。

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对奢侈品持有的不同态度。对于社会顶层的富豪阶层来说,四万元对他们的购买力几乎不值一提,是小case。

但是对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笔钱却已然是一大笔开支。这充分显示出了不同阶级的消费观念存在巨大鸿沟。

同时,这也反映出当前女性内衣产品的设计与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内衣产品的质量本身就非常出众,就不需要大量添加这些花哨的外在装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相关企业应该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而不是过分依赖外在包装。

当然,我们在评论这个事件的时候,也应该理解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和见解。对于那些追求奢侈或新潮的人而言,这种高价可能也合情合理,代表了产品的独特设计或品牌价值。价格高不见得就一定不合理,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切合目标用户群的实际需求。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评判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不应该轻易批评他人的消费选择。网红和明星们也有权力选择发声或推广自己认可和喜爱的产品。

同时,网友对明星代言的质疑也给相关品牌提出了一个反思的契机,要选择真正能代表自身品牌认同感、与品牌定位相符的代言人,不能过于极端化。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了不同阶层间消费理念和购买力的差异。它也让人不禁反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建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仅仅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和奢侈会真的带来快乐吗?

我们该如何在经济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提升我们内心的涵养?每个人都能获得实质性的生活改善,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能否得以弥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或许这件事能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反思的一个契机,使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建立起适合当下的消费理念,让不同阶层都能获得实质性的生活改善和精神上的提升,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均衡而又可持续的发展。

时尚大牌的奇思妙想

近年来,国际奢侈品牌频频推出看似“奇思妙想”的单品,让消费者们又爱又恨一方面,这些设计充满话题性,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另一方面,它们的价格标签与实用性严重不符,让人们不明所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路易·威登在2019年推出的“假肢靴”。这款高跟鞋的鞋管采用肉色,看起来就像是穿戴者的小腿一般。它一经发布,就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多数网友直言“设计师的思路无法理解”,甚至有人质疑设计师的精神状况是否正常。但是,就在2021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导演贾樟柯的夫人赵涛穿上了这双靴子亮相红毯,这一刻,众人纷纷调侃“这丑鞋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

类似的设计在其他奢侈品牌中也层出不穷。比如巴黎世家推出的“恨天高”版凹凸洞洞鞋,将本应休闲舒适的拖鞋设计演变成了高跟鞋,又如阿迪达斯与古驰推出的联名拖鞋,3600元人民币的价格让它脱离了拖鞋的本质,成为奢侈品中的另类选择。

这些产品背后,都是在迎合某些消费者对个性、新颖和非主流的追求。

对此,普通大众消费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讥笑这些“奇思妙想”脱离实际,是在消费者的智商下注,有人则认为即使不能买得起这些天价单品,也能从中获取讨论和调侃的乐趣。

无论态度如何,这些争议性设计无疑达到了品牌引人瞩目的目的。

事实上,对奢侈品牌和消费者来说,光怪陆离的设计本身就构成了消费的乐趣。一方面,奢侈品牌需要不断通过新颖创意来吸引眼球。

另一方面,奢侈品消费者也渴望通过非主流的服饰和配件来展示个性。在这个层面,主流市场的审美和奢侈品领域的审美似乎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当然,创新和话题是要用金钱去衡量的。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天价“奇思妙想”最多能带来一时调侃,双方的鸿沟还很难逾越。

无论外界怎样非议,奢侈品牌依然我行我素,而大众消费市场也各取所需。这就是奢侈品领域的“创新”与普通市场的“平庸”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

所以说,时尚界的创新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游戏。参与其中的各方都在按照某种隐秘的规则行事,以达到各自的目的。我们作为局外人,能做的不过是抱着善意的玩味来看待这场游戏,而非妄加评判。

结语:

总之,时尚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既是一个自由的个人选择,也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的界面。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美学,但也需要维护道德底线。时尚的未来能否找到平衡点,继续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助长虚荣,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关键。

时尚界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我们都肩负着推动正能量的责任。但谁来担此重任,道德的界限在哪里,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内裤   钻石   妙想   大众   奢侈品   奢侈   有钱   消费者   社会   品牌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