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区无声咖啡店初开,二胎宝妈店主:人生是拼搏出来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

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即将开幕,轮椅篮球、羽毛球等率先迎来首个比赛日。

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们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热血逐梦。赛场外,千千万万如赵东芳一样的残障人士,经营小店或努力求职,在杭州拼搏出自己的“完美”人生。

在萧山区新街街道新宜社区邻里中心,藏着一家手语咖啡店。赵东芳正是这一家特殊小店的店主。

10月21日,潮新闻造访了这家无声小店。

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店内用纸代话

附近居民是常客

店内,咖啡的浓香混合着烘培的甜蜜,悠悠飘散在咖啡店内。调皮的孩子在店里奔跑,赵东芳笑意盈盈地看着,眼中传递出幸福的感觉。

不同于一般的咖啡店,在这里,文字很重要。

每一张宣传图片道出了区别——无声咖啡馆。手语标识简单的词语,咖啡、杭州等。每一款咖啡,每一个面包,都会被清楚地标明价格、口味。

价格并不昂贵,普通的咖啡10几块一杯。

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记者试图点一杯无声咖啡,赵东芳站在柜台后,把一张纸递给记者,示意写下咖啡品类,包括冷热等细节,赵东芳用手势打比方也要注明。

咖啡醇厚,旁边的糕点也注明“手工制作,零添加,拒绝过夜”。

除了记者,店内三三两两的顾客是附近的居民。孩子缠着父母,要吃甜糯的脆角面包。母亲示意,指了指脆角。赵东芳带上一次性手套,抓取了定额的克重,递给母亲,结账。

一整套点单过程,静默无声,但饱含用心和尊重。

“这家无声咖啡馆的主要客人都是附近的居民,很多孩子在附近玩耍,看着儿童,觉得很快乐。”赵东芳在手机上打下文字。

二宝妈妈生存不易

最开心两个女儿都是健全人

赵东芳是钱塘区义蓬街道人,从小就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在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毕业。

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电脑排版工作。“找工作很艰难,因为有缺陷,并不适合大部分工作。”花费了三四个月,赵东芳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很珍惜,大年初三也在加班加点的干活。

“生了二胎,没时间陪孩子,我辞职了。”赵东芳回家专心照顾家庭,转换赛道。

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她的老公从事电脑图片PS工作,同样是听障人士,小夫妻生了两个女宝,“大宝的六年级,小宝一年级,我最开心的是,她们都是健全人。”

今年8月份,在新宜社区的帮助下,邻里中心里开了一家无声咖啡馆店。赵东芳从家庭主妇转换为咖啡店老板。

每天她坐地铁从钱塘到萧山,晚上8点半下班后,再乘坐地铁回家。虽然开店不易,但赵东芳感觉很充实。

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我是第一次开店,很多都要学习。”赵东芳打下一段文字,比如最初发现附近孩子多,增加了糕点部分经营项目,很受欢迎,店里的经营方式在不断的调整。

最难的是,沟通问题。不同于以往工作可以依靠微信和qq沟通,小店经营需要和顾客面对面。为了让更多顾客了解无声咖啡店的特别,赵东芳的老公做了很多张海报,摆放在店内醒目位置。而赵东芳自己则负责书写每日价单,让顾客能轻松理解。但,也常会出现意外情况,有些沟通会格外费劲。

“没办法,这些都是需要慢慢克服的。”不过,在赵东芳看来,大家都很友善,大部分人临走时,会比出“谢谢”手语,让她感到很温暖。

亚残运会即将开幕,每每看到坚持不懈的残疾人运动员,赵东芳都很受鼓舞。“人生如同赛场,都需要不屈服不放弃的心态,经营咖啡馆虽然比不上为国争光,但精神是相通的。”

在她看来,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面并不广,所以她很珍惜现有的一切。会好好经营一家小咖啡馆,就像运动员专心自己的赛道,终会拼搏出一片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咖啡店   手语   新闻记者   杭州   残疾人   咖啡馆   店主   顾客   咖啡   记者   孩子   人生   工作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