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元朝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不难理解


#历史开讲#

元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非汉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与同样是非汉族统治的清朝一对比,元朝就显得太过于短命了。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元朝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一路征服了不可胜数的国家、部落,甚至还打到了欧洲,使得当时的欧洲文明闻风丧胆。


但即使是这样的强大实力,却也敌不过内部的变化,使得元朝虽然横行一时,但“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最终不到百年时间便迎来了此起彼伏的反抗军,走向了灭亡。

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元朝与其他王朝不同的是,他们的灭亡却是出现在皇位继承之上。


一、王朝的锁链——嫡长子继承制

由于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和血缘制度的影响,一个家庭当中往往会根据女性的身份、家庭背景而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妻,另一种是妾。

妻的地位要远高于妾,在家族当中负责打点家族中的大小事务,而妻也分为正妻和次妻及以下,正妻的地位自然要比其他妻子高,也是唯一能出席各种大小仪式的人。


随之延伸而来的,就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下的第一个男孩,在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之后,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家族只能由这个孩子来继承。

这个制度虽然也并没有那么牢靠,但是在古代却经过了长期的检验,属于是相当成熟的继承制度。


但是对于皇室来讲,这个制度有参考性,并非是绝对的。毕竟能够掌管天下的权力在手,不是每个人都能放下心中的欲望。

因此对于皇帝的儿子而言,争夺太子之位就成为了自己的生活目标。

而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皇帝会早早立下太子以免发生不测,也有的皇帝会特意放纵儿子竞争,期望优中选优,保证家族的权力。


因此很多王朝其实并不太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但会将其作为保底的标准,至少在自己发生什么意外的时候,能够确保自己的嫡长子有法理可以坐上皇帝的位置。

但是元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们却没有像其他王朝一样选择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另起炉灶,混合了其他的几种制度,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继承制度。


最终导致皇位继承混乱,走上了短命的路程。

二、忽里台大会制度

元朝的建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作为公认的始祖,成吉思汗的名字不仅震撼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更是对整个世界都造成了影响,让元朝在冷兵器的年代就成为了横跨欧亚的超级国度。


然而元朝起源于蒙古,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游牧民族风俗。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选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能够保障整个部落的利益和存续。

在成吉思汗统一整个蒙古部落之后,忽里台大会就成为了蒙古各部落专门议事的大会,颇有现代民主制的风格,蒙古人的继承人也会在这个大会上经过商讨评论之后由众人选出。


但是这个制度在部落时期还好,因为部落人少,所以大家的利益在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选出一个能做大蛋糕的领袖,总是要好过固步自封。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忽里台大会制度就开始逐渐失去了优势。


而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便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开始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以保证这个国家的延续。

然而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部落领袖们却不这么认为,一旦忽必烈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他们所支持的继承人将很难保障自己的利益,并且他们的权利也会受到侵害,最终失去能左右皇帝的权力。


因此在内部的压力下,忽必烈最终还是没能完全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只能妥协地将两种制度混合使用。

但这种强行混合在一起的制度,必然会在某种情况下出现偏差,最终带来杀身之祸。

三、混乱的皇位继承


从1271年忽必烈称帝之后到1368年元朝宣布灭亡,元朝一共统治了97年,但是在这97年的时间里,元朝却换了16任皇帝。

元朝中期更是在短短的39年里换了9位皇帝,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坐了4年皇帝的位置,这种情况也使得元朝元气大伤,最终无法维护自己的统治。

而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继承制度的混合,使得元朝内部的皇位继承完全混乱。


在忽必烈死后,这种制度虽然维续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铁木耳驾崩,其孩子早夭,皇帝的位置空了出来,使得当时的野心家们开始跃跃欲试。

于是在他们的呼吁下,嫡长子继承制被选择性废弃,忽里台大会再次召开。


最终在这场大会上,真金的孙子海山被众人选举为下一任皇帝,也算是继承正统了,可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在这场大会上彻底失去了地位。

于是在海山逝世后,众人按照规定再次召开大会选举海山的弟弟作为皇帝。

这时海山之子和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权力的,于是便掀起了叛乱想要夺回皇位,但最终却失败了,落得逃窜山林的下场。


而在海山弟弟继位之后,他马上就废除了忽里台大会,决定违背规定再次启用嫡长子继承制,将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

这下又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因为大家在数十年前才好不容易让嫡长子继承制消失,就是为了通过所谓的民主来维护各方的利益。


但是你一上来就要重启嫡长子制度,这不是打大家脸么?

于是在海山弟弟死后没过几年,他的儿子便被政变刺杀,年仅20岁。

而嫡长子制度也再次被废弃,众人又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出真金的另外一个孙子为皇帝,但搞笑的是,这个皇帝上位把持权力之后,又再次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

于是双方又开始了政变、战争、选举、集权的恶性循环,这也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四、小结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将智慧传承给后代,并且让后代推陈出新。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也有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从春秋时期便成为了各国的继承制度,再经过数千年漫长的检验之后,早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继承制度。


不仅能够保证统治集团的利益,也能满足皇帝本身集权的想法,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元朝版图虽大,但在继承制的创新上却没有吸收到这一点,反而将更多的影响因素带入到了继承制度当中。

使得元朝的统治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混乱,最终堡垒亡于内部,这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皇位   元朝   海山   蒙古   王朝   长子   皇帝   大会   制度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