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搭档 再出发!残奥“女飞人”目标依然是升国旗奏国歌

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在东京残奥会上,曾打破女子400米的残奥会纪录。本届亚残运会,是这位90后老将第四次征战亚残运会。

在领跑员的持续掌声引导方向下,刘翠青在草地上大步跑跳,流畅热身。一轮结束,赶紧跑过来接替搀扶的,就是她的新领跑员徐圣明,俩人搭档磨合还不到半年。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 刘翠青:也是个挑战吧,虽然我是老运动员,我的领跑员他还是第一次接触盲人,慢慢积累经验,现在(磨合度)八十分这样吧,训练、比赛的默契和动作,还有很大空间。

刘翠青,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乡村。十岁患上眼病,最终不幸发展成全盲。进入盲校读书后,刘翠青先是练过盲人门球,后来因为跑步天赋,被选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最终入选国家队。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 刘翠青:我有了自己的梦想吧,能随便自由奔跑,因为跑步能解压,可以释放自己。师姐师兄他们拿了冠军,就很羡慕他(们),也想有一天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凭着一股拼劲儿,刘翠青成长得很快,在亚残运会、残奥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她夺得了多枚金牌。东京残奥会上,30岁的她和领跑员徐冬林,获得了女子T11级200米和400米金牌,并在400米比赛中,以56秒25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然而伤病,是刘翠青必须面对的难题。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 刘翠青:在东京的时候,我的领跑员受伤了,一般运动员到了30岁,因为是走下坡,体能什么的,各方面都走下坡路了。我也差不多。

因为徐冬林的伤病,刘翠青今年5月换了新的领跑员。然而,两人一开始磨合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 刘翠青:我是靠绳子的触感,感觉他的摆臂、抬腿,刚开始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接触盲人,他跑到都是以他为主,摆臂都会甩来甩去的,就会不在一个线上,导致我跑慢。(持续)挺长时间,有一个月。

两个跑步习惯完全不同的人,要做到整齐划一,并没有想得那么容易。臂要摆多高、步要迈多大,领跑员兼助理教练的陈圣明开始学着克制自己,改为以刘翠青为主,改变肌肉记忆,在慢跑中加快磨合。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领跑员 陈圣明:类似于喊口号式的一二一,两个人你迈左脚我迈右脚,然后同步了之后,慢慢习惯。练习了大概半个多月,其实改动的最大一个地方就是手臂,自己跑的话,它摆到自己胸前的位置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引导员的话,你得把自己的摆臂放在两个人的居中位置,这样就会达到两个人同步向前。

为了培养信任感,俩人从出宿舍门起就形影不离,从生活习惯到训练细节,密切配合,提高默契度。对于本届杭州亚残运会,这个老带新的新组合目标明确。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 刘翠青:我之前拿金牌、升国旗、奏国歌都在国外。今年很希望在自己家门口升国旗奏国歌的。因为在自己祖国,在家门口升国旗、奏国歌,感觉意义更不一样吧。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国歌   东京   杭州   盲人   田径   代表团   中国   运动员   金牌   目标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