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跟康熙捉住鳌拜的那些少年,后来都什么下场?

公元1669年五月,16岁的康熙皇帝靠着一群只有十多岁的布库少年在武英殿“智擒鳌拜”,从而将权力彻底收归到自己手中,并就此开创了一代王朝盛世。


此后,这些立下大功的少年们,不仅收获了封赏,还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器重。

在这场“擒鳌拜”的活动中,最大的功臣,便是亲自挑选、训练这群布库少年的索额图,他还是当朝首辅大臣索尼的儿子。

令人唏嘘的是,索额图功劳最大,结局却最凄惨。他晚年被康熙帝圈禁,活活饿死。死后康熙帝依旧不解气,还大骂他是本朝第一罪人。

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公元1662年,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也就是康熙皇帝。由于皇帝年幼,朝政大事由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佐。


在这四大辅臣中,为首的是年迈的索尼。索尼虽是首辅大臣,却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再加上康熙登基时,索尼已是年迈多病,随时都有可能撒手西去。

与年迈的索尼比起来,少壮派的鳌拜风头正盛。鳌拜是顺治皇帝遗诏所定的辅臣,他的影响力也远大于其他三人。

其余的两位辅臣,便是遏必隆和苏克萨哈。

遏必隆性格唯唯诺诺,又是个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能与鳌拜形成竞争的,也就剩下苏克萨哈一人。

后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尼和遏必隆,她不顾鳌拜和苏克萨哈的反对,安排康熙皇帝娶了索尼的孙女和遏必隆的女儿。

如此一来,本就关系微妙的四大辅臣,矛盾彻底被激发出来。


于是,鳌拜就开始了他的升职计划。

在鳌拜看来,索尼已经年迈,很快就要从首辅的位子上退休,而遏必隆是个墙头草,不足为虑。如此一来,也就剩下一个苏克萨哈,是鳌拜目前最大的威胁。

康熙五年,鳌拜施计逼死了苏克萨哈,不久后,索尼也因病去世,鳌拜势力更加如日中天。

索尼在去世之前,他做了两项极为重要的决定与安排。

其一,就是他带领群臣力谏康熙皇帝亲政。

其二,就是索尼让儿子索额图辞掉了包括大学士、吏部侍郎在内的全部职务,一心一意的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

索尼之所以如此安排自己的儿子,除了要他保证康熙皇帝的绝对安全外,还要索额图为康熙挑选、训练一群布库少年,在麻痹鳌拜的同时,也为此后的“智擒鳌拜”做准备。


于是,索额图便遵循索尼和孝庄太后的指示,从“上三旗”的子弟中,严格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健且忠心耿耿的布库少年。

“布库”是满语,指的是“摔跤”的意思。

这些布库少年并不知道他们接受训练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凡事都需要听命于索额图。

他们更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需要制服那个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人。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皇帝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便以商议军政要务为由,将鳌拜召至武英殿。

此时,索额图站在殿外,“诱骗”鳌拜交出了武器,降低了鳌拜的武力和反抗力。

随后,康熙在武英殿上演了一出智擒鳌拜的戏码,最终将鳌拜监禁。


两个月后,曾经志得意满的鳌拜就在狱中郁郁而终了。

从此,康熙皇帝终于正真掌握权力,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除掉鳌拜之后,康熙没有解散这个摔跤队,而是继续招募新的成员,改名为“善扑营”。

作为擒鳌拜的大功臣,索额图被康熙皇帝重用。之后,在平三番、收台湾、抗沙俄、灭噶尔丹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出现了索额图的踪迹。索额图凭借功勋成就,位列百官之首,可谓风光无限。


就连索额图自己都想不到,命运直接将他跌落到于谷底深渊。

在九子夺嫡期间,太子胤礽和康熙的矛盾激化,索额图作为太子胤礽的叔姥爷,自然属于太子党的阵营,也开始为康熙所厌恶。

再加上索额图又和明珠结党营私、相互攻讦。康熙皇帝对索额图实在是忍无可忍,便将把索额图圈禁了起来。

最终,一代权臣被活活饿死。

然而,康熙皇帝还是觉得不解气,他在废掉太子之后,又咒骂说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并且将其全部的功劳和功绩予以了抹杀。


至此,索额图算是彻底的身败名裂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曾经的索额图风光无限,结果却被活活饿死,还背负着本朝第一罪人的恶名。

除了索额图之外,当年那些“布库少年”怎么样了呢?

野史盛传曹寅、李煦、隆科多都参与了智擒鳌拜,其实他们当时还未进宫。

真正有名有姓的“布库少年”有五位,分别是:魏宝全、黄昌顺、齐佳·明图珠、佟佳·扬古泰和爱新觉罗·赤哈。

1、魏宝全。

魏宝全出身平民,湖南人,据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便是以他为原型的。

他当年协助擒拿鳌拜的时候只有12岁,是布库中最小的一个。


事后,魏宝全加入御林军,以监军的身份参加了“平三番”行动,战争结束后就任广东巡抚。

只可惜,魏宝全也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在广东巡抚期间,错误百出,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还和下属的老婆私通。

康熙皇帝得知后,便下旨申饬,魏宝全只得辞官回了老家。

魏宝全不擅长做官,康熙也没有因此严惩他,反而赏赐他白银5万两,还在湖南给魏宝全建了一座府邸。

至此,魏宝全可以终身享受巡抚一级的俸禄,这种结局堪称完美。

2、黄昌顺。

黄昌顺是汉族人,他的父亲黄锡衮是当朝官员,加入布库的时候,黄昌顺只有15岁。

擒拿鳌拜之后,黄昌顺被调入“善扑营”,先后担任了刑部和户部的郎中。

黄昌顺任职期间,嚣张跋扈,贪污索贿,经常受到弹劾。康熙皇帝念其功劳,并没有与他计较,只是不再提拔升职,所以黄昌顺当了一辈子的户部郎中。

退休之后,黄昌顺回了老家,凭着多年“积攒”的家底子成为一方富豪,73岁病逝。

3、齐佳·明图珠。

齐佳·明图珠出身满清“上三旗”,参加擒鳌拜行动的时候才16岁,此后成为“善扑营”统领,后来被调任兵部郎中。


几年后,他的母亲在盛京(沈阳)病重,于是明图珠便请奏回家。

康熙念其功绩,赏赐他5万两白银让他 回东北买房,同时让他终身享受巡抚一级的俸禄。

回到东北之后,明图珠无官一身轻,他再也没有踏入仕途,而是走上了经商之路。

明图珠借着自己与皇家的关系,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最后成为东北首屈一指的大富商。

4、佟佳·扬古泰。

佟佳·扬古泰出身满清“上三旗”,参加擒鳌拜行动的时候才14岁,此后被编入“善扑营”。后被康熙任命为侍卫长,常年陪伴康熙。

佟佳·扬古泰为人老实,康熙也有心栽培他,便让他去陕西出任巡抚。

但扬古泰并不擅长治理一方,干了几年后表现得差强人意,最终又回到了康熙身边工作,一直到80岁病逝。

5、爱新觉罗·赤哈。

爱新觉罗·赤哈出身高贵,他是康熙的同族兄长。

参加擒鳌拜行动的那年,赤哈只有17岁,此后被编入“善扑营”,后来被康熙封为兵部郎中。


不久,在京城卫戍部队里担任要职,33岁的赤哈开始担任湖南省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只可惜,他在36岁就英年早逝了。

康熙皇帝的功绩与制服鳌拜有很大关系,从总体来看,康熙皇帝对这些有功之臣还是非常仁慈优待的。尽管有不少人居功至伟,最终命运唏嘘。但大部分人都凭借当年的功劳获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爱新觉罗   康熙   少年   巡抚   索尼   郎中   功绩   年迈   功劳   下场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