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没记录夏朝,为何周朝却知道夏朝的存在?考古发现黑暗一幕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有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那就是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是由大禹治水之后建立的。

然而,夏朝的确切历史和存在与否一直备受质疑,因为直接的文字资料非常有限,甚至有学者认为夏朝可能是一个传说或神话,而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充满好奇和困惑。

夏朝的存在问题主要源于古代文字资料的稀缺。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尽管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夏朝的直接文字资料却极为有限。

即使在后来的朝代,如商朝和周朝,也没有明确提到"夏朝"这个名称,这增加了夏朝存在的不确定性。

古代中国的文字主要记录在甲骨文中,而在已知的甲骨文中,几乎没有提到"夏朝"这个名称,而只提到了一个地名叫"西邑"。

据甲骨文的释读,历代商王为了防范"西邑"的神灵作祟,不断进行燎祭仪式。这引发了人们对"西邑"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拥有如此重要的神秘力量呢?

然而,直到清华大学在境外进行抢救性发掘后,他们在《尹诰》篇中发现了一句引人注目的话语:

"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

这一发现掀开了"西邑"的谜团,原来"西邑"其实就是"西邑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夏朝。这一发现确认了夏朝的存在,但也引发了一个新的疑问:夏朝这个称呼是否也是夏朝人自己所使用的呢?

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清华简是战国时期的竹简,而不是商朝或更早时期的文字记载。这意味着清华简的记载并不一定代表夏朝时期的用词和观点。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历史上曾出现过类似的混淆情况。例如,长期困扰考古学家的"曾随之谜"就是一个例子。古代文献频繁提到一个叫"随国"的诸侯国,但考古发现的文物却屡次出现以"曾"为名的诸侯国。

这曾经让人误以为湖北随州一带同时存在着"曾"和"随"两个西周封国。然而,直到曾侯乙墓的发现,人们才明白真相,原来"曾"和"随"是同一个国家的两个名字,这取决于内外人对该国的称呼。

同样的情况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中也出现过,楚国自称是"楚",但秦国却称他们为"荆"。

那么,夏朝这个朝代名称是如何产生的呢?

事实上,关于"夏朝"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来自周朝建立之后。即使是最早记录大禹治水事迹的出土文物,也是来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遂公盨。

在更早的时期,尽管已经有文字存在,却没有明确提到"夏朝"这个名称。甲骨文中虽然有"夏"这个字,但它并没有与特定的朝代相联系,唯一的称呼是前文提到的"西邑"。

然而,考古学已经发现了夏朝的存在迹象。1959年,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地区发现了一种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之间的考古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代表了尧、舜、禹时代的考古文化,而二里岗文化则代表了早期商朝文化。与普通的历史遗迹不同,二里头文化中有宏伟的宫殿、青铜礼器群以及广泛的文化遗存,这些证据表明这里曾是一个拥有王权的都城。

这表明,在尧、舜、禹时代到商朝时期之间,存在着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朝代。然而,这个朝代的名称仍然未知,因为二里头文化中没有自证材料,而商朝的甲骨文只称之为"西邑",即位于西边的国家或都城。

那么,什么是自证材料?自证材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文化自称的名称。例如,商朝的人自称为"大邑商",这就是自证材料,因为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他们应该叫什么。

因此,问题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目前已知的所有证据表明,"夏朝"这个朝代名称来自于周朝。

既然甲骨文中没有记录,那么周朝又是如何得知商朝之前的朝代叫"夏朝"的呢?

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周朝时期仍然存在夏朝的直接文字资料,例如史册竹简、陶刻文等,这些资料显然比仅用于祭祀的甲骨文更为丰富。

第二种可能性是,周朝创造了"夏"这个朝代名称。因为"夏"这个词意味着伟大和强大,周朝可以将商朝之前的文明泛称为"大国",从而把自己塑造成夏朝的继承者。

周朝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例如,"殷商"这个称呼就是周朝创造的,原因是商王盘庚将国都迁到了殷地,但商朝人自己只称自己为"商",而不会自称"殷"。

同样的道理,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人只称自己为"大汉",而不会称自己为"蜀"或"蜀汉"。

周朝建立之初也曾称自己为"夏",例如《尚书》中提到:"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但夏朝的国姓是"姒",而周朝的国姓是"姬",周天子显然不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周朝也不是夏朝遗民的复辟政权。

这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周朝和夏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周朝要将自己宣扬为与夏朝有着600年历史间隔的前前朝,并自称"有夏"呢?

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理由:法理。根据法律理论,周武王伐商是因为"臣弑君",如果周人将自己看作夏朝的继承者,那么推翻商朝就可以从叛逆变成复仇,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这个理由可能不成立。因为周武王在伐商之前曾做了《牧誓》,其中详细列举了他伐商的原因,主要是商王昏废国政,使百姓受到虐待,但并没有提到夏朝和夏人。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陶寺晚期的一场大规模暴动。陶寺位于晋南地区,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尧、舜、禹的都城,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

公元前2300年左右,陶寺曾是一个兴盛的国都,但到了公元前1900年左右,它却遭遇了暴力入侵,从国都沦为一个普通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夏朝建立的时候。

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陶寺晚期发生了严重的王族墓葬破坏事件,包括M22、M28等五座大墓,尸骨已经不存,而随葬品却被随意丢弃。

这表明入侵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财物,而是为了报复。此外,宫殿和天文观象建筑也受到了故意毁坏,宫城南墙内还发现了大规模的屠杀迹象,一位35岁的女性的尸骨上插着牛角,颈椎骨断裂,痛苦不堪。

然而,陶寺晚期的暴动却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首先,入侵者非常熟悉陶寺的墓葬分布和位置,他们只破坏了早、中、晚期的高等级王族墓葬,而对于普通中下层墓葬则小心避开,这表明陶寺上层人群和中下层人群可能有不同的族源。

其次,陶寺晚期暴动后,开始出现大量鬲类器物,取代了以前陶寺居民常用的釜灶用具。这表明入侵者队伍中至少有一支使用鬲类器物的族群。

文献中曾有"禹逼舜"的记载,而陶寺的时间正好与夏朝的兴起相吻合。因此,陶寺的衰落与大禹有关。

但夏朝的人不是使用鬲类器物的族群,而且夏朝的文化并没有取代陶寺晚期的文化。这意味着大禹的盟友还有其他部族,而这些盟友中的一支可能就是周人。

在迁徙到关中之前,姬周部族的聚居地位于山西晋中一带,而周人正好是使用鬲类器物的族群。

周代的史书中也记载了一些与夏朝有关的情节,表明周人在尧、舜、禹时期曾是陶寺的重要助手,负责"播奏庶艰食鲜食"。

因此,在大禹建立绝对权威、试图代替舜的时候,原本受压迫的周人与夏后氏建立了进攻和防守的同盟。

当陶寺遭受了暴力入侵后,姬周部族迁居到了夏朝的旧地。这种亲密的关系或许正是周朝力挺夏朝,自称"有夏"的重要原因。

尽管历史的真相可能仍然含糊不清,但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夏朝的历史,以及它与周朝和大禹的复杂关系。

这个古老的朝代,虽然被时光淹没,仍然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夏朝   周朝   大禹   商朝   考古学家   甲骨文   朝代   晚期   黑暗   时期   名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