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就“封狼居胥”,一生从无败绩,霍去病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引言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霍去病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在汉与匈奴战争最为激烈的年代,他仿佛天神临时,少年英豪,三战匈奴,打的匈奴节节败退,最后远遁漠北,让危害汉王朝边境百年的匈奴再无还手之力。

(霍去病影视形象)

可就是这样的人物,在即将彻底歼灭匈奴余部的前夕,却在他最为辉煌的岁月,溘然长逝。

18岁一战封侯,20岁打通河西走廊,22岁封狼居胥,23岁突然逝世。英雄虽逝,泽被后世。跟随笔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霍去病短暂而光辉的传奇人生。

一、生于寒微,志在报国

汉与匈奴的恩怨由来已久。

自战国末期,匈奴便成为北方草原霸主,频繁骚扰汉朝边境,历代汉朝君主对此也是头疼不已。奈何敌不住凶悍的匈奴铁骑,汉朝便一直采取比较耻辱的和亲政策,

到了汉武帝时,和亲已经名存实亡,汉难以忍受欺压之辱,国力也日益强盛,军事、物质和人口都满足了作战条件;匈奴也不愿再受北地苦寒之苦,一心想占领中原温暖之地,大战一触即发。

(霍去病)

在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卫青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外甥霍去病,更是有如神兵天降。

然而,这样骁勇善战的少年将军,却并非生来显赫。

霍去病的母亲是平阳侯府的女婢,与身为小吏的霍仲孺生下了霍去病,可霍仲孺却并没有想负起做父亲的责任。就这样,霍去病成了私生子。

一直到姨母卫子夫成了皇后,十几岁的霍去病才作为外戚跻身贵族之列,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虽然一朝得势,但霍去病却并不沉溺于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征战沙场的滚滚热血;他的心里,始终怀藏着扫清戎狄的大志。

霍去病少年时就擅长骑射之术,武帝对他颇为欣赏,想要亲自教导他孙、吴兵法。

“用兵要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必太信奉古时兵法。”少年霍去病如是说道。

汉武帝对他这番话非但没有恼怒,还对他刮目相看。所谓:“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

二、马踏匈奴,封狼居胥

前123年,汉武帝命卫青率10万骑兵进击单于军主力,封霍去病为剽姚校尉,让他借机随军出征,历练历练。

大军分为六路,从定襄出发北上。

考虑到霍去病年纪尚小,又是第一次上战场。所以卫青并没有对他有什么期待,架不住霍去病再三请战,于是卫青派给他800精骑,让他去“抓几个舌头”。

让他先见识些风浪,积累些实战经验也好。霍去病欣然领命而去,卫青开始筹谋主力作战计划。

(卫青)

卫青虽然骁勇,但这次征战却并不顺利。因配合不当,汉军未能抵御住匈奴大军重压,苏建一路全军覆没,赵信眼看不敌,叛变投降匈奴。

难道这十万将士就要葬身定襄?

焦灼之际,斥候来报,匈奴相国及若干高级官员被斩,单于叔父被俘,匈奴军心大动,正是进攻的好时机。正愁云惨淡的军士们听到这话一愣——难不成是援军到了?

“霍将军回来了”只见金戈铁马的少年郎,稚气的眉眼间尽是凛凛斗志,带着俘虏的匈奴人到了卫青面前。

(霍去病影视形象)

“属下幸不辱命!”。原来,考虑到敌我力量的悬殊,霍去病认为要避免与匈奴军正面交锋,便决定从后方突袭,方能以少胜多,并借此打乱敌人的阵脚。

匈奴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有敏锐的洞察力。霍去病他们,不仅要小心侦查,瞒过敌人的耳目,奔袭千里,找到他们的薄弱点突破,还要在蜿蜒的山脉和无垠的草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这绝非易事。

他们小心摸索,一路向北。寒风凛冽,拦不住一群决意报国的好儿郎!终于,眼前出现了匈奴人的营帐,霍去病一马当先,一刀斩下匈奴单于叔祖父的头颅,其他兵士受他感染,一个个杀气腾腾冲入营中,霎时间战马嘶鸣,刀光剑影,鲜血染红了天际。

仅霍去病一人,便以万夫莫敌之勇。

(霍去病)

“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高级官员。此外,他们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这一次奇袭,直接扭转了战局,大大振奋了军心,卫青趁势发兵,重创了匈奴。

霍去病一战成名、勇冠三军。班师回朝,汉武帝大悦,封其为“冠军侯”。

这一年,他才18岁。纵观古今,十几岁便封侯拜相的,唯霍去病一人而已,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忙着重整军队的匈奴却没有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定襄北一战,大大削弱了东部匈奴对汉朝边境的威胁。漠南匈奴,此前已被卫青平定,此次平定东部,使得河西匈奴更加孤立无援。

(冠军古城遗址)

河西,是通往西域诸国的交通要道,也是匈奴联系羌族的战略要地,若是两国联手,那大汉便岌岌可危。霍去病知道,他的国家需要这条通道。

(河西走廊示意图)

河西地形复杂,实际控制者几经更迭,中原人们对此地知之甚少。如果是常规作战,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敌人的陷阱,或者是迷失在崎岖的山脉中。此前张骞已经出使过西域,并绘制了简单的地图。这就解决了不熟悉地形的问题。

前121年春,霍去病率一万骑兵,轻装上阵。

“将军,我们只有一万人,如今连这些铠甲和粮草也不带了,匈奴人强马壮,我们怎么能敌?”

霍去病回答到:“正是因为匈奴军人数多又长于骑射,我们才不能和他们正面交锋,唯有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抢占先机。

(霍去病)

至于粮草,大家也知道,我们军中有几位熟悉匈奴的能士,有他们做向导,一是不至于迷路;二是他们了解匈奴人的生活习性,就更容易找到聚居地。河西是匈奴的牧场,自然不会缺少食物和水源,我们有的是资源可以补给军需。

如此以战养战,速战速决,不消几日,我们一定能大胜匈奴!”

他们在六天之内征战千余里,击溃河西诸小王,踏破五个匈奴王国,却并不抢掠财产或百姓,趁匈奴其他部队来不及反应之时,趁热打铁,高速推进。还未到焉支山下,他们便远远看到黑压压的匈奴军团。

(匈奴)

虽然已经死伤众多,兵士们还是斗志昂扬,却见他们的将军并不急于发号施令,而是先派了一小队上前探查,而让他们原地休整。小队不多时便回来了,霍去病听完汇报,下令绕过焉支山,往皋兰山方向去。

“这里驻扎的都是精锐将士,我们一路杀来,想必他们早得了消息,咱们去了,那就是瓮中捉鳖。不如去皋兰山,那里守卫薄弱,我们又出其不意,准能将他们杀个落花流水!”

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霍去病整合自己为数不多的兵马,在自己


并不熟悉的皋兰山巧设埋伏,擒贼先擒王,斩杀折兰、卢胡二王,歼灭匈奴近万人,且俘虏了浑邪王之子,抢走了休屠王的至宝——祭天金人。

(匈奴)

到了这年夏季,武帝又命张骞、李广进攻匈奴左路,霍去病、公孙敖进攻右部。 霍去病决定与公孙敖兵分两路分道进击,然而公孙敖因为迷路,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未及时会师,霍去病分析形势,果断决定独自作战。

因兵力有限,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渡过黄河,在两个沙漠之间横穿,迂回西北,再转向西南,到达祁连山一带,出其不意,从匈奴军侧背发动猛烈攻势。

这样一来,也同时切断了敌人逃跑的后路。匈奴军反应不及,仓促迎战,终是不敌浩浩雄师,被歼灭3万余人,5王及其家眷被俘虏。

霍去病再立奇功,被加封食邑,手下部将也因战功封侯。

(河西之战示意图)

同年秋,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惧怕单于雷霆之怒,派使者至汉求降。二王号称手下有十万兵马,可却如此却轻易投降,汉武帝不敢轻信,命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

大军刚刚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时,匈奴部分军士不愿投降,试图逃跑。霍去病纵马驰入匈奴军中,与部下斩杀企图逃亡者8000人,震慑住了混乱的匈奴部队,安稳地将余众带回长安。

汉王朝完全掌握河西地区,设四郡,迁移人口来此进行生产活动并戍守,由此阻断了匈奴与羌人往来的可能,为后续的战争打下坚实基础。

霍去病征战一年,歼、俘匈奴累计8万多人,汉朝边境得到了长久的安稳。于是武帝减半边防,军费开支大大降低,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负担也得以减轻。河西之战,霍去病成了名副其实的匈奴军的噩梦。

(汉武帝)

上文提到,汉军有一将领赵信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听取他的建议,徙至大漠以北,试图引诱汉师北进,在汉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之际给予致命打击。

谁知汉军却转攻河西,占领河西走廊。匈奴恼羞成怒,侵扰汉北边境,企图激怒武帝派兵北上。

而秣马厉兵两年的汉军实力雄厚,于是汉武帝将计就计,派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精锐骑兵和数万步兵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

霍军行进两千里,本是寻找单于军的他们却与匈奴左贤王部偶遇,一番激战后大败匈奴军,左贤王率亲卫北逃,霍去病乘胜追击,如入无人之境,直至匈奴腹地——狼居胥山。

(漠北之战示意图)

朔风猎猎,22岁的少年将军步履坚定地登上狼居胥山,积土为坛,面向中原祭天,立碑为念,告慰阵亡将士们的英魂。

“舍身为国的弟兄们,我已经打到了这里,匈奴已经退无可退,我大汉扬威了!你们也安息吧!”

他虔诚地祭拜,又在姑衍山祀地。而后继续北上,一直追击到了荒无人烟的北瀚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休整队伍,饮马瀚海而还。

这一战,汉王朝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匈奴被重创,汉朝取得了东北地区的控制权,迁徙东北部落乌桓,让他们负责侦察远遁的匈奴残兵。漠北大捷,昭示着危害边境百年的匈奴之患基本解决。

(漠北之战)

元狩六年,因远逃的匈奴单于一直拒绝归降,汉武帝决定一举歼灭苟延残喘的匈奴残军,无疑又对霍去病寄予厚望。可是恰在此时,一代战神却骤然长逝。

天妒英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永远的停留在了23岁。

三、神勇之将,举世无双

霍去病作为历史上的神将,他的成功,绝非仅仅是运气好这么简单。

首先,他信念坚定,为国忘家,一心一意荡平匈奴。汉武帝为褒奖他屡建奇功,想要赐他宅邸,他断然拒绝,说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国家安危为先,心怀忠君报国大志,而不顾个人名利荣辱,在战场上自然神勇无双。

(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

其次,霍去病的战前准备很是完备,并且随机应变能力很强。

为了防止迷路,军中有熟悉匈奴的“能士”为他们引路,而同时配合作战的公孙敖和李广却因迷路贻误战机;在公孙敖迷路后,霍去病又能分析敌我形势,果断改变战术,独自进攻。二王投降的混乱中,能当机立断斩杀逃跑者,迅速稳定混乱局面。

再次,霍去病对敌我双方有着充分的了解:自己手下的骑兵都训练有素,以敏捷见长;匈奴人虽然善战,但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使他们喜欢聚居,并且每个人家里都有成群牛羊,迁徙起来非常麻烦。这也是他喜欢奔袭千里寻找大后方突破 一个重要原因。

(骑兵)

正是因为霍去病不拘泥于书本,各种战略战术运用起来才得心应手,随势而变,能做到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丝毫不输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其歼敌之数,拓土之广,在历史上的将领中都可谓是首屈一指。

而同时期的“飞将军”李广,虽然善于骑射,也有勇冠三军的本领,但是几次作战都因迷路而错失良机,并且只擅长与敌人硬碰硬,缺乏技巧性。在机变性上就不如霍去病了,何况霍去病才只有十几二十岁。

(李广画像)

霍去病在世时,汉武帝专设大司马位,加封于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去世后,汉武帝允许他陪葬自己的陵寝,还重金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并且调遣铁甲军列阵为他送行,以彰显其彪炳千古的功绩,足见对他的重视。

霍去病就像是神明赐予汉朝的武曲星,一生收复失地,歼敌数万,肃清戎狄,从无败绩。汉朝大败匈奴,重振雄风,他的使命也完成了,于是天神归位,独让世人叹惋泪垂。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皋兰   定襄   单于   公孙   河西   汉军   漠北   败绩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