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洛克之路”|揭秘横断山脉深处的传奇

9月5日,四川木里,木里大寺后山,早晨山顶云雾蒸腾,如国画般。

一百年前,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深入中国横断山脉,从丽江出发,经木里、亚丁,最终到达稻城,对当地的植物、人文等进行深入考察。

他考察的线路被后人称为“洛克之路”,成为当今世界各地探险者心中的传奇之路。洛克曾三次探访四川木里,留下大量资料,他将这里称为“上帝浏览的花园”,木里被世界所知晓,神秘的木里由此被誉为“世界香格里拉之源”。

2023年9月间,记者重走“洛克之路”四川凉山段,从西昌出发,途经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最终抵达“洛克岛”所在的泸沽湖,揭秘“洛克之路”上最危险最难以抵达的人文自然。

9月5日,四川木里,车辆通过在建隧道,去寻找高山瀑布。

木里的野性之美

木里在四川境内横断山脉深处,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是全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县,也是中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

9月6日,四川木里,早晨,朝阳洒向木里大寺。

9月6日,四川木里,玛娜茶金的一处小湖,蓝天、白云和雪山倒映在水面。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9.86%,以最淳朴的形式滋养着这里的土地,赋予了这里的动植物最自然的野性之美。

9月5日,四川木里,牧场内,马儿悠闲地吃草,不远处就是康邬大寺。

9月5日,四川木里,香格里拉湖边牦牛悠闲地吃着草。

9月5日,四川木里,香格里拉湖边一只“牧羊犬”。

9月6日,四川木里,男子抱着小羊赶路。

记者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玛娜茶金观景平台,路边二十平方米范围内就拍摄到了近10种高山野花。

9月6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拔四千多米的陇撒牧场,属于高山牧场,这里植被丰富。

俄亚大村

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俄亚大村,由于重重大山和大河的阻隔,长期闭塞,这也使得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建筑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最为原始的特色。

9月7日早晨,阳光刚刚布满俄亚大村。

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两百多户房屋如梯田般布局,纵横交错又彼此相连互通。那是“蜂窝式”建筑群,走进一户人家,便可以走遍全村。

9月7日清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袅袅炊烟中,村子逐渐醒来。

俄亚村民极其勤劳,家家都养着骡子,他们早出晚归地带着骡子出行或务农。

9月7日早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村口,男子将小孩抱上骡子,准备出行。

9月7日早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纳西族老人早早喂完牲口,坐下休息,阳光刚刚洒到他背后不远处的俄亚大村。

9月6日傍晚,四川木里俄亚大村,结束一天的劳动,人们用骡子驮着物资,跨过小桥进村回家。

9月6日傍晚,四川木里俄亚大村,小孩将自家的骡子当玩具开心玩耍。

许多女人除了劳作之外,则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编织麻绳补贴家用,甚至在爬山的路上也在编织。

9月7日早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女士边爬山边编织麻线,背后不远处便是俄亚大村。

9月7日早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女士边爬山边编织麻线。

近几年,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玩儿起了直播,如今全村有百余位“网红”主播,他们大多直播俄亚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不仅补贴了家用,也将闭塞的俄亚古村落推介给外界。

9月7日早晨,四川木里俄亚大村,纳西族女孩扎吉骑着骡子边爬山边直播,背后不远处便是俄亚大村。扎吉平时主要直播自己在俄亚大村的生产生活,如今已经拥有二十多万粉丝了。

9月6日晚,四川木里俄亚大村,纳西族少年根若正在直播唱歌,妹妹高土级在一旁用手打节拍。他和妹妹高土级做直播一年半来已经拥有二十多万粉丝,偶尔获得的打赏用来补贴家用。

许多游客慕名自驾而来,尤其是摄影师,原汁原味的古朴气息极具诱惑力。再加上俄亚村民的质朴好客,这里俨然成了民俗摄影师们的天堂。

泸沽湖

1924年,洛克从丽江出发,由南向北穿过金沙江峡谷、路过泸沽湖,进入木里。他在泸沽湖时住进了湖心一座叫黑瓦峨的小岛,现在,这座平静美丽小岛被称为洛克岛。洛克曾在《中国古纳西王国》一书中,这样描述:“小岛像船一样浮在平静的海上,一切都是静穆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9月7日,泸沽湖,透过许愿牌,“洛克岛”静落于湖水中。

9月8日,泸沽湖,清晨,歌手在湖边录制MV。

9月9日,泸沽湖畔,男子将经幡插上祖母舟,为即将到来的“转山转海节”做准备。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或二十五是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转山转海节。如今,转山转海节已经发展成为多民族融合参与的盛会。节日当天,人们会穿上华丽的民族传统服饰,进行祖母舟比赛、传统赛马、跳甲搓舞等活动。

9月9日,泸沽湖,祖母舟比赛前的热身运动。

9月9日,泸沽湖,祖母舟比赛中。祖母舟比赛分为男队和女队,是“转山转海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是摩梭传统民俗活动,具有全民自发性、参与性,包含祖母舟比赛、传统赛马、甲搓舞等反映摩梭人热爱生活,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习俗。

9月9日,永宁镇狮子山脚下,传统赛马比赛,一名骑手策马扬鞭。

9月9日,永宁镇狮子山脚下,传统赛马比赛。

9月9日,泸沽湖畔,甲搓舞和祖母舟。

9月9日,泸沽湖畔,多民族人们围成圈圈,一起跳甲搓舞。

泸沽湖被誉为“东方女儿国”,这里拥有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母系部落,专家们称其为人类社会“活化石”。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纳西族、彝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民族服饰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汉、藏、纳西等十多个世居民族,各民族有各自的独特代表服饰,体现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生活美学。

9月4日,四川凉山盐源县,68岁的彝族老人毛加甲,手上佩戴的金银饰品。

洛克在他的日记中这样记录:彝族妇女穿着带有旧式皱褶的裙子,短小的马甲,裙子几乎拖到了地上。她们还头戴着宽边的大帽子,帽子把她们整个的头盖住了。她们的耳朵上都戴有很大的银质和铜质耳环,耳环的大小代表着她们各自家庭的富裕程度。

9月8日,泸沽湖镇格萨古村,87岁的摩梭人次尔甲玛。

9月9日,泸沽湖镇木垮村,摩梭人友珍身穿传统服饰。

9月9日,泸沽湖畔,摩梭人枉屋次尔身穿传统服饰,站在湖边等待祖母舟比赛。

9月8日,泸沽湖镇格萨古村,摩梭人叶落兵玛拉姆在家门口背着外孙。

9月6日,四川木里玛娜茶金,藏族姑娘降初者姆。

9月9日,泸沽湖畔,参加“转山转海节”的彝族女人身穿传统服饰。

记者此次重走“洛克之路”,再次被“上帝浏览的花园”震撼,这里动植物的野性之美;摩梭人、彝族、藏族纳西族的古朴氏族生活……当大家身着传统服饰,一起跳起甲搓舞,人间的“世外桃源”大抵如此!

记者 尹亚飞 摄影报道

编辑 王远征 张湘涓

校对 卢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洛克   凉山彝族自治州   纳西族   彝族   山脉   香格里拉   骡子   祖母   湖畔   早晨   深处   传统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