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五行争锋与红楼梦五行构思分析


文/沈抱书

我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大明和大清,在朝代更迭中留下了无数不解之谜。一是史书记载的缺失,造成了数不尽的轶事轶闻;二是文字狱的盛行,使得官修史书成了唯一可查的文献史料。然而,仍有一些铁骨铮铮的文人,采用隐蔽的方法,将一些秘闻秘史偷偷记录在其文学作品中。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在历史上有着一段复杂的恩怨情仇。大清的前身是金国,历史上为区别两宋时期完颜氏建立的金国,将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改称为后金。完颜阿骨打(完颜旻)建国号时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遂定国号大金。经专家考证,努尔哈赤定的国号也是“大金”,由于两个金国同属东北地区女真人建立的,为便于区别,大清前身的金国称作后金。

因无史料及文献记载,努尔哈赤取国号大金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但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改国号大清,却有很多说法。其一,从文义上释“清”为“扫清廓清”之义,立国号哪有如此简单,此说毫无根据。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洲也是笃信萨满的,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的鲍明认为“大清”国号实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daicing)。聪明绝顶的皇太极改国号,哪能如此胡弄啊?此说也纯属臆测。其三,就是五德之说,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大清。其四,松村润认为这个国号是汉文,取自《管子·心术下篇》与《内业篇》之“镜大清者视乎大明,鉴于大清视于大明”,大清即天,大明即日月,天盖过日月,此观点认为这是在跟明朝对比思想下制定的国号。

关于大清国号的说法因无记载,均为后人揣测。同样,大明国号来源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有专家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另有专家认为是出自白莲教,而源头是佛教。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第三种说法,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在传统文化最成熟的明代和清代,国号的制定,绝无可能是某个传说那么简单。朱元璋出身佛家,又深受白莲教影响,加之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吻合,“大明”国号当是综合各种因素确定的。

大明国姓为“朱”,据说古代有一支血缘氏族群体,对他们周围的赤心木产生了神秘而深厚的特殊情感。朱木便成为这个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便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久而久之,这一习俗被本氏族代代相承,并得到了周围其他氏族的普遍认同。于是,作为后世一部分朱姓的血缘先祖,古老的朱氏族便形成了。清代大文字学家段玉裁认为,朱是“赤心木”,所谓“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

历史的年轮证明,明清两代的恩怨情仇,与阴阳五行出奇的吻合,且关系密切。按阴阳五行之说:“木生火者,金生水者,金能克木,火能克金,”朱元璋立大明时早已在五行上破了金国五行,按理来说,大明不会再受东北“女真部落”的威胁了。

然而,时来运转的努尔哈赤,身边不乏高士幕僚,努尔哈赤不仅在国号上企图克杀大明王朝,在姓氏上也是别有用心。在《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中,爱新觉罗一共只出现过三次。文献上,对于其姓氏的起源有各种说法,经常自相冲突,学者一般相信,这个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创造,用来塑造其地位的。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觉罗”才是姓。

由于朱元璋的先见之明,努尔哈赤倾一生心血也未能夺得大明天下,继位后的皇太极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意识到了五行之妙。鉴于五行相克“水能克火”,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金改大清的实质区别是,从姓氏到国号都成了朱明王朝的克星。

阴阳五行认为“木主仁, 其色青,火主礼, 其色赤”,所以,明代宫墙和朝服均以红色为贵,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也喜红。“金主义, 其色白。水主智, 其色黑。”大清朝服便以黑色为贵,红楼梦里宝钗的衡芜院如雪洞,宝钗喜白色。综上可见,明清两代对阴阳五行认可度极高。

史料记载,明朝衰亡还有另一个原因,明孝宗朱祐樘过度溺爱太子朱厚照,朱厚照继位后,受宦官蛊惑,整日沉溺声色犬马,之后意外承继帝位的朱厚熜及其儿孙,同样宠信宦官,个个色迷心窍。与其说大明是亡于五行被克,到不如说大明亡于皇帝沉迷酒色、宠信宦官。

我们再说说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阴阳五行的应用与构思,以期通过阴阳五行探索红楼梦的奥秘。

《红楼梦》关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木石前盟败给了金玉良缘的故事,遵循的是阴阳五行中的“玉生金,金克木,木克石”。四大家族之贾薛两家,护官符上说薛家“逢年好大雪,珍珠如雪金如铁”,是暗示薛即雪之意,雪在五行中属水。石头记又名红楼梦,这无异是指贾府即为红楼,而贾宝玉又叫怡红公子,自然对应五行中的火属。读者注意这里的红楼,并非是指妓院青楼,大观园里的怡红院也非妓院。《红楼梦》第二回据冷子兴讲,贾宝玉曾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再看贾府主子老爷们,除贾政外,个个都沉溺于温柔乡中,这即吻合了明史,也应了五行“水克火”。

《红楼梦》是作者为闺阁立的传记,贾府自上而下,都显露出阴盛阳衰的景象。阴阳五行中的阴阳,并非是仅指雌雄,作者专门设计了史湘云主仆之间的阴阳论,以证阴阳的玄机。阴阳是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是相互依存且变化无常。贾府的危机,主要表现在阴盛阳衰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以上两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贾府从金陵迁到中都后,显然是居住在北京。虽说薛家也是从金陵到的中都,但小说从未提及他们的老宅,到是贾雨村在游览石头城时,亲眼目睹了贾府老宅的雄伟豪华。薛家进京后,先是借宿在贾府东北角的梨香院,这有点暗指辽东的女真族了。

还有,因朱元璋对阴阳五行术极其崇拜,专门为后代取名制定了五行之法,儿孙名字的偏旁必须按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的顺序轮回。我们再看贾府取名,同样是按偏旁的顺序“水人文玉草”。虽然不是按五行相生取的,但恰好是五个偏旁,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明代皇帝取名。

《红楼梦》作者在中医五行上造诣颇深,第八回薛宝钗说自幼体内带着一股热毒,是癞头和尚给了一个冷香丸的药方,外加金锁固命才控制住。和尚用的是五行中的“火生金”。中医之“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第十回张太医讲秦可卿脉象是:“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寅卯时自汗,如坐舟中”。

张太医说秦可卿“脾土被肝木克制”并非是准确的症侯,要不怎么还是死了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应是一语双关。秦可卿在贾府上上下下没人不夸赞她心灵手巧、和善温顺。明熹宗朱由校名字里有双木,又是出了名的“木匠皇帝”、“温顺皇帝”。秦可卿是陪贾母等贾府女眷赏花后病倒的,朱由校因在西苑划船时意外落水成疾。

张太医开了“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药方,看似对症下药,结果却是无力回天。朱由校病重多方医治无效,最后听信尚书霍维华之言,服用了一种叫“灵露饮”的仙药,结果还是不对症,不久便驾崩了。秦、朱二人都是英年早逝,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秦可卿的“脾土被肝木克制”为什么说是一语双关呢?如果秦可卿影射的是朱由校,这位“木匠皇帝”不务正业,精于木雕而疏于朝政,在位仅几年就致辽东失守,这不正应了张太医号的脉象吗?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作者借真真国美人的一首诗,点明了红楼指的寓意,“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如果朱仅仅是红的意思,那么水国又为何物啊?众所周知,大明王朝即朱明王朝,水国自然是暗指大清,所以红楼并非青楼。“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一派水漫空天的景象,所以,“昨夜朱楼今宵水国”是水克火的结果。“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明月古今不变,对明月的感情是因人而异的。

很多未深入研究《红楼梦》的读者,只因听信了红学家们的谎言,坚信《红楼梦》隐写的是江宁织府曹寅家世。我不需要反驳胡适曹学,也不必痛斥红学会及相关部门。红学会和相关部门不愿广泛听取意见,利用中华糟粕“圈子文化”搞学术定义,只能立威一时,绝无可能让后世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红楼梦   努尔哈赤   大明   明朝   太极   王朝   国号   氏族   姓氏   明清   构思   阴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