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身为一个谋反成功的皇帝,朱元璋是最重视礼制的。明明知道次子朱棣各项实力都在朱标之上,还是执意要把朱标扶上皇位。为了防止朱棣搞小动作,还把朱棣赶去了偏远的北方。

可是朱元璋千防万防,终究防不住朱棣的野心。仅仅四年,朱棣就把朱允炆从皇位上撸下来了。

怎样处理前任皇帝的家人从来是一件难题,如果让对方过的太好,朱棣自己不舒服。处置的太过火,又怕留下骂名。

为此,朱棣还烦恼了一段时间。最后在心腹的帮助之下,朱棣终于想出了一个满意的办法。朱棣会怎样对付朱标的亲属呢?

吕太后无能力,旨在顺从

首先是朱标的妻子,也就是朱允炆的母亲吕太后。吕太后这个人在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天赋,所以朱棣对她根本没有想过要下死手。

没想到一听朱棣说朱允炆已经葬身火海,吕太后整个想无头的苍蝇一样,生怕朱棣下一秒就要了取她的性命。

这个时候反而是跟在吕太后多年的老仆人显得比较镇定,她在一旁安慰吕太后。

就算是仆人说了一大堆朱棣不会随意下手的理由,吕太后还是战战兢兢。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朱棣带着一群人来的吕太后的住处。

虽然朱棣对吕太后态度恭敬,但所有的人都看的出来朱棣的咄咄逼人。

面对沉浸在丧子之痛的吕太后,朱棣说:“允炆这个大侄子可真傻,我是他的亲叔叔,怎么会对他不利呢,”在任何人的眼里,朱棣的这番话简直把假惺惺三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是朱棣本人根本就不在乎,他接着说:“皇上也是糊涂,宠信奸佞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但皇嫂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绝对不会像皇上那样的。”

直到这里,吕太后才敢抬头直视朱棣,她颇有些战战兢兢地问朱棣:“你想要我干什么?”

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朱棣轻轻笑了一声,原来他来找吕太后,有重要事情要办。

朱棣可是谋权篡位,在没有正式登基之前,他要给自己找一个恰当的理由。朱棣嘴上说着是“清君侧,靖国难”,实际上只是因为朱允炆削藩触动了他的利益而已。

连朱棣本人都认为这个理由不能说别人,更别提用来堵住悠悠众口了。想到这里,朱棣就目光放到吕太后身上。

要是吕太后出来批评朱允炆,朱棣的谋反就更多了一分说服力。朱棣来找吕太后,就是吃定了对方不敢不从。

反正朱棣当皇帝早就是既定的事实了,果不其然,朱元璋一提要吕太后下谕旨谴责朱允炆,吕太后马上就答应了。

吕太后怕自己说的不够重,惹朱棣生气,吕太后可是尽可能中的批评朱允炆,完全忘记了那是她的亲生儿子。

在吕太后和朱棣的合作下,建文帝朱允炆成功被塑造为一个昏庸无能,残害忠良的皇帝。

除了让吕太后污蔑自己的儿子之外,朱棣还真的就没有太为难吕太后。但是要真的把人放在眼前,朱棣的心也没那么宽,所以他直接打发吕太后去守皇陵了。

眼不见为净,在之后很长的时间了,朱棣没再想起吕太后这个人了,直到吕太后在皇陵去世。

吕太后的事情告一段落,而真正的厮杀才刚刚开始,毕竟男性才是皇位的最大威胁,接下来朱棣会怎样对待朱允炆的兄弟和儿子呢?

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应天的一场大火,不止把朱允炆烧的下落不明,还把他的长子烧死了。

来自于朱允炆直系亲属的皇位威胁已经消失,朱棣主要要对付的对象是朱允炆的三个兄弟,他们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熞和朱允熙。

朱允熥和朱允熞年纪相仿,而且都有自己的封地。朱棣上位后,想着要树立一个明君的形象,所以一定不能无缘无故对这两个人下手。

朱棣首先找到朱允熥,说:“如今朕当上这个皇帝,天下人有所非议,朕也是无可奈何,你是朕的亲人,应该不会这样想吧?”

朱允熥心里恨不得一刀杀了朱棣,但面上只能是点头哈腰,说:“那是自然,皇上登基那是众望所归,是天下百姓之性。”

朱棣听了奉承的话,非但没有欢喜,反而更觉得朱允熥阴险,他说:“我有一个好去处,你可愿意为朕前往。”

就算朱允熥再不愿,也不敢说啊,他赶紧点头。朱元璋不但把朱允熥打发走了,还捎上了他的兄弟朱允熞。

他们两个从亲王被降到郡王,然后朱允熥被派到福建漳州,朱允熞在辽宁建冒任职。

朱允熥和朱允熞刚一出发,朱棣就后悔了。这两个人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任职,就算是朱棣不太能管到他们了。

万一朱允熥和朱允熞在封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到时候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就让朱棣头痛了。

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朱棣就把朱允熥和朱允熞给召回来了。朱允熥到了封地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又被叫回了京都,一路辛劳,朱允熥还是忍不住了。

被朱棣抓住了小辫子,朱允熥日子就不会好过了,朱棣直接把人除去宗籍,彻底断了他们染指皇位的路。

到这里,朱允熥和朱允熞两个心头大患算是除掉了。朱棣废掉两个大的,小的也没有放松。

朱标的小儿子朱允熙,朱棣念在他年龄较小,让他陪吕太后去守皇陵。还以为朱允熙可以就此逃过一劫,但是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大家想的太简单了。

等到朱允熙十六岁的时候,突然天降一场大火夺取朱允熙的生命,正如当年的朱允炆。

但是朱标,不管是有实力谋反的,还是没能力谋反的,统统都没有落的好下场。

朱棣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刺一根根拔掉了,自己身上还没沾上多少脏水,实在是一举多得。在对付皇子的同时,朱棣也没有忘记那些公主。公主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郁郁而终还是善始善终

朱标生了四个女儿,有两个早夭,成功活下来的只有两个。长女江都公主嫁给了耿璿,成耿炳文的儿媳妇。

耿炳文镇守长兴十余年,积累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耿璿也不甘人后,习得也有出超的军事能力。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耿炳文和耿璿父子联手,用二十万大军和朱棣的大军对战,双方胶着,谁也没有取得好处。

朱允炆眼见朱棣的势头越来越足,他心急如焚,把不能镇压反军的责任归罪于耿炳文年老。

朱允炆把耿炳文从战拉下来,却没有得到他预想中的胜利,反而失败得更快了。

自古成王败寇,原本因为江都公主的远离,他们一家就已经是朱棣的下手对象了。如今再加上耿炳文父子得罪过他,朱棣非得好好修理他们一番不可。

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朱家人,朱棣还有可能顾忌一下世人的眼光。但对象变成耿炳文的时候,朱棣干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没几天,耿炳文家破人亡。失去家产和丈夫的江都公主,整日郁郁寡欢,食不下咽。

就算下人在怎么劝告,江都公主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了,以泪洗面。后来情况有所好转,江都公主不再哭了,但也是终日闷闷不乐。

长期的忧伤耗空了江都的公主的身体,在耿璿死后不久的时间了,江都公主也撒手人寰了。

和郁郁而终的江都公主相比,朱标的另一个女儿宜伦郡主就显得相当幸福了。

第一次看到可怜兮兮的宜伦郡主,朱棣的心就软下来了。朱棣蹲在宜伦郡主的跟前,轻声说:“以后,你可愿意跟在皇叔身边。”

年幼的宜伦郡主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谋反,她见朱棣面善,就点头说愿意。

宜伦公主被朱棣养在了皇宫里,从小锦衣玉食。加上朱棣对她也是很上心,宜伦郡主的一生还是过得很平坦的。

看着宜伦郡主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朱棣的长兄朱标一脉几乎全部被抹掉了,朱棣的内心好像生出了那么一点点愧疚感。

至少,面对宜伦郡主时,朱棣已经完全剩下父爱了。宜伦郡主成年后,朱棣把她嫁给了南京羽林左卫带俸百户于礼。虽是下嫁,也算善始善终。

从曾经的皇位正选,到被朱棣取代,朱标一家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全部。可是历史就是这样,强者为王,朱允炆斗不过朱棣,凄凉收场就是必须的。

朱棣心狠手辣,把朱标一家逼入绝境,最后能剩下一个年幼无知的宜伦郡主,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标的   江都   封地   郡主   皇位   皇陵   太后   皇上   子女   皇帝   妻子   结局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