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携妻子回乡,发现童养媳苦等自己22年,妻子决定让人感动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57年,在江西泰和县苑前乡头村,一个瘦弱、温和的女人焦急地等待着她的丈夫的归来。然而,她并不知道,她的丈夫早已娶妻生子,甚至以为她已经去世。当一辆汽车的轰鸣声逐渐逼近时,村民们早已聚集在路边,迎接这位开国少将易耀彩和他的妻子范景阳的到来。



从车上下来,易耀彩身着整齐的军装,看起来英俊挺拔。站在不远处的张凤娥注视着这位曾经亲近的男人,然后走近他,声音微弱地哽咽着:“耀彩,你还记得你的凤娥姐吗?”她的声音虽然柔弱,却足以引起易耀彩的注意。



易耀彩的眼中泛起泪光,他凝视着面前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忍不住说:“你是凤娥姐吧,真的是你,太好了,你还活着,我以为……”他的声音也因激动而颤抖。



这个意外的重逢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往事,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由此展开。多年未见,物是人非,然而,张凤娥内心的喜悦无法抑制。



范景阳也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一切。她看到了张凤娥的敏感和易耀彩的感情复杂。背后,一些村民开始私下议论:“易耀彩如今已经富有了,为什么才回来找张凤娥?”这些议论让张凤娥心情复杂。



最终,范景阳打破了沉默,微笑着说:“你一定是凤娥姐吧,耀彩经常提起你。”这个友善的举动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张凤娥也微笑着回应:“你好,你们一路辛苦了,先去屋里休息一下吧。”她的言辞充满善意,然而,易耀彩内心却满是疑虑。



经历过多年的战争,易耀彩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但在处理情感方面,他显然显得有些拙劣。他不得不跟随两位女人,范景阳和张凤娥,走向未知的未来。



眼前是易家的房子,墙壁上的裂纹和岁月的印记都显而易见。为了掩饰内心的悲伤,张凤娥借口去倒茶。范景阳则借机研究了丈夫的老家。她虽然不了解当年发生了什么,让易耀彩误以为张凤娥已经去世,但她对张凤娥的遭遇充满同情。



范景阳打破了沉默,对丈夫说:“以后我们要将凤娥姐当成家人,我也会帮你好好照顾她。”她的善解人意让易耀彩感动不已。他决定要将事情说清楚,讲明白。



当张凤娥端着茶回到大厅时,她的情绪已经平复,但她明显感受到两道注视着自己的目光。她平静地说:“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聊一聊吧。”



事情要从易耀彩投身军队的年代讲起。在1916年出生的易耀彩家,他是独子,自小就显示出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对祖国的向往。易耀彩的父母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早早加入当地的赤卫队。这对年幼的易耀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成长为一个正直、坚韧和勇敢的年轻人。



为了早日报效祖国,易耀彩决定投身军队。虽然他的父母心痛不已,但他们尊重儿子的决定,在1929年将他送到井冈山。易父易母为儿子感到自豪。



然而,军旅生活十分艰苦,特别是对于年幼的易耀彩。然后,在长征的道路上,他意外得知了家人被残忍杀害的消息,他的父亲易宇爽甚至被抛尸赣江。然而,他并不知道张凤娥的命运。张凤娥在长征之后回到家,却只看到了一地的血迹,这一切让她的生活陷入了地狱。



然而,她坚持留在家乡,等待易耀彩的归来。虽然她不识字,但她依然托人传递信息给易耀彩。左等右等,却未等到回信。然而,张凤娥坚信易耀彩最终会回来。



1935年5月2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国民党军依旧紧追不舍,红军决定夺取泸定桥。在炮火的轰炸下,泸定桥的桥板已经支离破碎,只有两条铁索连接着两岸。易耀彩和他的战友们只能携带木板,一边前进,一边搭建桥梁。然而,很多战友在炮火中牺牲,泸定桥的夺取成为了一个生死搏斗。易耀彩在那一年仅十九岁,但他坚定地誓言要继续革命事业。



然而,长征还没有结束,易耀彩却面临另一个考验。在红军穿越草地时,他不幸患上了疟疾。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治疗这种疾病几乎不可能。然而,易耀彩坚韧地挺过来,他告诫自己:“大仇未报,岂能丧命。”最终,他的舅舅用一锅“牛肉”汤喂给他,这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他的生命。长征结束后,易耀彩逐渐崭露头角,他的才能被充分发挥,最终成为了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的参谋长。



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易耀彩一直是单身。然而,部队领导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决定为他介绍对象。这就是他认识范景阳的开始。他们的婚姻虽然匆匆忙忙,但在共同的理想和工作中,他们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战争仍在继续,易耀彩和范景阳时常分隔两地,范景阳时常担忧丈夫的安危。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使他们的感情更加牢固。

然而,到了1950年,易耀彩成为海军青岛基地司令员,他感叹虽然新中国已经建立,但他的责任依然沉重。范景阳希望陪伴丈夫回老家,但突然接到通知,易耀彩被选中前往苏联海军学院学习。他了解自己有很多要学习的知识,所以决定留学。

1990年,74岁的易耀彩在北京去世,范景阳十分伤心。六年后,张凤娥也离世,她的骨灰与易耀彩合葬。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人们认为两人将在来世再续前缘。

尽管生活曲折,这个故事最终以一种和解的方式结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命运可能会将人分开,但真正的感情终究会让人们重逢。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泰和县   泸定桥   赣江   童养媳   炮火   少将   回乡   红军   内心   妻子   丈夫   本文   多年   感情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