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发族”成“低头族”,如何纾解老年群体的网络困局?

□梁宇飞(河西学院)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等,老年网友的数量快速增长,对线上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天上网、刷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热衷网络购物、被诱导打赏等问题层出不穷。(9月26日 《法治日报》)

借助越发便捷的自媒体平台与网络社交软件,老年群体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的“门槛”有所降低,老年人日均的上网时数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老年群体在网络中受到欺诈以及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在数字时代如何回应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项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互联网上老年用户的比例上升,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在网络中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语境;老年人明白如何使用电子产品也不代表他们就不再是“信息弱势群体”。相较于接触互联网较早以及人生经历伴随数字技术发展的中青年人,老年人对于网络的认知仍然比较单一。在我们看来,“炒作煽情博流量”等一套显而易见且会下意识进行规避的营销手段与虚假信息陷阱,老年人可能不会精确识别。并且,由于网络中的话语体系与互联网上的语态环境仍然呈“年轻化”趋势,也为老年人真正融入网络世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分析“数字鸿沟”下老年群体面临的网络困局,我们不难发现其影响是全方位的。老年人只是跨过了“使用鸿沟”,却仍然被“理念鸿沟”所制约,从而难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自身的明确定位。

事实上,手机对当下老年人往往起着一种“陪伴”作用。快节奏时代,人际联系不如之前紧密,技术变革浪潮下老年群体面临“边缘化”与“被忽略”的担忧等原因,都使得老年人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来实现情绪上的填补与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看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娱乐,既能弥补老年人内心的“脱节感”,又可以达到取悦自我、缓解孤独的目的。例如前段时间的“秀才”“一笑倾城”等网红,也正是因为给老年群体提供了一种情感寄托与精神上的交流窗口,方才得以“爆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短视频应用与自媒体平台会基于大数据向老人推送他们所感兴趣的作品,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种“即时性满足”,从而为他们带来温暖与存在感。但这种推送方式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为老年互联网用户营造一个“信息茧房”,加剧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老年人成为“低头族”,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精神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老年群体成为网络中新的、活跃的用户群体,反映了电子产品与社交应用对老人的作用,已经由最初维系家庭交流、熟人关系而向社交圈拓展而转变。这种转变其实代表了一种进步,也提醒我们老年群体也是互联网的参与者,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对于老年人面临的网络困局,子女的陪伴与支持是治本之策。同时,也要逐步优化互联网环境,使网络空间“风朗气清”。相关部门以及平台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巡查效果,做好网络行为规范,营造一些“适老化”的网络生态群落,杜绝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其他的违法行为。要引导老人正确触网,合理触网,关注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障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银发族”开始接触网络,既是他们在时代发展下的必然探索,也是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外在体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虽然在融入互联网的起始阶段,老年群体会遇到诸多困难,但老年用户终究会成为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纾解老年群体的网络困局,首在陪伴带来的情绪满足;次需科学引导,让老年群体正确用网、合理用网。由此,方能让互联网为老人带来便利与快乐,成为晚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困局   老年   群体   银发   网络   鸿沟   老年人   社交   电子产品   老人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