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大臣每天都上早朝?假的

历史真相:大清并不存在 “每天集体上早朝”的制度你是否曾在影视剧或历史小说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在大清皇帝的床前,太监高喊:“黎明即起,万机待理!”皇帝被叫醒后,大臣们鱼贯而入,集中在紫禁城某殿堂,一起开早朝。这个情节,似乎和我们现在的上班、打卡、开会一模一样。然而,历史的真相却是什么呢?大清根本不存在“每天集体上早朝”的制度。这是一个骗局,一种误导。实际上,清朝并不会每天上早朝,而是只在重要事务、急事或大典举行时,召集全体大臣集中到紫禁城。那么,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呢?真相1:大清并没有“每天集体上早朝”制度,只有在有要紧事、急事、大事或举行各类大典时,才会集中所有大臣到紫禁城。大多数时间,皇帝平时都不上早朝。这就表示我们在历史中看到的每天早上大臣集体上朝的情景是虚构的。历史并不存在“每天集体上早朝”的制度,你见过哪家公司、哪个团队每天早上都开大会吗?华为?腾讯?

或者今天的省政府班子?每天早上都开大会?真没有。这是因为大多数时间根本没有那么多需要开会的事情。雍正皇帝曾经召集众大臣开会,但大臣们却说:皇上,臣今天没什么事要跟您商量的。这意味着很多时候这种集体大会是很浪费时间、很消耗精力的。事实上,大部分的政务不需要皇帝亲自办理。大多数事务都是在六部、军机处等机构中由大臣处理的。只有需要征询皇帝意见的重要事务才会向皇帝汇报。日常行政事务的解决都在大臣手中。与影视剧相反,清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沟通大多是通过“批阅奏折”来进行的,而不是通过“每天集体上早朝”。在清代,召集所有大臣开集体大会,并不是议政的主要形式。明朝的万历皇帝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不上早朝,但他仍然通过批阅奏折的方式处理政务,还会单独召见臣子。所以,“不上早朝”并不意味着不理朝政。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清朝。与我们想象的相反,“每天集体上早朝”这种形式往往是不方便的。

很多重要国家事务都需要保密,某位大臣希望向皇帝说的话可能不希望其他大臣听到,但由于是集体早朝,其他大臣在场,所以他不敢说。明显存在很多这样的不便,因此,“每天集体上早朝”不但没必要,而且也违反保密原则。大臣们和皇帝都非常忙碌。如果每天都要开集体早朝,几个小时的交流过程将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并不是每个大臣都住在紫禁城附近,上朝和回家都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每天都这样,领导班子将无法为其他事务做出贡献。因此,每天集体早朝是不可行的。那么,为什么电影电视剧总喜欢拍摄一大群大臣上早朝的场景呢?因为这样的场景可以展示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几十个或上百位大臣的盛大气势在镜头前很好看。导演和编剧为了票房,不得不这样拍摄。对于扭曲历史他们并不在乎。实际上,清代的皇帝居住地是不固定的。他们有时住紫禁城,有时住圆明园、畅春园,有时甚至去承德避暑山庄住上几个月。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清代没有“每天集体上早朝”的制度,但康熙皇帝有一个相似的制度,叫做“御门听政”。然而,这与“每天集体上早朝”并不一样。所谓的“御门听政”是指康熙皇帝吃完早餐后,在某个殿堂坐班,会见大臣。但这并不是集体会见,而是轮流会见。通常按照吏部大臣、户部大臣、礼部大臣、兵部大臣、工部大臣的顺序,逐个或两三个人会见。与影视剧中展示的情景完全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的“御门听政”制度也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皇帝和大臣都认识到每天开会是没有必要的,会浪费时间、徒劳无功。大臣可以通过奏折与皇帝联系,雍正皇帝特别喜欢使用密折这一方式来整治他的班子。因此,“每天集体上早朝”在雍正看来是不必要的。康熙去世后,类似“早朝”的“御门听政”制度逐渐减少。根据《清实录》的记载和统计,乾隆每年只有11次“御门听政”,嘉庆每年只有9次,道光每年只有5次,咸丰每年只有4次。

因此,乾隆任内一年有365天,仅进行11次“早朝”,即一年有354天,不需要上早朝。而且,即使这11次的“早朝”,也不是大群大臣集中会面,而是皇帝轮流会见,与影视剧中展示的情形完全不同。从乾隆皇帝的某一天起居记录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参加所谓的“集体早朝”。清代许多大臣留下的日记中也没有提到每天早上跑到紫禁城参加早朝的情况。他们只有在有大事需要商议时才会去紫禁城见皇帝或太后。因此,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每天早上大臣集中在紫禁城某殿堂和皇帝开会的情景是虚构的。大清根本没有这个制度。综上所述,历史的真相是,大清并不存在“每天集体上早朝”的制度。影视剧中展示的情节是虚构的,误导了观众对历史的认识。我们应该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的理解。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过去,为我们今天的世界提供启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影视剧中的历史误导呢?既然历史真相与影视剧的情节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对电影电视剧中的历史情节持怀疑态度,不要将其作为历史事实看待。观众们也应该保持批判的眼光,不轻易相信影视剧中所呈现的历史情节。电影电视剧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往往会夸大或虚构历史事件,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我们应该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来了解历史,不要因为影视剧的娱乐性而陷入错误的认识。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观看影视剧时,该如何区分历史真相和虚构情节?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历史误导?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大臣   紫禁城   皇帝   早朝   清代   剧中   集体   制度   时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