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黄河边 - 管好用好每一滴水,在山东黄河水开启了“增值”之旅

视频加载中...

眼下,金秋时节,齐鲁大地生机勃勃,处处好风光。沿着黄河,两岸农田里秋收秋种正忙,一片丰“景”,而在不远处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水的支撑。水孕育生命,滋养城市,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千百年来,九曲黄河流经山东,汇入大海,哺育了齐鲁儿女,给予丰厚的馈赠。

在北店子闸管所,工作人员进行量沙。

但是,看起来奔腾不息的黄河也是一条资源性缺水河流。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如何让滔滔大河永葆生机活力,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年来,山东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黄河水精准“引进来”,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在山东,黄河水开启了“增值”之旅。

日常巡河

把好调引黄河水“第一关”:

对引水进行记录测算,从源头精准管理黄河水

10月,济南黄河大堤上秋意渐浓,千亩银杏开始披上金装。不远处,杨庄引黄闸矗立在大堤一侧,不久前,这里刚刚完成了提闸放水,汩汩黄河水由此流向了槐荫区美里湖街道和吴家堡街道的田间地头,大名鼎鼎的吴家堡大米在黄河水的滋润下度过了育苗期。

在杨庄引黄闸斜对面,是济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北店子闸管所。这里有一群黄河“护水人”,他们守护着调引黄河水的“第一道关”。

郭伟森是北店子闸管所的其中一员。每天早上8点,郭伟森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这是他上班以来养成的“雷打不动”的习惯。距离上班还有半小时,他提前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核对每日调引黄河水的数据信息。前一天几点几分提闸,共引了多少水,取水渠道的水流速、含沙量各是多少。8点30分,水情信息一一核对计算无误后,准时上报给上级单位。

济南虽是“千泉之城”,但也和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摆脱不了缺水的命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83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如何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用水需要?黄河水成为解决“用水之困”重要的客水资源。

然而,黄河水近在眼前,也不是想用就能用。“根据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济南每年可以留下的黄河水总量为5.68亿立方米。”济南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副主任肖学新告诉新黄河记者,这5.68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需要满足农业灌溉,确保粮食安全,同时还要满足城市用水。“在重新申报,接到新的调度指令之前,多一立方米的水都不能放。”肖学新说。

北店子闸管所管理着济南黄河沿线杨庄、北店子等几处济南市尤为重要的引黄水闸站,它们承担着为区域农业灌溉和城市生活供水的职能。尤其是北店子引黄闸,负责为济南市民饮用水水源地玉清湖水库蓄水,几乎一年365天不停歇。“我们的工作是在提水泵站将黄河水引入闸前后,再开闸提水让黄河水进入玉清湖沉沙池,此后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

调引黄河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考验着郭伟森和他的同事们。郭伟森介绍,对于提闸引水,他们有一整套的规范流程。“需要提闸引水前,槐荫黄河河务局防办会向我们下发调水通知单,接到通知我们才会根据指令进行操作,开启或落下水闸的启闭机。”而每天在启闭机运转前,郭伟森和同事们也开始了对黄河水一天的计量计算。他们守在水闸旁,不仅要盯着闸前闸后的水尺观测水位,待水流平稳后,他们还会操作起流速仪,取水样测含沙量,每天的引水总量和黄河水情信息,都会在第二天上午准确无误的上报。这样一来,他们实现了从源头上精准管理黄河水。

精打细算用好水:

全省各地不断探索深度节水控水,引黄灌区用上了“智能灌溉”

水很宝贵,黄河水更是如此,每一滴都来之不易。如何能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着更大价值?放眼山东全省,深度节水控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各地不断在探索着“新经验”。

在聊城市位山灌区,借助智慧供水系统,灌区的量水测水效率提高了50%,计量精度提高了3%,每亩次可节水约20立方米,核算下来年节水可达1600万立方米。据了解,这种智能灌溉,就相当于田间灌溉“自来水”,用户只需要刷卡或者操作手机,便可轻松取水,用水、用电信息同步上传到智慧供水平台,形成动态数据。

当地受益群众王立浩是田间“老把式”,也是一名种粮大户。他说,“自从用上智能灌溉,一亩地只花20元,半天就能浇10亩地,不仅效率高了,花费还少了一多半。”

而在德州市宁津县,则通过探索水权交易让当地百姓尝到了精打细算省水的甜头。宁津县刘营伍乡村民张霞有着切身体会,“一亩地每年的水权指标是179立方米,节水改造后,不仅能满足浇地需求,省下的水村委会还能回购。”

除了农业领域,工业领域的“用水大户”也将节约用水作为生产制造环节的重中之重,把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例如青岛啤酒,他们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深度处理、梯级利用采取多种有效的节水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配置资源。据介绍,在开源方面,他们会把工厂的排放水收集起来,作为景观用水、设备冷却、冲厕用水,此外还有重复利用。在节流方面他们执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借助搭建的实时化信息平台,每天的用水量都可以实时地观测到。发现异常,他们会第一时间解决,保证用水稳定。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用水总量217亿立方米,严格控制在国家下达山东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241.1亿立方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4.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5立方米;全省共有国家节水型城市25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县)119个,均居全国第一。

编织现代化水网:

山东获批黄河流域唯一的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2025年省级水网覆盖范围将达88%以上

眼下,济南东城涵盖东湖水库、白云水库、杜张水库、狼猫山水库的四库连通调水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加速推进,今年年底前主体工程就将完工并具备通水条件。

新建成的四库连通调水工程将形成以东湖水库输水工程、四库连通调水工程两条线路向凤凰路水厂、东湖水厂、旅游路水厂等三座水厂供水,同时向巨野河、杨家河、土河、刘公河、韩仓河、龙脊河、小汉峪沟等七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促进河道有水的供水网络格局。

四库连通调水工程是济南建设现代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立足缺水型城市实际,济南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市级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现代水网建设初战告捷。按照建设规划,济南提出着力打造“三轴四源连多点、五横十纵纳百川”的市级水网格局。截至目前,已完成卧虎山—锦绣川连通工程、玉清湖水库—鹊华水厂连通工程,基本完成雪野水库—大冶水库连通工程,今年将新增调水能力125万立方米/日,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济南仅是山东全面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缩影。2022年8月,山东省获批成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眼下,一张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民生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骨干水网格局正在加紧织密。

据悉,山东现代水网由“纲、目、结”三要素组成,通过“纲、目、结”并举,加快构建形成“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省级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省级重点谋划骨干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市县重点推进区域水系连通,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推动水利工程集点连线、组线成网,发挥网络综合效益。

山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23年起,山东将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现代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截至目前,山东省16市已全部完成市级现代水网规划编制,136个县中已有104个编制完成县级现代水网规划。到2025年,省级水网覆盖范围达到88%以上,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记者:杨璐 摄影:王汗冰 摄像:徐超 剪辑:徐超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山东   黄河流域   黄河   水网   水厂   济南   水资源   水库   省级   河边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