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全靠配音?盘点几位“哑巴演员”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阿离言

编辑|阿离言

近年来,娱乐圈出现了一批依赖配音的“哑巴演员”。

他们演技不济,却靠后期配音过关。

甚至记不住台词,直接念“一二三”,完全依赖配音才能完成作品。

这种现象在一些通过选秀出道的偶像演员中尤为严重。

这既不负责任,也严重影响作品质量。

作为演员,声音和表演是基本的专业素养。

如果连自己的声音都不敢使用,那还配得上“演员”的称号吗?

下面就来盘点几位靠配音的演员。

靠声音流量的偶像演员们

任嘉伦和成毅都是近年来较为年轻的偶像演员。

他们主要通过出演古装剧获得人气。

尤其依靠配音员修饰后的磁性声音赢得粉丝的喜爱。

然而,一旦使用自己原本的声音,便暴露出表演上的薄弱。

任嘉伦在出演《周生如故》时广受好评。

但在其续集《一生一世》中坚持使用自己的原声配音。

结果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失望。

他的原声气若游丝,与剧中人设格格不入。

这也导致许多观众认为《一生一世》的剧情与前作没有联系。

相比之下,成毅则干脆从未在作品中使用自己的声音。

依靠磁性配音获得流量的做法,也惹来行业内部分批评。

比如前辈演员殷桃就曾直言,如果那些配音演员自己会演。

哪还有戏给这些偶像演员的空间。

的确,过分依赖配音来掩饰表演短板,也难以获得观众长期的认可。

不过,任嘉伦和成毅还算自知之明。

至少目前还没有完全放弃配音,而是选择继续改进演技。

如果经过后期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演技和原声实力都能有所进步。

说不定还能成为优秀的演员呢。

如何在娱乐圈立足,靠的终究是实力。

而不是过分依赖幕后团队的包装。

然而,这种通过配音弥补演技的做法,在业内并不罕见。

许多初出道的小鲜肉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圈内立足。

也会通过类似的手段包装自己。

比如通过後期配音修饰,表现出磁性迷人的嗓音。

哪怕本人的实际声线并不出众。

或者故意选择一些古装题材,通过精美的服装打扮来弥补自身的表演生疏。

当然,这种依靠包装的流量明星通常很难长期站稳脚跟。

观众的美学疲劳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能及时转型丰富自己的表演风格。

很容易就被新人挤下流量宝座。

所以娱乐圈的竞争也好比一场长跑,最终能否走到终点,还是要看实力。

那么,作为业内的前辈,是否有必要过于苛责这些靠声音和包装起家的小生?

毕竟刚入行时多少需要些发展时间,太早被当成专业演员要求也不一定公平。

如果给足够的时间进步,说不定他们也能成长为出色的演技派。

所以前辈们不妨多给点鼓励,也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

这可能比单纯批评更能激发小生们的潜力。

配音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固然不容忽视,但过度批评也难免有失公允。

演员与配音者各有专长,配合默契才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我们不应将注意力局限于个人,而应着眼于作品整体质量的提升。

谁人皆不完美,重要的是持续进步。

也许接下来就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让这个话题不再那么尖锐。

现在只能说,这场讨论还远未结束。

用原声求突破,三败白玉兰

赵丽颖出道至今,先后出演多部热播剧集。

比如《花千骨》《楚乔传》等,塑造的小花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经典角色背后,都有配音师乔诗语的功劳。

乔老师的配音天赋异禀,屡次为赵丽颖角色增色不少。

两人合作频繁,默契十足。

然而,长期依赖配音也有弊端。

一些娱乐圈新人靠配音起家,却不能脱离“哑巴”的标签。

赵丽颖亦深感配音会限制自我突破。

于是她决心在《知否》中大胆使用原声来演绎角色。

这是赵丽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尽管《知否》的反响不如配音作品那么热烈,但赵丽颖没有气馁。

她继续在《老九门》中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

这次,她锻炼了语言的渲染能力,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原声道路上不断积累经验后。

赵丽颖终于凭借《花千骨》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但赵丽颖没有放弃,继续参演诸如《知否》等质量较高的作品。

2019年,赵丽颖再度凭《知否》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然而,奖项最后仍然擦肩而过。

第三次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提名,是在2023年。

那一年赵丽颖主演的《风吹半夏》热播,她在剧中饰演的形象精彩纷呈。

被视为夺冠大热。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赵丽颖第三次失利。

三次入围白玉兰奖都未成功,赵丽颖也许有些遗憾。

但她用自己的原声不断突破,已然成功转型为实力演员,得到了观众和业内的认可。

她的故事令人深思,在娱乐圈,没有任何成功是轻易获得的。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突破瓶颈,获得进步。

好戏何时再演

刘诗诗作为内地“四小花旦”之一,已经出道将近20年,代表作不胜枚举。

她曾凭借《仙剑奇侠传三》《步步惊心》等多部热播古装剧在网络上走红一时。

拥有大批忠实剧迷。

然而,近年来,随着刘诗诗年龄的增长,她的演技似乎也进入了瓶颈期。

刘诗诗主演的新剧《春风十里不如你》播出后,再次引发观众热议。

剧中,刘诗诗饰演善良温柔的女主角春儿。

但是轰动一时的“国民妹妹”此次依然使用全程配音。

没有大胆尝试原声演出,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事实上,刘诗诗主演的许多经典作品。

如《步步惊心》《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之天之痕》等热门古装剧。

从来没有使用过自己的原声,全部依赖专业配音演员完成对白。

其中,配音演员杨梦露几乎已经成为她的“专属配音”。

这种长期依赖配音的作风,已成为刘诗诗的一大特点。

2020年,在情感剧《流金岁月》中。

刘诗诗第一次尝试用原声演出,希望突破自我。

但是毫无实际经验的她在正片中表现失常。

被同剧女演员倪妮“完败”,令人尴尬。

这次失败经历更让刘诗诗不敢轻易放弃配音。

业内人士分析,刘诗诗的演技与年龄已显出现代女演员的代沟。

如果不下定决心突破,只沿用老路,恐怕难以在当今影视圈继续红下去。

但新剧仍坚持配音,似乎也透露出她缺乏进取心。

不过,作为老一辈演员,刘诗诗的演技潜力依然值得期待。

希望她能认清现状,改进演技,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流量明星不靠演技需改观

流量明星靠颜值火热,演技却不到位,这已成为娱乐圈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不断发展,观众的审美越来越高。

对演技的要求也日益严苛。

一味依赖外表的做法,注定难以长久。

演技才是明星立足之本,流量明星也该正视这一点。

以孙俪为例,《甄嬛传》红透半边天,她却因使用配音遭吐槽“不会演戏”。

配音固然顺畅动听,但过度依赖外援,也暴露了演技上的短板。

反观马伊琍、蒋雯丽等老一辈演员,代表作均为原声演出。

台词功底扎实,表演细腻真挚,受到瞩目与喜爱才是当之无愧。

演技不佳,片酬高昂,依靠包装造星,这种模式注定难以为继。

从戏剧本质来说,演技才是艺术的灵魂,外在条件终究流于表面。

以流量入行,可以迅速赚钱菲名,但想在这一行长久立足。

还需不断充实内功与表演技巧。

演技越好,越能演绎出立体角色,获得观众的认可。

这是明星在影视圈获得尊重的唯一途径。

流量明星当以孙俪为戒,莫重外表轻演技。

应改变依赖包装的做法,注重内功修炼。

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竞争的影视圈站稳脚跟。

成为有戏路和实力的优秀演员。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定颜值经济。

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不能偏废内在素养。

两者缺一不可,才能在娱乐圈长期立足。

所以流量明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兼顾外在包装与内在演技,这是他们在新时代走得更远的必由之路。

结语

配音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固然不容忽视,但过度批评也难免有失公允。

演员与配音者各有专长,配合默契才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我们不应将注意力局限于个人,而应着眼于作品整体质量的提升。

谁人皆不完美,重要的是持续进步。

也许接下来就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让这个话题不再那么尖锐。

现在只能说,这场讨论还远未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演员   哑巴   女演员   演技   原声   娱乐圈   流量   观众   声音   明星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