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四川都江堰当知青

作者:刘林林

(这张照片是1969年拍摄的,正是我当知青的时候。歌曲选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因为当时我们最爱唱这首歌)

在四川都江堰当知青的岁月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导,其标题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在所加的“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1969年5月26日,灌县革命委员会制定《关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意见》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是向亿万军民发出的战斗号令,我们必须坚决执行。

《意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贯彻执行的一些具体意见:

1、在分配上,坚决执行省革委关于66级、67级、68级三个年级城镇中学毕业生一律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决定,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在三级毕业生中招收工人或其他工作人员。

2、在安置问题上,要从政治上、生产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特别是关心他们的政治成长,各级革委会要成立再教育小组。

3、在安置费使用上,坚决按省革委(69)709号文件精神执行,坚持自力更生、社队扶持、国家关心的原则。

4、在疾病治疗上,仍本着自力更生精神解决。

5、在分配问题上,一律统一分配。

那时候,毛主席的话就是最高指示,所以全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当时我在四川都江堰(当时叫灌县)基建工程兵建字61支队子弟校中学读书,1968年我当时16岁,因为文化大革命大家都已经两年没有读书了,很多同学卷入参加了这场文化大革命,也有很多同学选择在家中。

总之文化大革命毁了我们同学的前程,剥夺了我们读书的权利。虽然我们至今崇敬毛主席,,对于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想法也赞成,但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后果并不持赞同意见。

因为学校属于基建工程兵61支队,所以支队党委派来了下乡宣传队,由部队干部战士组成。我记得有一名战士参加了宣传队叫陈朝发,几十年后竟然在微信上联系上了。

虽然很多同学都不想下农村,但在那个年代,不下农村是不行的。虽然母亲想让我回山西忻州老家农村,因为我的姑父在村庄里当大队支书,但我不愿意,因为我觉得老家更艰苦,农村比南方的都江堰更落后。

有些同学们甚至有人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写信,要求到兵团去,得到的答复是要同学们服从当地政府的安排。

经过宣传队的宣传,经过灌县政府的分配,我们子弟校的下乡的同学安排在灌县大兴公社。

大兴公社,要经过青城大桥,当地人叫河西,桥西和桥东人说话也不相同。比如说老实,河西话就说老舌。大兴公社和中兴公社相邻。后大兴公社改为民兴乡,现在属于哪个行政区域就不清楚了。

下乡的第一天,我记得我们分在大兴公社(现民兴乡)新建大队。我刘林林一个人分在一小队,牛和平、刘雁汛两人分在二小队,李德璋与高兴华分在三小队(据说他俩分在一起是做了工作的)叶挺华在四小队,董桂明、李明惠和其他两个女知青是在五小队或六小队记不请了。

年仅16周岁的我一个人分在一个队倍感孤单。当房东的儿子把我从大队领到一小队的家中时,我当时就震惊了!这就是我要住的地方吗?

房子是房东的茅草房,这间房顶上是草铺的,四周是用竹子编的席子围住的,顶子与席子之间还大约有一尺五的空间,什么也没有,透风透气。我住的房子大约有7至8平米,紧挨着猪圈,猪拉屎拉尿的声音和臭味都能传过来。

房内还有个土灶,没有烟筒,一烧火火就从炉口冒上来,从房顶挂下来一根铁絲,铁絲上挂看一把壶,炉口冒出来的火将挂在铁絲上的壶中水烧开.就是开水。一烧火房内乌烟瘴气, 原来房东的儿子一直在此住,我来了之后给我居住,床上的东西还没拿走。

只见蚊帐已被熏黑.被子没叠也很脏。一看到这样的居住环境我呆住了,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第二天我去看同学们时 ,我开始以为我最委屈,我还没开口时,有几个女同学突然就嚎啕痛哭起来,我才明白我们都处在一个境地,我们都成为天涯沦落人了!

在下乡的日子里。.当知青虽然心中很苦,但也有苦中取乐的时候。那时倍感同学们的亲切,尤其是男女同学已没有学校那种隔阂,见了面感到非常亲切。

当我们在一起在谁的家吃饭时,大家兴高采烈。年龄大的同学便产生了朦胧的爱情,带着我们这些脑袋没开窍的男同学经常到女同学那里去玩、去吃饭。

这同学还告诉我们要“全面撒网,重点捕捉”,意思是同时追求几个女同学,但最后的.结果是鸡飞蛋打一场空,加上其他事的不如意,这个同学好像回到老家后再没有回到都江堰。

当时年龄大的校友还教我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时我就觉得这首歌很好听,至今我对这首歌情有独钟。我们知青爱结群结伙去赶场,也就是赶集。我从集市上买了一只活鸭,走到半路上让它跑了。

我正沮丧,看见稻田旁的小河中有一只鸭子在游泳,灵机一动跳下河去抓住了那只鸭子补偿我失去的损失。旁边有个同学看见我抓了一只鸭子,便也跑去抓另一只鸭子,可惜没有抓上。

也有些令人搞笑的回忆,我的同学牛和平回忆农村生活时,有这样一段回忆。牛和平说:“灌县大兴公社新建大队二队知青伙伴刘同学,这个同学前几天又说过,比我年龄大,高我一个年级,长得很壮。

但在学校时,大家都不喊他的大名,因为他鼻孔时刻拖着两条黄龙,一会一鼻孔流出来多长一条来,他哧溜一下用力吸了回去,一会另一个鼻孔又流出来一条黄龙,他又用力吸了回去,他懒,舍不得擤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刘鼻子。

1968年底下乡两月后,就到了1969年的春节,我回家在灌县城里买了一些㛹炮,带了些到乡下,刘拿着炮仗东炸西炸,那会不像现在放炮仗,是一个一个放的。

他后来不知道炸啥,我看到一头大水牛刚拉出来一大泡牛屎,当时冬天腾腾的冒着热气,我朝刘一指,刘咧嘴大张着嘴跑去炸,他把炮仗稳稳地插入牛屎当中,用香烟一点,那晓得那个炮仗一点就炸,牛屎炸得他浑身都是。

过年他才穿的他妈才给他做的里外三新的新棉袄,那个时候不象现在有罩衣,他嘴巴里用力吐着牛屎,不停擦着头发、棉袄、身上的牛屎,还怪我,你们说说:这能怪我吗?大家评评理?”牛同学的回忆让我们回忆农村生活的艰苦时,又有一些发笑的回忆,让人难忘。

四川成都平原的农村和我们北方的农村不同,北方的的村庄都聚集到一起,但是在成都平原上,农村是一家一户在一个地方,茅草房周围是自己栽种的竹子。所以当地的农民嗓门大,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一段距离。

我们知青到农村后,虽然也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陌生的环境,艰苦的劳动,孤独的心情,产生了看不到前途的思想。农民也不喜欢知青,在他们看来是给当地农民找麻烦。

艰苦的劳动使我难以适应,因为我当时只有16岁,挑担子送公粮挑不动,挑粪粪桶左晃右晃,自己在当时的日记里也想进步,但现实实在是每天在混日子。

我所在的新建一队离基建工程兵61支队农场最近,有个方便条件是这里经常有车回都江堰白沙家中,所以回家就成了避风港。享受一下家中的快乐,有时连烧火的木材也要从家中带。回家时站在解放牌卡车上心中高兴,回来时是忧愁的心情。

当时政府规定知青在开始时,由国家供应粮食,下乡安置费200元,一部分吃用,一部分盖房。农村小队对盖房也发愁,因为这些费用不够盖房。

但我的房子还是盖起来了,一间新草房孤零零坐落在一个地方。不像北方还有知青点,若干个知青分配在一起。一个人住在这样一个环境,而且房子顶和下面围房的竹席之间还有一尺五的空间,什么风都能吹进来,还是没有什么高兴的心情。

到1969年年底时,那时全国的军队系统就把自己的子女搞到部队去当兵,这种情况很普遍。我听说61支队的师首长在北京开会时和其他部队的师首长就商量好互派子弟到部队去当兵。

我当时找过父亲让他帮助我出农村,父亲的答复是要听从组织安排,让我大失所望,甚至有所埋怨。我后来听人说是组织部门的领导说让老刘的儿子也去当兵吧,这才有1969年底我们几十人去基建工程兵01当兵的事情。在我的印象里,也是唯一的一次享受走后门的优待。

我们走时,有的女知青放声大哭,当然主要是看见我们走了,想起了她们的处境。但过了一年这位女同学也当兵走了。我下乡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却使我终身难忘!

2015年和同学们在都江堰见面,这些同学很多和我在四川都江堰大兴公社下乡当知青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都江堰   知青   文化大革命   大兴   工程兵   炮仗   小队   公社   难忘   同学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