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建议中国人阅读《明朝那些事儿》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十七年前,时光回溯至2006年,一部不同寻常的历史小说横空出世,它在天涯社区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部小说如今仍然位居畅销书之林。

然而,对于这部备受欢迎的历史小说,我却怀有不同的看法,我不推荐你去阅读。这部小说,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扭曲了历史事实,混淆黑白,误导人们的历史观念,是一本不良之书。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皇朝的风采、皇帝的治理和日常生活,以及外交、内政等方面,都被渲染得光彩夺目,展现出一个富饶、强大、令人钦佩的明朝。但这是否就是真实的历史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要谈论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令人不满意,那非明朝莫属。举几个罕见的现象作为例证:首先,王朝建立之初,农民起义层出不穷,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前中后期。其次,崇祯朝高官集体放弃职责,士林几乎全面投降清朝。再者,明朝军队的士兵生活极为困苦,军官普遍领取虚假薪饷,导致士兵大规模逃离。此外,明朝还经历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不仅与经济原因有关,也与国内的高压统治和迫害有关。


然而,在作者笔下,这些重要历史事实似乎都被无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好的王朝形象。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富有魅力的皇帝形象,他们关心百姓,致力于改善民生,在他们的统治下,明朝变得愈发强大。但这与实际情况相悖。

明朝皇帝的统治下,百姓的幸福度并没有得到提高,社会也没有清明。事实上,明朝的统治采用了高压政策和极端的社会控制与压迫。文字狱、屠戮功臣、对官僚和文人的不尊重、低薪酬、强制移民、没收富豪的财产等政策开罪了广大官僚、商人和文人阶层。农民除了承受沉重的税负外,还受到朱元璋极端的控制,他将人民视为可无限剥削的韭菜。


朱元璋并非英明的统治者,而是一个暴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破坏者的代表之一。朱棣也同样残暴。崇祯则表现出成熟卓越的政治家形象,但实际上也有其不堪之处。这样的领导下,明朝百姓无法幸福,社会也无法进步。

明朝的崛起,很多人将中国近代的屈辱归咎于满洲贵族,但元凶实际上是朱元璋。明朝是一个与以往中国历史朝代不同的王朝,它封闭、高度专制,强化了皇权,限制了思想自由,扼杀了自由。明朝是中国与西方拉开差距的开端,为清朝树立了很多不良政治先例。此外,明朝时期的假古董、假字画、假银子、假药等造假现象也为中国近代的丑陋习气埋下了伏笔。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并非明史研究者,他在写作时年仅27岁,主要是为了谋生。尽管他是当时中国历史小说领域的知名作家,但并没有对明史和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是带着原始的热情和偏袒,一味美化明朝。这与历史小说作者的职业良知和底线相悖。

综上所述,《明朝那些事儿》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历史准确性和客观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阅读时,应保持谨慎和批判的态度,不可被虚构的美化形象所迷惑。历史需要客观和深入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传说和夸张。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明朝   崇祯   王朝   明史   事儿   历史小说   皇帝   本文   中国人   形象   建议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