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甘肃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痛哭,我们犯了大错

前言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许多当时被认为毫无价值的文物,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专家的重新审视,才被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1982年,17块描绘着壁画的石板与其他文物一同从甘肃一座古墓中出土,当时的专家们并没有看到它们的非凡之处,以至于这批石板被丢在博物馆的仓库里近30年。直到2010年,新的专家才终于认出了这批石板的真正价值,将它们上升为国宝级文物。这一错判未免让人扼腕叹息,也再次证明了考古鉴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一、古墓挖掘中的意外收获

故事要从1982年说起。这一年,甘肃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里,水利工程施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墓。这个墓穴比较深且结构复杂,一看便知并非普通百姓的墓葬。当地文物部门接到工人的汇报后,派出了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领队李教授看过墓中的构造与墓葬出土的部分文物后,判断这应该是一座粟特族贵族的古墓。粟特人是中亚地区一个不起眼的小部族,人口稀少,地盘狭小。汉代他们开始向新疆、甘肃一带迁徙,逐步融入中华民族,这座墓主人很可能就是迁居此地的粟特族贵族后人。

李教授看到墓穴结构时就判断这里埋葬的不是普通汉人。因为汉人的墓穴一般较简单,而这个墓穴有些类似中亚地区古墓的设计。随后出土的部分随葬品也印证了他的想法,其中有一些饰物与汉人的不同,应该是来自西域的工艺品。

作为甘肃考古界的老前辈,李教授对西域古墓非常熟悉。他曾经参与过许多次对新疆、甘肃一带古墓的发掘,对那些迁移而来的少数民族墓葬了如指掌。这次一看墓穴结构就判断是粟特人墓,也算是信手拈来。

在墓中,考古队发掘出17块带壁画的石板屏风,以及一些金钗、铜镜等生活用品。石板上的壁画已有不同程度的风化与脱落,但仍依稀可见绘制精美的人物、房屋、山水。李教授看过石板后,判断它们应该出自隋唐时期,因为上面的人物着装与当时壁画风格相近。考虑到墓主人身份不高,这批石板屏风应该也就是普通的墓葬随葬品。

当时的李教授并未将这批石板的来历研究得非常透彻,就下了一个大致的判断。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考古发掘取得的文物太多,他无法对每一件都进行详尽的鉴定,只能根据经验做出一个初步评估,所以,他并没有将这批石板放在心上,让手下的年轻研究员将它们运到了省博物馆的仓库,自己则继续忙碌于其他发掘工作。

作为一名老考古工作者,李教授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经常需要同时参与好几个考古项目,忙于在省内各地的发掘工作。一批批出土文物也轮番送到他跟前,等待他的初步鉴定。考古队人手有限,李教授不可能对每一件文物都精心研究,他只能根据多年的经验,对文物来历做出一个大致判断,待将来有时间和精力再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当这批石板屏风被送到李教授面前时,他也只是匆匆看过,根据墓主人推测的身份和石板风格对它们来历做了一个粗略的推断。当然,如果再仔细对比研究,他也许能发现这批石板的特殊之处。但考古现场越挖越多的新发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无法在每一件文物上过多耽搁,只得先收集存储,等待后续有更充裕的时间再深入研究。

二、国宝沉睡仓库三十年

于是,这批石板就这样在仓库的角落里被遗忘了近30年。直到2010年,国家文物鉴定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对许多出土文物进行全面评估时,重新审视了这批石板。他们请来了几位资深的专家,经过反复比较、查阅文献,终于确认这批石板出自粟特族古墓,上面的壁画风格与粟特文化密不可分,它们应该属于公元4-5世纪的粟特族文物。

鉴定结果出来后,曾参与1982年发掘的李教授万分懊悔。30年前的自己明明没有充分研究就擅自下定论,这批独一无二的粟特石板就这样被他判了死刑,在仓库的灰尘里渐渐湮灭了生命。想到这里,老教授红了眼眶,痛心地说:“是我们犯了大错,如果早点发现它们的价值,就不会错过那么多研究它们的机会。”

三十余年来,这批石板一直静静地躺在仓库的角落,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起初数年,考古队偶有研究员经过还会瞥它们一眼,心中暗想何时能找时间好好研究它们。可是繁忙的工作让大家经常无法脱身,这批石板也就渐渐被人遗忘。

十多年过去,那批参与挖掘的研究员已调离岗位,新来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仓库里还睡着一批来历不明的石板。它们就这样在尘封中继续沉睡,直到2010年国家文物鉴定团队出现,才终于有人重新审视起了它们。

那天,鉴定团队来到省博物馆,打算重新核查仓库中的一批陈年旧物。他们翻阅着文物目录,发现了一个字迹模糊的石板条目。年轻研究员把这批石板搬了出来,吹去厚厚的灰尘,顿时惊呆了——石板上精美的壁画赫然呈现在眼前,与目录记录的“普通墓葬品”明显不符。

团队立即请来了几位资深专家,经过反复比较研究,终于确认这批石板的来历,并据实呈报了这一重大发现。文物部门立即批准将它们上升为国家保护级文物,以弥补多年的遗憾与错判。

三、专家痛悔初判错误

鉴定结果出来后,曾参与1982年发掘的李教授万分懊悔。30年前的自己明明没有充分研究就擅自下定论,这批独一无二的粟特石板就这样被他判了死刑,在仓库的灰尘里渐渐湮灭了生命。想到这里,老教授红了眼眶,痛心地说:“是我们犯了大错,如果早点发现它们的价值,就不会错过那么多研究它们的机会。”

其实,李教授并不应该过分自责。考古鉴定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人都难免会有片面之见,只有在后人的不断发掘与提升下,一个文物的真正价值才会被认识。我们不应苛责那些最初的错判,而应看到时间带来的正面效果——这批石板终于重见天日,可以供人们更深入地研究了。

得知石板被鉴定为国宝后,李教授第一时间赶到了博物馆。他来到仓库里曾经堆放石板的那个角落,蹲下身子,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灰尘,仿佛想要触碰多年前自己亲手放下的那批石板。

回忆起当年匆匆对它们进行鉴定的情形,李教授感到无限的悔恨。他想起自己当年掠过石板上精美的壁画时的漠然,想起随手给它们一个“普通随葬品”的定论时的仓促,不禁红了眼眶。

他知道,考古鉴定困难重重,当年的自己也只是在有限的时间与认知下做出了最佳判断,但还是不免为年轻时的片面之见而自责。如果当年自己能再花些时间仔细研究,也许就会发现这批石板的与众不同......

人无完人,过往的错判今已无法弥补,李教授也只能看开一些,把这批石板的重见天日作为自己赎罪的机会。此后他要倾注全部心血,补偿这批石板在黑暗仓库里度过的岁月,让它们在学术研究的阳光下绽放光彩。

结语

看到老一辈专家的错判,年轻学者们也为之一振。这提醒他们考古鉴定的严谨性,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以偏概全。当发现任何一件新文物时,都应抱着审慎和开放的态度,力求在后人的努力中,让它的历史价值得以充分显露。

这样的故事在考古界并不鲜见,它启示我们,历史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今人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当面对前人的失败或过失时,我们要宽容理解,汲取经验教训,使真相像沉睡多时的文物一样最终醒来、重见天日。让我们以温暖怀抱和执着努力,呵护好这些历史遗产,为还原历史真相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古工作者的每一次发掘与鉴定都在开辟历史的新篇章。我们应当感恩前人的努力,包容他们的失败,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高度。当我们尊重历史,谦卑学习,秉持科学精神,就一定能让过去的遗产在岁月的雕琢下呈现出更加清晰、生动的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石板   墓葬   墓穴   甘肃   壁画   古墓   文物   仓库   鉴定   年后   教授   价值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