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秋 畅 游 建 水 古 城

金秋时节,笔者伴随着八方游客,来到了距昆明市南200公里的建水古城,凡是见惯了高楼林立、市井喧哗的烟火, 只要初到建水的人,无不眼前一亮,很快就会被古城秀丽、典雅的风貌所陶醉。 建水古城,曾称步灵、临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砖城,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因建水城内,至今仍保存较完整、原貌古韵的庙宇、名居50多处,更有“一座建筑史的活化石” 之美誉。

游客来到建水的首选打卡地,必是巍峨雄伟的朝阳门城楼,因与天安门相像,令人显得格外亲切,建氺人也常自豪地向宾客介绍该城楼的历史。据说: 天安门比朝阳楼晚建30年(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 ,而且建天安门的设计师蒯祥,正是建水筑城设计师的徒弟,所以建水的街道建筑布局颇有京城遗风皇气。

尤其是华灯初上的夜晩,整个城搂被彩灯光柱装点的华丽多姿,站稍远看,真有如苏东坡诗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仙境之感。 走进古城脚下全是青石板铺路,林荫遮盖,牌坊林立,沿街餐馆茶楼,紫陶商铺装饰的古色古香。寻觅小巷胡同,安泰古朴的民居门楼,洋溢着回家的人间烟火真情;各样式的街亭,是方便路人歇脚和邻里老友交际的场所; 河上多姿的楼桥,顺清流托出一步一景,是古城的另一副绚丽的风景线。古城内有多处明代的古井,著名的大板井、建水井甘甜、丰润的泉水,直今仍是原住居民饮用、做饭的当家之品。当看到围井提桶挑担打水的主妇、童叟,仿佛一下回到儿时,在家门前与小伙伴嬉闹的时光。




古城西有中国第二大的文庙,建于元代1285年,占地7600平米,仅次山东曲阜文庙(占地1.6万平米)。今年国庆节前夕九月二十八日,建水隆重举办了盛大的第十三届祭孔诞辰“孔子节”(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当天到场朝圣者达万人,文庙內彩旗飘扬,书声琅琅,由数十位发冠高束古装打扮的生员、舞佾组成的祭祀队伍,恭请出孔圣先师像,入庙登殿。在庄严肃穆的細乐声中,众献礼生盥手净巾,向孔圣像行两跪六叩、三献先圣之礼。此景难得一见,祭孔已成建水传承儒家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品牌。




距朝阳楼右侧不远处,便是焕然一新的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占地4800平方)和白雀寺(始建于清代,占地2568平米)建筑群。玉皇阁为三进四殿,院中矗立着两百多年的崇文塔。一墙相邻的白雀寺,亭殿廊池秀丽可餐,被 “建水金燕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成供游客和社区居民品茶娱乐的休闲场所。该公司在寺中支持当地京剧票友社团,建起了京剧艺术展厅,为戏迷提供座唱、排练场所和演出舞台,组织京、滇剧等戏友定期为民公益展演,并将弘扬国粹戏曲艺术列为企业文化的作为,实在难能可贵、可敬!





今年金秋,建水祭孔和中秋、国庆三节联庆,古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普天同庆,令广大游客兴高彩烈地欢度了佳节。建水古城所具有保持的古韵原貌和建水人纯朴好客的民俗风情,其深厚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底底蕴,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多姿多彩自画图,极神奇、现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愧有“活的古城” 美誉 之称。


数天的建水之旅,深感使自己心灵放了个假。古城、古庙像地上的国宝文物,座座引发着人们的历史情怀;一桥一井,件件浸润着人们对幽静、舒适生活的想往;高速、动车,能否令古城传承和现代发展达到和谐地共存共荣?则是我们每位游客对建水古城的衷心祝愿!

作者:廖振刚 (北京戏评学会)于2023年10月金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建水   天安门   孔子   文庙   原貌   古韵   朝阳   金秋   古城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