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探访红色故地 传承“薪火”精神

央广网赣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生程思梦)岗头驿站、初心亭、红景竹林、薪火广场……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岗头乡村振兴示范点,红色元素随处可见,红色故事家家会讲。“我们依托自然风光及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游客来到我们这里不仅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旧址、上微党课等了解革命历史,重温峥嵘岁月,还可以来一场生态休闲旅行,远离城市喧嚣,得到全身心放松。”南安镇副镇长朱庆平介绍说。

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的薪火广场(央广网发 程思梦 摄)

“1929年1月中旬,宋乔生随红四军进军赣南时,在大余县城反击战中,与部队失去联系,转移途中在岗头一带遭遇袭击英勇牺牲,老乡家的火盆给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温暖。”薪火广场上,当地村民滔滔不绝地讲起宋乔生烈士的故事,“虽然宋乔生最后壮烈牺牲了,但是他在大余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革命不息的火种,并愈烧愈旺!”

小朋友们聆听讲解员讲红色故事(央广网发 蔡林芳 摄)

大余红色底蕴深厚,留下了许多革命伟人的光辉足迹。全县目前遗存的红色资源名录47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县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近百件,全县革命题材纪念馆和主题园2处。大余县依托梅山游击战争时期珍贵的革命旧址和丰富的革命史料兴建了梅山红色文化旅游区。

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的村容村貌(央广网发 程思梦 摄)

近年来,该县将盘活红色资源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相结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休闲观光、红色研学等需求,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发展金边瑞香等苗木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乡村建设成色不断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大余   薪火   大余县   赣州市   南安   红色   旧址   故地   江西   全县   乡村   精神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