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医”傅山与中医药

傅山像

一 傅山的医学地位


对傅山的评价,民间有一句话广泛流传,叫:

“文不如诗,

诗不如字,

字不如画,

画不如医,

医不如人,

其为人所慕如此。”

这句话,被记载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邓子诚的《清诗记事初编》(上海世纪出版公司,2013年版)164页中。

按照以上这句话,如果硬要把傅山的人品、才学做一个排名,那就是:

傅山的人品第一,医学第二,画作第三,书法第四,诗作第五,文章第六。

关于傅山“仙医”的称呼,正式记载于《霜红龕集》刘绍攽(bān)的《傅青主先生传》中:

“至今晋人称先生皆曰仙医。”

儒家对行医者的评价,医学中的杰出者,被称为“大医”,大医的宝塔尖被称为“医圣”,如张仲景。“仙医”是道家的称呼,是行走在云端,天上的医生,比人间的“大医”还要高出了许多。

之所以称傅山为仙医,一是傅山以道士身份行医,二是傅山的医理医技是儒道佛的融合,三是傅山行医看病,药到病除,手到病去,如神仙一把抓。

顾炎武有一句经典的话总结的非常的好:说傅山“独得天机”,这句话道出了傅山医学的神秘。天机被喻为自然界的秘密,即不是写在书本上人人可读,人人可学,可以掌握的东西,而是超出了一般人类的认知,只有具有特殊秉赋的人才可以参透的理法术。

作为一名杰出的医生,评价其医学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高超的医术,另一个方面是有传世的医学著作。这两条傅山均留下了辉煌的遗产。

他留下的医学著作,现在看到的有十多本。

临床基础理论著作有《外经微言》;

综合性临床著作有《辩证录》《大小诸症方论》《石室秘录》;

专科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小儿科方论》《洞天奥旨》(外科)《青囊秘诀》(外科);

本草著作有:《本草新编》《本草秘录》。

傅山在中医学史上享有的“大师”级地位。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医药卫生分册》“医学人物”中,共收入中医药界重要人物71人,有上至传说中的岐伯、黄帝,下至1975年去世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蒲辅周,5000多年的中医药史,其中山西仅有一人,即傅山。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傅山被收入《哲学》卷,肯定他“又精医学”。《哲学》卷所列中国古今哲学家约200名,其中精于医学的只有宋代的沈括和明末清初的傅山。

傅山行医,至今留下了许多民间传说,举两例:

1 望气知生死

有一人家在临街的地方盖房,其中有一后生看到傅山从街上走过,想搞一个恶作剧,嘣一下,从高处跳下,假装生病,让傅山瞧病。傅山看了一眼这位后生的气色,惋惜地说:“你已经是个死人了。”众人捧腹大笑,活蹦乱跳的一个年轻后生,一眨眼怎么就成死人了。傅山说:“肠子断了,已经无法医治。”话没说完,那后生忽然大呼肚疼,就断气了。

傅山仙眼远超时下之CT、核磁共振,看一眼,就知道“肠子断了”。

2 一把草去病

还有位妇女,因为丈夫好赌,俩口子经常吵闹。这一次,不仅吵架,丈夫还动了拳头,媳妇一气之下,得了气鼓。

丈夫着急,急忙去找傅山。傅山问明情况后,随意从地里拔了一把野草,说:“你拿回去,每天当着你媳妇的面,慢火煎药,要和颜悦色地侍候,二三天病自然会好。”

丈夫听傅山的话,果然不到三天,妻子的病就好了。

人们都感到惊奇,问随便一把野草怎么能治病,傅山说:“他媳妇不是什么大病,是生气惹出来的气鼓,用不着吃药,我以草为媒,让其丈夫细心伺俸,气消病就自然好了。”


二 傅山的医术源渊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闰六月十九日(1607年7月23日)太原府阳曲县西村(今为尖草坪区向阳镇),

卒于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1684年7月23日)

跨越了两个朝代,经历了明四帝,清两帝,顽强地生活了78年。

傅山学历不高, 20 岁时参加地方考试,获得秀才第一名,成为“高等廪饩”,即享受一等国家伙食补助的优秀秀才。

但是,傅山是中国十七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的著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傅山是一个医学大家,当时就有很高的医学地位,以“仙医”称世;后世在中华医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是何原因,让傅山取得如此医学成就:

1 傅山出身于官宦书香人家,家学渊源深厚

傅山祖上都是治学的高手,专长《汉书》与《春秋明经》。《春秋明经》是明代刘伯温编写的一组政论文章,是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得失的评论,所涉政治事件皆为《春秋》一书所载。也可以说是一本科举的辅导教材。傅山的六世祖傅天锡以专长讲授《春秋明经》而出任朱家晋王临泉王府的教授,他们一家因此从大同、忻州的顿村,一步一步最后搬到阳曲的西村。

2 傅山天资异禀,从小就被人们认为是神童

母亲舍尽家资礼佛,怀胎12个月生傅山。

三岁,父亲读《心经》,傅山可接下文。

七岁入小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所授不学自通。

记忆力惊人,20岁读《文选·京都》诸赋,念三遍即能背诵。

22岁,傅山一位姓马的同学,自视聪颖,提出与傅山比赛记忆力。傅山的兄长傅庚做裁判,选了53篇诗文,马同学曲不离口,从早到晚才背会四五篇。傅山从起床至吃早饭,包括刷牙洗脸,不到一个时辰,53篇,不打圪吭,背的一字不差,马同学惊为神人,自叹不如。

傅山的脑子,就是现在高性能CPU、高内存的电脑也比不上。傅山一生写下的书和医学著作,摞起来有一人多高。现在我们不用说编写,就是抄,没有几十年工夫,抄不完。

3 傅山所拜老师,郭还阳郭真人有高超的医术,也是一位反清复明的斗士

傅山在学医之前,家中多人因病罹难。

18岁(1624),他父亲伤寒几乎病死。

26岁(1632),傅山之妻,娶忻州的大户之女叫张静君,26岁病死。

35岁(1641)春,傅山自己染瘟疫,几乎病死,亏有兄长悉心服侍,才活下来,直到秋天才算恢复。

36岁(1642),兄长傅庚染病死亡。他的兄长先他而去,他妈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妈和他两个人每天晚上,抱着头哭,再相互安慰。

傅山生不逢时,生活在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面对满人的强权统治,以及家人总有染疾罹难的事发生,国难家愁,催使傅山早就下定了发奋学医的决心。之前,傅山也读了不少医学经典,“家传有禁方”,曾辟谷食黄精。但不经师,难以真正走上悬壶济世的道路。

寿阳五峰山龙泉寺道士郭真人。郭真人姓郭,名静中,为明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道士,河南修武人,在华山遇刘姓异人,授以金丹术及五雷正法。医术高超,善祈雨,十分灵验,名声大振。祈雨时也无他异,设一坛,登坛以掌中雷印拊(fǔ)手,一拍则雷声随起大雨如注。遇旱,各地官吏,不远千百里请其设坛祈雨。当时山西的臬台李公与藩台乔公,也征郭静中到晋阳祈雨。第十一代晋王,世子、晋裕王朱求桂好道,在桧柏园中建宫观,延请郭静中主持,谈玄论道,为一时盛事。

李自成攻入北京仅42天,就被清兵打败,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李自成退至寿阳的马首村,马首村距龙泉寺直线距离40里左右,李自成请郭还阳到马首作客,商议抗清大事。

傅山拜师,需满足三个条件:有高超的医术,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可以躲过满清的“剃发令”。

傅山得知郭真人既有高超的医术,又与已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又可出家为道,躲过“剃发令”,三个条件全部满足。傅山不再犹豫,二话不说,不顾天寒地冻,大雪封山,39岁的傅山,即崇祯十七年(1644)冒雪登五峰山拜郭真人为师,彻夜长谈。郭真人赐傅山朱衣黄冠,道号公他,或青主,此后傅山以朱衣道人自称,开始了五年的医道兼修生涯。

4 一生追求正义

傅山30岁那年,傅山的老师三立书院的山长(校长)袁继咸被人陷害下狱。傅山率领100多名三立书院同学进京诉冤,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

袁继咸昭雪复职,重新出任湖广武昌道;

被牵连的百余名寒生穷民无罪释放;

巡按御史,相当于现巡视组组长张孙振,被革职流放;

内阁首辅温体仁被革职返乡;

通政司衙门参议袁鲸被罢官。

傅山和薛宗周被誉为“二义士”而“名闻天下”。

5 不参加“博学鸿词科”,给官不做,高风亮节,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

清初康熙十八年(1679),傅山73岁。清政府为了收买人心,稳定政权。收买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收买一肚子学识的读书人。在三年一大比的科举制度下,又新开了一个口子,叫“博学鸿词科”,不需经过院试、乡试、会试,经选拔举荐,只参加殿试即可做官。傅山“临试告病”。仍然下了任命书,特授中书舍人,官位从七品或七品,一年白银45两,粮45斛,约合现在的10万多元。阳曲知县戴梦熊将任命书、官服送到傅山家中,傅山均拒收。

傅山秉承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6 傅山的医理医技是儒医、道医、佛医的融合

在《傅山医学女科手稿》第四“妇人有数月一行经者”(手稿第12─15幅):“妇人之中,有天生仙骨者,经水必四季一行……倘加以炼形之法,一年之内便可飞升。”。傅山认为在世间存在特殊资质的妇人,认为四个月行一次经的妇人,不但不是疾病,而是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仙骨”。这种认识,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卫生堂药铒”有傅山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 “以儒学为医学,物我一体;借市居作山居,动静常贞”,表达了他对“儒医”身份的认同以及其医术以儒学功底为基础。综合看傅山的岐黄术,非止儒医一家,必参道医、佛医的综合医术。

以上家学、秉赋、高师、正义、胸怀、融合6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傅山坐到医学顶峰的基础。

傅山着道袍像

三 傅山与大宁堂


中华老字号“大宁堂”,经过傅山坐堂撑舵,更加辉煌。

傅山与大宁堂的关系,最为有力的铁证是一首诗。

康熙年间,大宁堂曾意外失火,重建后傅山赋七律诗,给予大宁堂厚望。

不学韩康隐市中,好将妙药学雷公。

者番更得夷夷木,却火徒输一炬红。

寿世婆心为货殖,青囊方术古今灵。

阎浮病苦能除却,不愧堂名是大宁。

这首七律诗56个字,大致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称赞好友陈右玄志存高远,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我的好友陈右玄,既不到清政府中去谋求官位,也不是学东汉的韩康,远离世尘,做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高士,而是学雷敩(xiào,南北朝时刘宋人,著有《雷公炮炙论》)开设了一心一意治病救人的“大宁堂”。

第二层:因祸得福

大宁堂虽然不幸遭遇火灾,但可喜可贺的是,将会因祸得福,重建后的“大宁堂”,将更加宏伟牢固,施药救人。

第二层:给大宁堂立规矩,对大宁堂的期望

大宁堂前店后坊,用药讲究,炮制精到,其成药都是验药和灵药,其目的是用仁慈之心,造福世人。

企望大宁堂为人世间众生除去病苦,民众安宁,确确实实无愧于“大宁堂”这一店名。

我们再细读这首诗,发现傅山对儒道释三家经典,应用自如。这首诗也是傅山儒道释兼修的典范。

韩康是皇甫谧《高士传》中的人物。皇甫谧是西晋著名学者,编著了大名鼎鼎的《针灸甲乙经》。属儒家人物,雷敩也是儒家人物。

“婆心”出自道家经典《景德传灯录》,意为慈悲善良的心地。

“阎浮”出自佛家的《长阿含经》,意为人世间。“阎浮”应为梵语的音译,类似现汉语中“的士”“吉普”“沙发”等英文拟音一样。

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明皇后马秀英病危,太医束手无策,马皇后担心她病逝后,给她看病的太医遭朱元璋责难,在病逝前,秘密将他们遣散各地。其中皇宫太医陈乾忠(山西阳曲县人)与马太医之子马禹臣,携明皇后马氏亲笔信赴晋。

洪武十六年(1383)晋恭王朱棡(朱元璋三子)尊马皇后之意,出资4700两纹银在太原按司街西口17号(衙门旁边),为陈乾忠与马禹臣创设了大宁堂药铺,主要服务明皇宫和王府。至今有640年的历史。

后陈乾忠的后裔,廪生(享受国家伙食补助的秀才)陈谧(字右玄)接管了大宁堂。陈右玄与傅山是要好的朋友,二人志同道和,陈右玄请傅山进驻坐堂辅佐,傅山立堂训,定规矩,坐堂行医,又亲自配有和合丸、二仙丸、小儿葫芦散、脾肾两助丸等妇、儿、男科秘方,因此声誉雀起。

“大宁堂”一直坚持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其成药各具特色,远近驰名,批量畅销各地,从清代中叶到民国期间,店中经常住有太谷广帮、祁州帮、鲍店帮的老板和货主。直至太原解放初期,大宁堂仍为山西中部地区有名望的中药批发庄。

今日“大宁堂”迁址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园区,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50亩,拥有115个国药批准文号,独家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个,医保63个,34个基药,35个注册商标,15个专利,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工艺的国药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大宁   儒医   本草   儒家   马首   山西   医术   中医药   真人   著作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