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迎难而上 产能规模双提升

全球经济低迷,半导体产业处于周期性低谷,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微)选择了迎难而上,在2022年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并快速完成了自身产业链配套完善,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推动全员数字化转型,加速产品迭代、在提升制造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上下苦功夫,不仅扭转了开局不利的状况而且快速提升了产能和规模,2023年预计将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提质升级技术,向芯片高端制造业进军。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10个,以及超20个专利的补充。并在10月份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已经成功量产6款自主研发IC,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预计后续将每月给公司贡献数千万元的销售业绩。

扎根贵州,深化产业布局,利用自身优势强链补链。电镀工艺作为芯片封装测试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以往是要发回广东惠州和江门等地进行加工后再发回清镇,不仅增加了制程成本,也加大了制程周期,削弱了竞争优势。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集团总部看好贵州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贵阳花溪又投资兴建了一个独立运营的电镀厂:贵州杰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继而也成为了花溪表处产业园第一个签约、第一个装修,第一个试运行的电镀厂。这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增强中芯微电子的核心竞争能力,也解决了日益增多的贵州、广西境内半导体实体制造企业电镀工艺方面的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中芯微公司在推动全员数字化转型方面不断探索。

针对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工序多、设备杂、要求高、变动多的特点,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制程的敏捷化、柔性化、一体化成为必要。

根据人工操作会出错的不可避免特性,利用数字化系统管理能大大降低对人工的要求,既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效率,同时又实现了芯片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品质管控。

针对整个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中芯微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高级排程系统(APS)、物资需求计划(MRP)、生产执行系统(MES)整合至PWS生产管理系统,通过PDA终端自动扫描录入系统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再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云系统)对接融合,实现了全生产线数字化管理和各环节数据无缝对接。PWS生产管理系统+ERP云系统在芯片封装测试行业处于领先水平,Java编程语言使得PWS生产管理系统+ERP云系统系统可以在电脑、平板、手机各种类型终端设备上使用。

数字化和信息化在产业方面的深度融合,使中芯微公司在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得到了新突破。

由于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推动,加之重视全流程品质管理,稳定的品质,高效性交付,具有竞争力的性价比,成功与纳思达、上海芯导电子、力源信息、四川蕊源集成电路等公司达成合作,将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伟

编辑 罗昌

二审 李中迪

三审 胡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   微电子   迎难而上   产能   全员   生产线   芯片   规模   测试   数据   系统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