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疾控提醒预防寨卡病毒!孕妇中招可能导致新生儿畸形

每年的6—11月是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季。10月24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防病提醒称,除了登革热外,近期还需警惕一种与登革热相似的疾病——寨卡病毒病。孕妇如果不慎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广东疾控提示,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寨卡病毒病本地病例,但该病存在一定的输入风险,高风险人群主要为东南亚地区旅居史者。近期有出境计划、归国或即将归国人员,需尤为注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寨卡病毒病很陌生。据广东疾控科普,这是一种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引起的自限性急性传染病。早在1947年,科学家就在乌干达森林中的一只恒河猴体内首次检测到寨卡病毒病,并于1952年发现了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病例。

目前,该病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传播,方式有蚊媒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其中,被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广东疾控介绍,寨卡病毒病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仅20%的人会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全身乏力、非化脓性结膜炎、皮疹(多为斑丘疹)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婴幼儿如果感染,则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广东疾控提醒,预防该病的最佳预防方式是防蚊灭蚊。外出时,尽可能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日出后和日落前两小时)在户外长时间停留;居家时,建议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并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

此外,以下几个事项要特别注意:

1.孕妇: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如果已感染寨卡病毒,应定期产检,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患者:寨卡病毒病患者发病后,应采取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如病房/家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清除蚊虫孳生环境;穿长袖衣裤、涂抹驱避剂等)。防蚊隔离期限为从发病之日起至患者血液标本中连续两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两次实验室检测间隔不少于24小时。如果缺乏实验室检测条件,则防蚊隔离至发病后10天。发病后2—3个月内应尽量避免性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

3.无症状感染者:自检测之日起10天内,应采取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同上),2—3个月内尽量避免性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

4.计划出境人员、即将归国和归国人员:出境前应多途径了解目的地寨卡病毒病流行情况,并准备防护用品。若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皮疹、肌肉痛等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在入境时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

南方+记者 陈伊纯

通讯员 粤疾控

【作者】 陈伊纯

广东健康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广东   新生儿   小头   孕妇   病毒   登革热   皮疹   东南亚   蚊虫   中招   性行为   畸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