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冯云山有多厉害?他若不被杨秀清坑死,太平军很可能成事

前言:

1850年代的中国,正值清朝统治日益衰败、内忧外患频仍之时。鸦片战争的失败让这个东方帝国一蹶不振,外患成批袭来;而内忧方面,官员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导致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

冯云山与洪秀全预谋大事

满清入主中原,奴役汉人两百多年,朝政日渐腐败,愚昧无道,导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暴政孕育新政,一场改天换地的太平天国运动拉开序幕。

广西韶关县有一位叫冯云山的乡绅,他生在一个书香之家,自小便聪慧过人,年少即以才华和学识闻名乡里。然而好景不长,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乡在清廷的残酷剥削下每况愈下,百姓们过着昏饿死草融,他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却无力改变这一切。满清禁锢思想,科举腐败,让冯云山这种有理想的士子没法通过正途改变现实,内心也无比痛苦和愤懑。

这时,一位叫洪秀全的穷苦青年忽然出现在冯云山面前,将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原来洪秀全也是本地人,两人自幼便在同一所私塾读书,可以说是志趣相投的老朋友。洪秀全虽然生于寒门,却也是全村公认的好学之才,只因家贫三次高中副榜而止步科举,心中对现实极为失望和愤懑。他本可以通过科举声名鹊起,却被贪官污吏威迫利诱所阻,与冯云山一样充满了对这个腐朽社会的仇恨。

此次重逢,洪秀全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毫无保留地倾吐给冯云山。他认为清朝已经腐朽到根基摇摇欲坠的地步,完全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必须加以推翻。起义是十分危险和冒险的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但眼看这腐朽的封建王朝将百姓榨取到骨血枯竭,洪秀全认为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不推翻统治就是对百姓的背叛。而农民起义,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冯云山乃是一个胸怀大志,见识过人的青年。听完洪秀全的倾诉,他非但没有惊讶,反而沉吟许久,郑重其事地说:“我也长久以来,对现今的黑暗深恶痛绝。你我志同道合,理应携手改变这乱世。只是光有理想还远远不够,还需谋划策略,慎重行事。”冯云山自幼便聪慧过人,早就看清这个腐朽的王朝没有立国之本。但要付诸行动,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不仅改变不了现实,反而可能葬送性命。

于是,两个青年便暗地里结为彼此最坚定的同盟,密谋着一场改天换地的起义。他们探讨着如何逐步发展势力,又要如何防微杜渐,避开满清的视线。起义的胜算并不大,过程中随时可能走向毁灭。但他们都深知,不把生命献给这场事业,就無法为苦难的百姓带来救赎。

为了躲避清廷的眼线,他们假借“拜上帝教”的名义以掩人耳目。洪秀全在冯云山的策划下南下广西,四处传教招募信徒;而冯云山本人则留在家乡广东,依靠自己的声望发展势力。起初,他们只能小心翼翼,低调行事,生怕惊动满清镇压。好在两人都有不俗的口才和魄力,很快,这场起初只有两个穷书生的运动便在各地生根发芽,信徒数量暴涨至数万人。冯云山和洪秀全恰如稻草火一般,用他们的理想感染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愤懑的平民百姓。

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1851年的元旦,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宣布正式举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封天王。冯云山则被他封为“南王”,成为辅佐他的心腹之臣和军师。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民起义组织,就此拨云见日,面临着改变的历史机遇。

杨秀清进谗离间 冯云山隐忧在心

太平天国刚一成立,便遭遇清廷大举进攻。起义军仓促之间,急需军事头脑坐镇指挥。幸而冯云山通晓兵法,立即着手以民间草根组建一支反满自卫队。

然而,这只是刚刚招募的乌合之众,不具备与满清正规军作战的实力。就在冯云山为军容整顿而焦头烂额之时,一位叫杨秀清的船工出身的将领凭借过人的武勇,在数场战斗中建奇功,受到天王的赏识,被提拔为东王。

然而冯云山对这个突然崛起的新人并不看好。他认为杨秀清仅有勇而无谋,只知眼前利益,毫无远虑;而且骄纵自大,不将天王放在眼里。杨秀清出身低微,依靠暴力手段迅速晋升,性格十分暴戾自大,完全不把自己的上司当回事。若任由这样的人控制军权,恐怕会把起义军带向毁灭的深渊。

为此,冯云山数次向洪秀全进言,认为杨秀清志异心不纯,唯恐把持大权后生出异心,不可让他受宠过度,必须防微杜渐。但是洪秀全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认为冯云山小题大做,有点嫉恨杨秀清的才能。在他看来,太平天国势如破竹,而杨秀清的武力又是难得的助力,必须一手提拔以壮大军力。正所谓“国家危难在即,有人才何问身世”,洪秀全需要杨秀清这样善战的猛将。

冯云山见劝不动,也就不再多言,只是暗地里更加警惕起这个潜在的敌人来。他派心腹暗中观察杨秀清的一举一动,以防其酿成大错。

果然,他的预感很快就成真了。一日,杨秀清带兵经过全州城,看城池防守疏漏,便提议攻取。冯云山作为军师,认为这毫无意义,劝他按原计划前进。可杨秀清不仅置若罔闻,还在冯云山睡下后,擅自带兵偷袭全州城,企图一举建功立威。

这正是清军的一个诱敌计划。杨秀清中了埋伏,陷入重围。在混战中,冯云山不幸中弹负伤,奄奄一息。临终前,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对洪秀全说:“杨秀清心怀异志,日后必生变故。你务必早作防备,切莫心慈手软!”

说完这番话,冯云山长出一口气,不争气地去了。洪秀全痛失此才,泪如雨下。冯云山不仅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更是知己良朋,一起谋划起义的亲密战友。没想到他竟在自己手下猝死沙场,洪秀全痛心之余,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此后,他还是没有收拾掉杨秀清这个巨大的隐患。这也成为日后太平天国覆灭的导火索之一。

洪秀全误信奸佞 内乱加速衰亡

冯云山猝然离世,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此人智谋过人,又为洪秀全所信任。可以说是这个革命组织的中流砥柱。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冯云山去世后,洪秀全并未从痛失心腹之臣的教训中清醒,反而更加信任起那个冯云山生前备受猜忌的人——杨秀清。

其实,洪秀全心中也并非全无疑虑。他想起冯云山生前对杨秀清的种种猜忌和警告,不免心中忐忑。但是形势所迫,他必须依靠杨秀清的军功来壮大实力、对抗清军。于是便强自压抑住内心的不安,对杨秀清大加提拔使用。

杨秀清似乎也清楚洪秀全刚刚失去左膀右臂,正需要依靠。于是他更加卖力地统率军队,在每一场战役中力求立功。他深谙权力的游戏,明白只有不断获取更多军功,才能牢牢掌控洪秀全。

渐渐地,在他的下,太平天国占领了长江中游广大区域,甚至一度逼近京师。随着军功的积累,杨秀清也愈发目中无人、心高气傲了。终于有一天,在军议上,杨秀清突然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取代天王成为最高统治者。

洪秀全这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何等严重的错误。他太过依赖杨秀清的军事贡献,竟然任由他在自己麾下据兵自重、权力膨胀。如今想整肃,已经难以收拾。

然而为时已晚,想要收回权力,他的手段已经严重被杨秀清侵蚀。洪秀全意识到,他低估了这个军人的野心和决心。杨秀清控制着最精锐的部队,一旦激起他的反抗,自己很可能便会被他夺去天王之位。

最终,他设下毒计,在宴会上毒杀了杨秀清。可这已无济于事,因为杨秀清的心腹见他被杀,立刻哗变叛离,导致太平天国整个军队分崩离析。清廷眼看这支日益壮大的敌人陷入内斗,立刻抓住战机派大军围剿。没有了冯云山坐镇指挥,也失去了军心支持,太平天国很快便节节败退,最终天京沦陷。

此役之后,太平天国虽然仍然屡屡起死回生,但元气已严重受创。最终还是未能逃出失败的命运。洪秀全因为误信奸佞杨秀清,导致起义失败,可谓历史的教训。

结语

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冯云山的早逝有直接关联。若不是他一死,洪秀全就不会对奸佞杨秀清心慈手软;太平天国也不会在鼎盛时期被内讧击溃。当然,农民起义军想要推翻统治四百年的帝王,本就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疯狂梦想。但若有冯云山坐镇,太平天国至少可以在历史长河中再多留些光辉的骚乱岁月。这场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烈火燎原的激情,却证明了中华民族反抗极权统治的不屈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南王   奸佞   天王   起义军   清廷   军功   农民起义   愤懑   心腹   成事   满清   厉害   杨秀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