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家社区食堂凭“食”力圈粉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

“叔叔阿姨来了……”10月18日12点半,看到老人们陆续进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食堂负责人周芸问着好,随即走到窗户边关上一扇扇通风的窗户,“天凉了,容易着凉。”

粒粒分明的米饭泛着油光,胡萝卜吸收了肉的香味和油脂,将甜丝丝的香味溢入到了空气中。在午间的社区食堂里,用餐的老人们等待着抓饭出锅。

“抓饭是我最喜欢吃的,提前来占个位置。”80岁的邵登英落座,周芸端上一杯热茶,招呼工作人员刷卡。“滴”一声,本次消费10元。刷完卡后,一份热腾腾的抓饭、爽口的凉拌菜和一碗醪糟汤被端上桌。

很快,邵登英周围,一张张4人座的餐桌前坐满了老人。抓饭是老人们呼声最高的人气美食,花费不多,营养丰富,性价比很高。

10月18日中午,老人们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食堂用餐。索蓉芝摄

周芸悉心照顾着每一位老人。“刷卡和打饭,咱们都优先美女,帅哥需要等59秒。”听着周芸的话,老人们哈哈大笑,用餐氛围轻松愉快。

“听说你们的饭菜好,我也来办个卡。”72岁的马利梅住在附近社区,走了15分钟来到社区食堂,周芸带她参观时,墙上张贴的价目表和一周食谱单引起了她的注意。

10月18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食堂墙上张贴着一周食谱和收费价格,索蓉芝摄

“90岁以上老人5元,80-89岁老人10元,70-79岁老人12元,69岁以下老人14元。”周芸一边介绍一边打趣说:“是不是第一次觉得年龄大也有好处?”

“年龄大的这些好处,还不多亏了你们细心周到的照顾。”一旁用餐的曾广伸接过话说,每个月的午餐不重样,饭菜少油少盐,软糯可口,适合老年人吃。

92岁的曾广伸身体硬朗,以前中午这顿饭,他经常热点剩饭剩菜凑合。自今年6月1日,东山社区食堂开业以来,他就被食堂“圈粉”,有时吃完饭再打包几个包子,晚饭也有了着落,子女们也放心。

能“俘获”人们的心,和周芸以及食堂的厨师、工作人员的用心分不开。每天早上8点,周芸就会到蔬菜批发市场采买当天所需的蔬菜。10点赶回食堂后,厨师忙着配菜,工作人员则把食堂打扫干净。

周芸更是闲不下来,为了让社区食堂的菜品口味更贴近老人们的要求,周芸时常和老人们聊天,炒米粉、丸子汤、牛肉汤饺等菜品就是周芸征集大家意见后推出的。还别说,都挺受老年人欢迎。

东山社区食堂开业4个多月来,菜品创新只是周芸给老人们的第一重惊喜,她还不定时推出“3元午餐”,是她给老人们的第二重惊喜。“我想让这里成为老人们另外一个家。”周芸说。

东山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78人,其中独居老人170人,孤寡老人12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26人。

根据居民需求,地磅街道把闲置社区办公设施改建成了卫生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等。“免租金和低物业等政策扶持,给了我很大的底气。”周芸说。

每天中午,老年人用完餐,都会特意向周芸道谢,随着大家口口相传,社区食堂逐渐有了名气,这些成绩,像是给她颁发了一枚勋章。

东山社区食堂不光圈了“老年粉”,附近各年龄层的居民也常来打卡。尤其是厨房做炒米粉时,甚至有年轻人提前预定,食堂大姐贴心炒了辣和不辣两种口味。

渐渐地,社区食堂里的居民们都成了老熟人,碰到周芸,说出自己想吃的新菜品,周芸默默记下后,就让厨师去研发。一周后,新菜就新鲜出炉了!

人情味,就像社区食堂每天午餐熬制的汤,慢慢沁入了居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乌鲁木齐市   食堂   东山   东区   抓饭   乌鲁木齐   社区   老年人   街道   居民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