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有大夫,伊川欠你一个道歉


文/翟公才 吴红敏 李新芳 李同信 董建设 李红道 山海经 东方戟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陆浑戎贵族大墓》考古专题片,让伊川150座气势恢宏的陆浑戎贵族墓葬首次亮相,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轰动。随着这一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的重大发现一夜爆红,也把尘封2600多年的陆浑戎从东迁伊川到亡国的这段悲惨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一个早于陆浑戎东迁将近100年就发出预言的历史人物——东周大夫辛有,一下子走进公众视野,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辛有何许人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晋代历史学家杜预注解说:“辛有,周大夫。伊川,周地。伊,水也。被发而祭,有象夷狄。”伊川,东周时属王朝领地,也是首都洛阳的京畿之地。当时作为周大夫的辛有在伊川考察时,看到有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在野外披发而祭,风俗与中原文明迥异。从这些反常的迹象中,他预感到国运式微和衰落,从而喟叹周朝的礼崩乐坏。诡异的是,后来的历史事实被他不幸而言中,他成了人们尊崇的预言家,他的“伊川之叹”被后人当作哀叹邦国没落的历史典故。

果然,就在辛有预言之后不到百年时间,公元前638年,秦、晋迁陆浑之戎到伊川。备受岐视的戎人成为大国博奕的工具,被放置在东周王室的眼皮子底下,便于随时监控。公元前525年,随着周王朝逐渐被架空,弱势的陆浑小国终被晋国以勾结楚国的名义灭掉,陆浑国君流亡楚国,国人四散,从此没入历史深处。小国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历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曲悲歌。陆浑戎灭国后,又过了269年,周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周赧王躲到伊川古城债台高筑,直至被秦国团灭,历史完成了分封制向郡县制的飞跃。

辛有能在中国历史上名彪史册,还不仅仅是《左传》上记载的那个预言故事,另外两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一是唐代诗人有关“伊川叹”的感慨,升华了辛有当年预言的内涵。白居易在他的《时世妆-儆戎也》一诗中写到: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同是在唐代,诗人吴融的《金桥感事》则影响更大。其诗曰: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陆浑戎贵族墓考古研讨会现场)

吴融在这里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辛有与陆浑戎这个故事,感叹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唐王朝岌岌可危。诗人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借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尽管吴融不能挽唐朝的狂澜于既倒,但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当时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后来采用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汉戎和睦相处的政治效果。这句“五利宁无魏绛功”,通过肯定魏绛的远见卓识,实际上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后期对李克用的用兵。唐代之后,辛有的“伊川叹”让辛有自己和伊川都声名远播,影响后世。

“ 辛大夫冢”今何在

“辛有适伊川”,注定了他与伊川的不解之缘,归身之地也必然选在封地——他工作和战斗过的伊川。辛有的墓地就在今伊川东周古城遗址以南2•5公里平等村西,那个高13米,阔百步,比普通坟墓大N倍的“冢子疙瘩”,就是著名的辛大夫墓冢。然而,令人惊诧的是,平等村的个别人却坚称这是“伊尹墓”,旁边还新建了与之配套的3间民居式“伊尹祠”。经访查,原来在30年前,此地有人无知无畏,强奸历史,上演了一出“雀巢鳩占”的荒诞闹剧。到底是东周大夫辛有墓?还是相隔千年的商朝宰相伊尹墓?其实历史早有答案。

(伊川徐阳陆浑戎墓葬群发掘现场)

清康熙三十二年《嵩县志》卷之五“游寓”中记载“辛有,周平王大夫,适伊川”,重述了辛有与伊川的渊源关系。明代正德年间御史、平等村人李兴一支李姓,自元朝末年由山西夏县迁到伊川平等,其祖茔在今“辛大夫冢”南约一公里处。他的后人“十世李铎”、“十三世李锋”二代人另立祖坟迁葬在“辛大夫冢”附近。这在刻于清道光九年(1829)的平等村《李氏家谱》卷四中有明确的记载。此外,1964年印发的伊川县老版地图、1987年伊川县政府编发的《伊川县标准地名手册》、2004年9月出版的第二版《伊川县志》第343页平等乡地图上,都标注有“莘伯墓”。莘、辛和新古时通用,应该说至少在清代中期,平等村西的“冢子疙瘩”一直叫“辛大夫冢”。因此可以确定,“莘伯墓”即是清代重刻《李氏家谱》中记述的“辛大夫冢”。莘伯是辛有的封号,这也与伊川平等一带民间流传的“辛大夫冢”相吻合。据平等坊间传闻,自从30多年前辛大夫冢改为伊尹墓高调宣传后,年年清明到辛大夫冢祭祀的辛氏后人,为避免起冲突,不得不选择夜深人静过来上坟。

(陆浑戎贵族墓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

现在,位于伊川平等村西的“莘伯墓”的惨状,倒还不仅仅是它的荒凉破败,让人痛惜的是它被人偷梁换柱的尴尬,还有改名换姓的无奈。为什么会出现“罗刹国里常颠倒”的怪事?经人介绍,笔者见到了平等村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一个是当年平等村吴姓党支部书记,一个是当年平等乡翟姓文化站长。这两位不仅是当年辛有墓变成伊尹墓的目击者,也是参与其中的助推者。1989年,从部队复员的年轻共产党员吴某刚接任平等村书记不久,村里一位“热心”村民上门建言:把村西辛大夫冢更名为名气更大的伊尹墓,对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好处。吴质疑:那不是弄虚作假吗?这位村民说:30年内可能不少人知道是假的,50年后知道的就少了,百年后谁还知道是假的?经不住再三忽悠,吴书记只好答应。然后就把家住平等村的乡文化站长翟某个请到村委会,该村民把事先写好的申请报告递上,要求帮忙。翟虽表示异议,但碍于同村的面子答应上报试试。于是,以村委会名义的申请报告送到县文化局长手上,赵局长当即请省里下来的文物专家拿意见,专家严肃指出:《史记•殷本纪》载,“伊尹卒,葬于亳”,伊尹墓在偃师,考古界早有定论。尽管申报未获批准,这位“热心”村民还是动员群众捐款捐物,刻碑建祠,然后请无良媒体和自媒体反复报道,宣传造势,这一路炒作下来,辛有墓变伊尹墓,平等村成伊尹故里,实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由于伊川多年来大力宣传伊尹文化,辛有和“莘伯墓”却被逐渐淡忘,被销声匿迹了,史上从未有过的平等“伊尹墓”和“伊尹祠”横空出世,充斥网络,蜚声海内外,给争议不断扑朔迷离的伊尹墓伊尹故里谜案又添加了新的谜团,凭空为全国又炮制了一处伪造文物。年过七旬的吴翟二人为此懊悔不已,恨当年默许文物造假愚弄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贻害了子孙后代,玷污了国家形象,迫切希望在有生之年正本清源,还原真相,让辛大夫墓实至名归。他们积极向村乡县三级反映,今年夏天县、乡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调研后表示认可,但违建的“伊尹祠”迄未拆除还耕,为辛大夫墓正名挂牌也未付诸实施。

辛有及其墓地的重要价值

辛有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到了今天才真正凸显他的价值和意义。相距2600多年以后,伊川徐阳发现的陆浑戎贵族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确认了当年陆浑戎人建立的陆浑国的存在。现在它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伊川借助文旅产业发展大势,正筹划建设“陆浑戎博物馆”,进一步加大陆浑戎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作为东周大夫的辛有,出于对恢复西周礼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当时伊川戎人细小表现中,窥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他去世几十年后,因为诸侯国之间的残酷争斗,果然陆浑戎被迫东迁,在伊川诞生了异族陆浑小国。陆浑戎的东迁是出于被秦晋强势大国的胁迫,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它的灭亡,印证了那个弱肉强食毫无道义的春秋乱世下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这样一个重要史实,如果不是徐阳陆浑戎贵族墓葬群被发现,可能永远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恰恰正是现代考古,让这段历史鲜活再现,弥足珍贵。陆深戎墓地今后的发展肯定离不开辛有这个“牵线”人。

(陆浑戎贵族墓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

陆浑戎贵族墓葬群的发现与辛有有何关系?事实证明,恰恰是作为东周大夫的辛有提前预言了陆浑之戎迁徙伊川这段历史,让“伊川叹”后来成为国土沦丧、礼仪风俗蜕变的代名词。河洛地区史上的这件大事,也把澄清历史迷雾,正本清源,恢复平等“辛有墓”真正主人的身世和名份,提到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高度。伊川境内北有东周古城遗址,南有徐阳陆浑戎贵族墓葬群,辛有墓恰是这三点一线的东周文化链条中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几个地方串联起来,各展特色,做大做好东周历史文化研究,实实在在用文旅带动经济,将会有无限广阔的发展愿景。

当下,随着陆浑戎贵族墓葬群影响的扩大,和关注辛有大夫的人越来越多,平等的文物造假应当休矣。全国的有识之士迫切希望还原真相,无不翘首以盼:

归来兮!辛大夫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伊川   东周   大夫   王朝   时世   文物   贵族   平等   当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